智筑城防,协同破局
科创时讯(编辑/丁香 通讯员/邱少健 李雯霖)城市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网络安全正成为城市运行与公共安全的关键防线。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广州作为开幕式承办城市,赛事期间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大规模数字化系统并行运行,网络安全保障压力空前。
面对大型赛事带来的城市网络安全挑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广州分论坛于2025年11月2日举办了“智筑城防,协同破局:共议城市化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实施路径”观点论坛,汇聚政企校各方专家,围绕城市网络安全核心任务锚定、多方资源技术协同、常态与应急保障切换三大思辨点展开深入研讨。论坛聚焦城市化网络安全长效防御机制构建,紧扣十五运网络安全实战需求,助力数字化城市网络安全防线持续升级。
本次论坛由CCF主办,CCF YOCSEF广州学术委员会组织,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支持,由CCF YOCSEF广州AC委员王幸涛(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CCF YOCSEF广州委员邱少健(华南农业大学)共同担任执行主席。
论坛邀请了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李超教授、十五运广州赛区网络安全专班负责人李树栋教授、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公司曾帅副总经理作为引导嘉宾,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张昊正高级工程师、广东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伍春晖副院长、暨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夏志华教授作为特邀思辨嘉宾。YOCSEF广州往届主席谭台哲(广东工业大学)、往届优秀AC刘雷(广东科技报社),YOCSEF广州现任主席苏申(广州大学),现任副主席姜思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朱鉴(广东工业大学),现任AC委员崔金荣(华南农业大学)、黄培涛(广州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刘同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李宇翔(头歌平台),现任委员阳建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往届AC委员乐杰(东软教育),YOCSEF西安AC委员张佳龙(西安交通大学),校企专家肖媚燕(华南农业大学)、李宏博(华南农业大学)、姜文超(广东工业大学)、陈孟娴(华南农业大学)、张广煜(华南农业大学)、王虎(领信数科)、黄均和(安恒信息技术)和林海(联通广州软件研究院)等来自多家单位的40余位代表出席论坛。
![]()
观点论坛汇聚政企校专家
在论坛开场环节,执行主席王幸涛介绍论坛背景,CCF广州分部现任主席、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黄琼和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清华分别做致辞发言。接着CCF YOCSEF广州现任主席苏申介绍YOCSEF的文化核心,他强调YOCSEF始终秉持“思辨精神”的价值底色,坚守“自由发言、平等交流”的核心理念,持续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开放式、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
第一阶段:引导报告
李超以“城市级高仿真可控蜜场环境构建——助力城防体系建设的挑战与探索”为题做引导报告,指出传统“端-边-网”纵深防御体系已难以充分应对僵尸网络、木马、蠕虫等高级威胁,城市网络安全亟需从“自卫模式”向“护卫模式”转型。为此,李超提出通过构建城市级高仿真可控“蜜场”环境,实现对辖区攻击行为的实时感知与溯源,为构建“主动防御”型城市网络安全新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与实践参考。
![]()
李超教授作引导报告
李树栋以“‘三驾马车’护航十五运”为题做引导报告,围绕“统筹谋划”“精准防控”“风险排查”“持续提升”四方面汇报了十五运广州赛区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并指出下一步将深化资产摸查、强化漏洞检测与终端管控,持续开展监测和值守,完善应急演练体系,推动省市协同与信息共享,确保赛事网络安全防线持续稳固。
![]()
李树栋教授作引导报告
曾帅以“让安全更智能,让智能更安全”为题做引导报告,指出当前网络安全正面临告警过载、攻防失衡等挑战,AI技术正成为驱动安全创新的重要引擎。报告系统介绍了安恒安全垂域大模型及智能体体系,展示其在漏洞挖掘等领域的实战成效。曾帅也警示AI安全风险,梳理相关法规,分析“大模型三阶段五大风险”,最后提出“五横四纵”防护思路及多维检测机制、安全代理措施,呼吁以安全赋能智能发展。
![]()
曾帅副总经理作引导报告
第二阶段:观点思辨
在三位引导发言嘉宾作报告后,论坛进入思辨环节,该环节由执行主席邱少健主持。特邀思辨嘉宾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张昊、广东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伍春晖、暨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夏志华等和参会嘉宾共同围绕“城市化网络安全防御的核心任务与防护边界如何锚定?”“网安组织和企业如何精准分工和高效协作,满足城市化防御的资源与技术需求”“如何实现常态防护与大型活动保障的有效切换,构建可落地支撑体系”三个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思辨议题1:城市化网络安全防御的核心任务与防护边界如何锚定?
张昊作为特邀思辨嘉宾,提出城市化网络安全工作面临双重需求:一是合法合规,网络安全建设要落实等级保护等法规要求;二是风险管控,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安全管理。其强调要将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结合,形成安全可控、风险可管的现代化信息化保障体系。刘同来建议要兼顾“人”和“事”的安全防护,加强内部管理与安全培训;谭台哲认为城市网络安全防御边界应聚焦重点行业与关键基础设施;李超建议借鉴公共安全体系经验,建设城市级网络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安全即服务”的普惠模式;阳建华强调当前最大短板是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技术体系成熟但管理层与一线人员防范意识薄弱,应强化演练和内部管控;朱鉴提出网络安全核心任务还应包括舆情监测与应急响应,防止突发事件引发网络舆情风险。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城市化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应聚焦“意识提升”“分级防护”“协同响应”“公共服务”四大关键环节,强化法治保障与技术协同,构建覆盖政府、企业、高校与公众的多层次城市网络安全生态。
思辨议题2:网安组织和企业如何精准分工和高效协作,满足城市化防御的资源与技术需求?
伍春晖作为特邀思辨嘉宾提出人工智能正重塑攻防格局,AI既提升防御能力,也带来新型威胁。其强调,应构建“标准、技术、运营、育人”一体化体系,推动高校、企业与运营机构在人才培养、技术研究和实战训练上的深度合作,提升信息安全防御能力。苏申指出网络安全组织面临编制不足、人力有限的困境,当前多通过购买多家安服服务形成“拼接式管理”,但存在管理复杂、人员流动大、协作效率低等问题,需统筹优化协作体系与管理机制;姜思羽针对网络安全企业资金有限的问题,探讨了网安企业在市场化生存需求下的资源分配机制;王幸涛认为当前行业痛点在于需求与预算不匹配,建议通过云端安全调度和后端资源整合,实现安全监测与响应,提升经济性与持续性。肖媚燕指出高校科研应更紧密地与企业实际需求结合,通过共建实验室、创新平台等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技术成果落地。李宇翔提出企业和高校可以多开展协作,在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方面为城市化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思辨议题3:如何实现常态防护与大型活动保障的有效切换,构建可落地支撑体系?
夏志华作为特邀思辨嘉宾提出实现常态防护与大型活动保障切换的关键在于建立风险与防御能力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体系,对风险和资产分级分类,以便快速调用基础防护能力。同时要制定大型活动专项预案,开展攻防演练积累实战经验,助力平滑切换;张佳龙强调城市化网络日常防护要做好做到位,在应对大型活动安全保障才能加更游刃有余;王虎以“十五运”网安工作为背景,分享了广州城市侧网络安全项目经验,提出“保什么、怎么保、保不住怎么办”的三步工作法,建立多级联动机制与哨点值守体系,实现快速响应与风险闭环;李宏博建议将安全人才培养融入高校体系,由企业进校培训,相关部门通过政策激励形成闭环;黄均和提出大型活动保障是在常态化防护基础上开展的专项工作,前者是对后者的考验,两者相辅相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化网络安全形势,应以常态防护为主、专项应急为辅,强化值守机制与风险监测,实现有效的防护效果。在城市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中,标准化是底座,协作化是关键,常态化是保障。三者并行,推动构建可持续、可迭代的安全治理生态。
![]()
思辨现场热烈讨论
论坛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本次论坛聚焦“智筑城防,协同破局”主题,立足即将到来的“十五运”实际需求,将城市网络安全建设与重大赛事网络安全保障紧密结合,关注核心任务锚定、政企协同及常态应急衔接,深入探讨协同防御体系的实践构建。与会嘉宾从技术防护升级、管理流程优化、专业人才储备等多维度提出建设性方案,形成多方协同、标准先行、智赋安全的共识。
![]()
嘉宾合影留念
面向未来,城市网络安全的构建将不止于“筑防”,更在于“破局”——在协同中创新机制,在智能中提升韧性,在共建中推进安全治理现代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