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库预案,摩擦升级
中美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挺微妙的,尤其是进了2020年代,贸易摩擦一波接一波,美国总想在经济上卡中国脖子。起初是2018年那场贸易战,关税加来加去,中国制造业没乱套,反而稳住了阵脚。转眼到2020年,新冠疫情闹得全球供应链乱七八糟,中国这边工厂转产口罩啥的,产能几天就爆棚,从每天几百万只蹦到上亿,帮全世界渡过难关。
这事搁谁身上都得服气,可美国那边呢,兰德公司这些智库就开始琢磨怎么从技术上掐中国。2022年12月,他们扔出一份报告,直指台海要是出事,美军得第一时间冲过去,瞄准中国港口和工业基地下手,打算一锅端掉经济命脉。
![]()
这份报告不是空谈,兰德那帮人模拟得挺细,假设冲突一打响,美军就调航空力量,优先炸东南沿海的港口和北方能源点。为什么这么干?因为他们算准了中国出口靠海运,工业链条长,砸了这些地方,就能让电子、汽车啥的产业瘫半天。
2023年6月,台湾那边有退役将领公开说,岛上撑不过90天,这话在报告里更添火药味。到了2024年3月,美国又在南海东海瞎转悠,智库报告接着出,渲染介入台海弹药一周就见底,岛内网友都看热闹似的吐槽。说白了,美国这套逻辑是老一套,仗着空中优势,先发制人,毁了对手后勤,就能赢半壁江山。
![]()
可现实呢?中国工业体系可不是纸糊的,联合国统计,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全链条齐活,这在全球独一份。哪怕局部挨了打,其他地方立马补上。稀土这块,中国精炼占全球九成,美国就算挖到矿,也加工不出来高纯度的玩意,实验室数据摆那,纯度总差一截。
2024年3月,国防部发言人直言,人民军队全时待战,这话不是说说而已,背后是实打实的备战姿态。2025年3月,红星新闻转的国防部消息,又强调了这点,整个东部战区像绷紧的弦。
![]()
美国自己呢,债台高筑,国债利息一年就吃掉上万亿,发动大规模空袭,导弹一发接一发,成本得天文数字。兰德报告里,美军想夺制空权,得先过中国防空这关,雷达网、导弹系统层层叠叠,战机进去容易,出来难说。地盘大,能源多,千来架飞机也盖不住全境。
中国导弹射程够长,东风系列能直捣本土,这反制一出,美国本土的工厂、港口也得抖三抖。想想看,2025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法案,军费8950亿刀,重点砸印太,可这钱够不够填战争黑洞,谁心里有数。
![]()
摩擦升级不是一天两天,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大会议定国防预算涨7.2%,稳扎稳打,不张扬也不含糊。美国那边,智库报告一茬接一茬,2025年10月14日的《稳定美中竞争》,又聊台湾、南海风险,建议拉盟友下水。
可盟友们呢,东盟峰会那会儿,RCEP框架下贸易额蹭蹭涨,中国和东盟半导体生意做到4800亿以上,谁乐意跟着搅局。说到底,美国这预案听着吓人,落地难,忽略了中国这边的韧劲和全球布局。
![]()
空袭算盘,工业为靶
兰德那报告,核心就是开战头一阶段,美军空中部队直奔中国工业去,港口、能源基地成首要目标。模拟里头,他们打算用F-35、B-52这些家伙,精确制导炸弹一顿招呼,上海港的集装箱堆场、黑龙江油田的储罐,全得成火海。
为什么挑这些?因为中国经济命脉在外贸和能源上,断了这些,制造业就得趴窝,电子芯片、汽车零件啥的,全球供应链立马乱套。报告算得头头是道,一周内损失上万亿刀,出口腰斩,工厂停转。
![]()
美国这思路,从经济遏制开始,半导体、AI这些高科技,先封锁自家,再拉着盟友不卖中国货。2021年商务部管制一出,芯片软件、光刻机全卡住,想从源头按死中国工业。还搞什么“友岸外包”,补贴企业回美国建厂,减少对中国依赖。规则上更绝,牵头贸易协定,用美标取代中国标准,不让中国掺和新规。
可中国工业底子厚,完整产业链不是吹的,疫情那会儿口罩产量从2000万日飙到1亿多,全球没人比得上。2025年,半导体自给率稳步上,华为、中芯这些企业,绕开封锁,产量不降反升。稀土加工,中国九成份额,美国就算从澳洲进口原料,精炼技术跟不上,成品用不了。
![]()
军事上,美军夺空权,得破中国防空网,S-400、雷达预警交织,战机风险高,损失大。中国领土广,能源储备够用几个月,轰炸覆盖不全,内陆工厂照转。
再说导弹反制,东风-41洲际级,射程全球覆盖,核常两用,一发过去,美国本土工业也得遭殃。2025年9月阅兵,东风-17高超音速亮相,拦截难如登天。北斗组网全覆盖,战场指挥精准,部队行动不卡壳。美国财政呢,国债38万亿,利息压顶,一场空袭导弹成本上千亿,国会批钱都得掰着手指头算。兰德2025年更新报告,承认弹药库存一周警戒,可忽略了这些硬骨头。
![]()
工业为靶的算盘,打得响,落不了地。中国海军山东舰服役,福建舰下水用电磁弹射,技术追平福特级。空军歼-20批量生产,运-20运输机规模化,轰-6N空中加油,打击范围广。2025年3月国防部表态,全军待战,东部战区演习频频,舰艇巡航常态化。美军想毁工业,得先问问这些装备答不答应。说实话,美国这套,更多是吓唬人,实际操作,风险自担。
反制双剑,代价难当
![]()
中国反制,不光军事硬,金融牌也狠。手里美债上千亿,一调整持有量,美国金融市场就晃荡,华尔街曲线往下钻,财政融资难。2025年9月,中国美债降到2009年低点,转投欧洲和黄金,这信号明摆着。
企业这边,美国公司离不开中国市场,特斯拉全球销量四成在中国,苹果供应链四成多也靠这儿。市场准入一收紧,订单掉队,经济连锁反应大。2024年CIPS系统处理175万亿,覆盖185国,2025年上半年又涨43%,跨境结算不靠美元,数字人民币试点和多国互通,支付顺溜。
![]()
区域合作上,RCEP让东盟半导体贸易超5000亿,供应链绕美封锁稳稳的。金砖新开发银行,2025年批98项目,350亿刀投能源基础设施,产业链闭环成。军事双剑,海军福建舰海试,歼-35弹射起飞;空军运-20投送,轰-6N延伸打击。东风-17无解,北斗导航自主,指挥不掉链子。兰德方案在这些前,站不住脚,美军损失吃不消。
![]()
2025年4月,美国陆军报告重估对华战局,本土风险大。五角大楼转向威慑平衡,中国工业韧性,反制能力,确保不被动。全球看,东亚供应链重塑,中国工厂转不停,新常态稳住。说到底,美国预案忽略中国实力,空袭毁工业的梦,醒得快,反制代价,让他们掂量再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