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松弛,真露怯
最近有个采访片段,上了好几次热搜。
主角是一位从恋综出来的主持新人。据说是传媒专业毕业的。
这次面对正式的采访场合,她却多次卡顿、冷场,甚至在礼仪和反应上都有些失误,以至于评论区好多网友都在说,我决定用这个视频来锻炼我的尴尬耐力。
很多人说她是故意态度不好,说她很自大。
不是,她之前参加的恋综我看过,她不是自大的性格。
当时恋综里她观众缘很好,大家都特别喜欢她的松弛。
这次主持翻车,我看到的是,她是真不懂该怎么做事情。
也借这个契机给我们提了个醒:有些“松弛”,其实是假松弛,“真露怯”。
![]()
现在很多人都在重复一句话:“上个班而已,不要太认真。”
这句话听起来很酷,很自我保护,甚至像是一种智慧:保持松弛,不被职场绑架。
但如果你真的信了,并且真的这么做了,那你可就亏大了。
反正我认识的所有在职场上自我实现的年轻人,无一不是认真的,甚至是较真。
别管他们在朋友圈多么轻描淡写,该熬夜赶方案,该为了一个细节反复纠结的时候,没有一个掉链子的。
因为“真松弛”,从来都不是“不准备”,而是“准备到不需要再紧张”。
是用“强准备”换来的。
你仔细去看,那些我们觉得轻松自在、游刃有余的人,没有一个是随便做做的。

真松弛,背后是强准备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体验。
10月份那场大直播,来了优势星球好多老朋友,不知谁起了个头,大家都在说,崔璀你这些年状态越来越好了。
他们是看着我一路创业过来的,知道我前几年每天焦虑成什么鬼样子。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天直播现场各种突发状况,一直在调策略,几个大灯烤着,我裤子都湿了,全是汗。
但是,状态是稳的,结果是好的。
因为我已经做过近千场直播了,练出来了。
因为哪怕是做过近千场直播,还是会紧张,每次都还是会写细纲,强准备。
松弛从来不是因为不紧张,而是因为你准备得足够多,足够到能抵消紧张,让一切看上去都显得自然而然。
![]()
最近大家都在看《喜剧大赛》《喜人奇妙夜》,那些演员,台上举重若轻,笑得再疯,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个排练法,通宵不睡是常态,排练时都经历过无数次的自我折磨。
他们甚至开玩笑说自己被关在“喜剧监狱”里。
所以真正的松弛,不是天赋,是练出来的。
就像一位舞者,她在台上的每个看似轻盈随性的动作,其实都经过无数次排练,把每一个转身、每一个呼吸都练到骨子里,才能在聚光灯下展现出那种举重若轻的美。
那种从容,是靠肌肉记忆和熟练度换来的,就像学走路,一开始会晃,会扶墙,会反复练习,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可以一边走一边看风景,甚至还能跑起来。
那一刻的自然,才叫“真松弛”。

怎么做到真正的松弛?
以那场翻车的直播为例。
第一步,是问清楚标准。
问清楚:我要采访,这件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合格线在哪里?我需要提前掌握哪些专业问题,背熟哪些核心信息?这个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嘉宾的谈话边界在哪里?观众最想听到什么?
自己不知道,求助啊,问AI,问身边有经验的人。
你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又没有经验,那就必然只能瞎做了。
![]()
再准备什么,去“看见系统”。
还是拿这个采访打比方,全程主持人都是懵的,在镜头面前,这种懵被放大无数倍。
我猜,因为她只把这件事当作“和嘉宾对话”“按照题词问几个问题”,那现场任何一个突发情况,你肯定懵啊。
职场萌新是有这个问题,总以为,我接到了A任务,我就只要盯紧A任务,多余信息一点不关系。
不是的,职场里没有人是孤立的齿轮,你永远是一个系统中的一环。
你如果能去了解下,这个采访整体的流程是什么,用户提问环节谁来提问。
我们团队有个同事,最近几年我每年都会想方设法给她安排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就因为她太操心了。
做活动她的任务是线下场地搭建,她能操心到我的服装跟场地配不配套,协调摄制组提前去给场地拍宣传片。
她看见了系统,于是,哪里都能变成她的主场。
于是,我们看见了她。
说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
这种“假松弛”的背后,不只是个体的问题,也许是一代人的共性。
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大多被要求遵规守矩、尊重权威,成年后我们掌握了话语权,于是开始强调“做自己”“要有主体性”“要树立边界”。
这本来是一种觉醒,但在摆脱约束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也把“框架”一起扔掉了。
比如:你对于看到的资料、文章、结论,总是能很快看到它的逻辑和「漏洞」,并且提出自己的质疑。
于是,“反教条”渐渐演变成了“反准备”,“真自我”就变成了“真随意”。
![]()
我是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才真正体会到这种“度”的微妙。
今年去伦敦旅行时,我发现小核桃问路时也没有称呼,直接就是一句“哪儿怎么走”。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们都有点矫枉过正了,他在整个成长中非常的快乐,是很松弛,但似乎松弛得有点松懈了。
那天我跟他好好谈了谈,人与人之间的自由,是要建立在尊重上的。
而在寻求帮助之前,礼貌地称呼对方,这就是尊重。
真正的松弛,从来不是丢掉规则,而是在理解规则之后,依然能从容地表达自己。
它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准备,让你在每一次努力里,把自己在乎的东西,慢慢练成底气和肌肉记忆。
就像学骑车,摔过几次之后,终于有一天,你骑得又快又稳,风吹过来,你感觉自己像在飞。
那一刻的轻盈,才是真正的松弛。
![]()
![]()
![]()
![]()
点分享,让美好的能量流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