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红姨”登场!
3
赛场上,全红婵以坚定表现回应质疑,用实力击碎外界对她状态下滑的猜测;赛场之外,这位刚迈入成年行列的少女悄然完成身份转变,化身温柔贴心的“宝宝守护者”,轻柔哄抱队友孩子的一幕,令人动容。
![]()
4
央视对她的称呼也悄然更迭——从昔日亲昵的“小红娃”,到如今饱含敬意的“红姨”。这一字之变,不仅是年龄与角色的自然过渡,更是主流媒体对她成长轨迹的高度肯定。
5
而陈芋汐曾在采访中说出的那番话,此刻终于被所有人真正理解,曾经被误解为客套的言语,实则是发自肺腑的认可与情谊……
![]()
6
“双子星”对决
7
在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项目中,阔别赛场183天的全红婵迎来复出首秀,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的征程。
8
11月2日女子团体双人10米台比赛中,她与王伟莹携手出战,凭借一轮235.86分的高光表现拿下单轮最高分,助力广东队摘得本届赛事跳水首金。那一记熟悉的“水花消失术”再度点燃全场,仿佛宣告着她的强势回归。
![]()
9
然而仅仅四日后,在女子双人10米台单项决赛中,这对组合却未能延续辉煌。
10
尽管开局阶段紧咬比分,与陈芋汐、掌敏洁组合并驾齐驱,但后续动作配合出现明显偏差,节奏错位导致得分滑落,最终仅以311.76分排名第五,落后冠军组近40分之多。
![]()
11
这两场比赛的巨大反差,暴露出全红婵因长期缺赛带来的竞技状态波动以及和新搭档默契不足的问题。
12
但正如教练何威仪所言:全红婵是在负伤作战。每一个起跳、翻腾与入水,都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能够站上跳台完成比赛,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13
自从经历青春期发育阶段以来,伤病便成为她前行路上最沉重的负担。
![]()
14
她的体型从最初1米43、38公斤的灵动身姿,逐渐成长为1米53、46公斤的成熟体格。十余斤的体重增长,直接影响空中转体的流畅性与姿态控制的精准度。
15
更严峻的是持续累积的运动损伤——胫骨骨膜炎与踝关节劳损让她每完成一次训练都需依赖肌贴固定支撑,落地瞬间常伴随剧烈疼痛。比赛中,她只能依靠多年形成的肌肉记忆强行维持技术水准。
![]()
16
为了弥补短板,她在备战期间坚持每日加练,即便带伤也未曾退缩。可发育期的身体变化叠加慢性伤病,终究让“水花消失术”的完美再现变得愈发艰难,最终遗憾与单项奖牌擦肩。
17
而在激烈角逐之后,一个温情画面被央视镜头捕捉并广泛传播……
![]()
18
央视称呼改变
19
比赛间隙,全红婵熟练地将师兄谢思埸的孩子抱入怀中,一手托住婴儿腰背,一手轻拍安抚,动作娴熟宛如经验丰富的育儿能手。这一温馨场景经由央视直播呈现,随即被幽默冠名为“红姨”。
![]()
20
这与四年前陕西全运会上那个需要师兄背着接受采访、略显羞涩的小女孩形象形成鲜明对照。
21
如今的她,不仅在赛场上忍痛拼搏,还在团队中主动鼓舞士气,为队友呐喊助威,完成了从“天赋奇才”到“精神支柱”的华丽转身。
![]()
22
复出后的全红婵始终处于舆论聚光灯下,有人讥讽她“身形壮硕”,有人揣测她“回避单项是怯战”,更有网络声音炒作评分不公。
23
面对纷杂争议,央视在24小时内三次发声力挺,接连发布“全红婵还是全红婵”、“这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等评论,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她带伤坚持的理解与尊重。
![]()
24
当她在社交平台写下“我很棒”三个字时,那份自信已无需辩解。而央视称谓的转变,早已超越简单调侃,升华为对她坚韧品格的致敬。直到这一刻,人们才真正领悟陈芋汐话语背后的深意……
25
“双子星”互相成就
26
全运会双人决赛结束后,陈芋汐的一席话彻底打破所谓“关系紧张”的谣言。她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两人始终是彼此信赖的队友,也曾是并肩作战的搭档,期待未来还能一同登上更大的国际舞台。
![]()
27
曾经,全红婵的耀眼光芒让她一度承受巨大压力,仿佛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如今,陈芋汐以350.22分的稳定输出强势夺冠,反而成为激励队友重振信心的动力源泉。
28
在这场决赛中,她与掌敏洁五轮动作全部位列第一,同步率近乎完美,入水水花极小,整体表现堪称教科书级别;当全红婵遭受质疑时,她又第一时间公开支持。
![]()
29
曾被贴上“千年老二”标签的陈芋汐,如今已手握16个世界冠军头衔,包括世锦赛三连冠等多项殊荣,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绝对实力。
30
观众终于读懂她此前所说的:“她的存在让我非常踏实地走完了这些一个运动员该经历的路程。” 在她眼中,没有永恒的竞争输赢,只有相互砥砺的成长旅程。
![]()
31
当“红姨”取代“小红娃”,当陈芋汐的美好寄语登上热搜榜首,公众对于体育的认知正悄然发生转变。
32
过去,全红婵的体重变化会被恶意放大,陈芋汐的银牌会被嘲讽为失败;而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那些隐藏在荣耀背后的故事:肌贴下的旧伤、发育关的挣扎、以及运动员之间超越胜负的真挚情感。
![]()
33
结语
34
央视称呼的演变,实质上是对体育精神内涵的重新定义。
35
比金牌更值得珍视的,是一位18岁姑娘在伤痛中依然微笑坚持的勇气;比“水花消失术”更打动人心的,是两位顶尖选手间“愿共赴远方”的真诚祝愿。
36
当大众开始看见这些细节,才算真正领悟体育最本真的意义:不是永远站在领奖台上,而是永远保有向巅峰奔跑的决心与热爱。
![]()
37
信息来源
38
抖音短视频:《@九派新闻——11月6日,#教练透露全红婵患有胫骨骨膜炎:可能要养伤一段时间,休养生息,沉淀升华。》
2025年11月7日抖音短视频:《@中国蓝新闻——第19集:全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夺冠后,陈芋汐:希望全红尽快恢复到最佳水平,期待两人再携手!》
2025年11月7日抖音短视频:《@看看新闻Knews——回忆东京奥运会后陷入低谷 #陈芋汐感谢全红婵 她的存在让我踏实走完这一路》
2025年10月30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