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闫亚铭 苏长春 刘振宇
曾经以夏南牛、食用菌闻名的农业大县泌阳县,如今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在‘十四五’规划指引下,泌阳县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换道超车’的新引擎,通过系统谋划与精准发力,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集群式发展。
![]()
在泌阳县电子信息产业开发区,眼前繁忙的景象,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近年来,泌阳县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将电子信息产业确定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内育外引、园区聚链、创新赋能"的组合拳,成功实现了产业的"单点突破"到"集群崛起"。![]()
一组沉甸甸的数字,是泌阳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最好注脚。目前,全县相关市场主体已达383家,集聚了64家企业在开发区落地生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诞生了7家高新技术企业、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直接带动就业1.8万余人。
"链主"引领,集群发展。泌阳县创新性地采用"一龙头一园区一链"和"园中园"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了九大特色鲜明的专业园区。而在优万佳科技产业园,龙头企业的磁吸效应同样明显。它成功带动了19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泌阳,使得元器件的本地配套率从原来的35%大幅提升至60%以上,极大地增强了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劲驱动。泌阳县深知这一点,积极推动企业与郑州大学、黄淮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了34家科研机构。
![]()
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县电子信息产业累计获得国家专利457项,多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工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荣誉,更实现了全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的零突破。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为泌阳电子信息产业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展望"十五五",泌阳县目标明确,雄心勃勃:力争到"十五五"末,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00家,进一步做强LED芯片、半导体制冷芯片、光磁元件、声学穿戴、智能终端设备制造等核心产业链。(编辑 孔荣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