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安徽酒业腹地,探索酒业未来可能
文 | 范敏
在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当下,渠道变革与消费迭代已成为洞察行业脉动的关键窗口。作为徽酒发源地与全国酒类流通创新高地的安徽,不仅孕育了多个名酒品牌、更催生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流通企业,为破解行业困局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在此背景下,11月2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牵头的“2025酒类零售连锁安徽研学活动”正式启程。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区域酒商代表深入安徽酒业腹地,历时三天,通过在合肥、六安、亳州三地的实地走访与深度座谈,与百川名品、吉创名品、519酒货仓、临水玉泉、古井贡酒五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展开了一场关于酒类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思想碰撞,为正处于转型深水区的全国酒类流通企业提供新的发展可能。
01
终端体验,触摸酒类流通的多重业态
研学首站聚焦合肥,这片被称为创新高地的土地上,汇集了百川名品、吉创名品、519酒货仓等各具特色的酒类流通企业,形成了多层次、互补型的酒业零售连锁生态。
在百川名品总部,我们见证了其“立体化供应链+数字化平台”的双轮驱动模式。
这家立足安徽、深耕华东、辐射全国的安徽流通龙头,其以先进的数智化系统、全品类产品覆盖、全渠道高效服务、全产业链资源整合构起专属核心竞争力,已拥有近700家连锁门店、5000多家市县级分销商、20多万家终端与销售网点,销售范围覆盖21个省。
![]()
更引人深思的是其新零售连锁战略——2015年以来,其形成了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一体的新零售连锁体系,2023年更是基于年轻消费者“即时微醺”的体验需求,正式布局“酒驿栈”,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场景化消费的深度结合,开创“指尖选购+门店体验+保真配送=客户无忧”的高质量服务体验。
![]()
▲百川名品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百川名品瑞庆公司总经理丁士胜
交流座谈过程中,百川名品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百川名品瑞庆公司总经理丁士胜坦言,在他看来,启动即时零售业务,并非为私域积攒流量的获客来源,而是对年轻消费者选择的生活方式的积极回应。
这种基于数字化管理与消费者需求洞察的业务运营与迭代,或许正是其能够搭建起立体化渠道网络体系、支撑起692亿元品牌价值的力量所在。
吉创名品则以“品牌文创开发+新零售多维深耕”的创新实践,让研学团深度感知市场新的发展趋势。
以线下直营门店为基础,用标准仓库体系保障供应链能力,通过名酒品牌的线上官方旗舰店代运营或经销、名酒品牌文创产品开发等业务,实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线上到线下全域深度链接,构建起“线上消费+线下体验”的闭环。
座谈会上,吉创名品董事长王华透露,名酒品牌文创产品近年来销量可观,以茅台文创系列产品为例,年销售2亿元,其总经销产品销售8000万+;同时,他指出,名酒文创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多在为情绪价值买单,与单纯的酒类产品销售定位并不相同,做相关代理需要跟随市场、转变传统思路。
![]()
▲吉创名品董事长王华
这种基于消费需求与消费场景迭代而进行的业务布局,破解了高端酒动销难题,实现品牌、门店与消费者的三方共赢。
519酒货仓则是聚焦中小微企业的“会员深度运营”模式,以“会员体系+场景营销”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微酒注意到其门店多是一层销售展示区、二层沙龙活动区的固定配置,沙龙活动区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课程培训或社交空间,为客户赋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客户与店铺间的粘性。
“我们希望深挖客户,围绕每一位客户做深做透,烟酒茶只是链接客户的桥梁,真正让客户持续选择我们的应该是差异化服务。”座谈会上,519酒货仓董事长葛飞界真诚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和运营理念,她希望通过实践证明小型区域连锁企业也可以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空间。
![]()
▲519酒货仓董事长葛飞界
这种洞察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强化客户链接的运营模式,展现了圈层营销的强大渗透力,结合场景化、体验式的门店陈列,重塑了传统酒类零售的人、货、场关系,为深耕区域市场的酒商们提供了关于客户深耕的实战参考。
三家企业,三种路径,共同勾勒出安徽酒类零售连锁的多元业态。三者的并存与繁荣,亦为行业提供新的思考:酒类流通企业若想获得长远发展,比起一味的规模扩张,如何打造差异化优势或是关键。
![]()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零售及连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赵禹
正如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零售及连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赵禹在会议上所言,酒类流通企业既有大而全,亦有小而美,大家共同发展、美美与共,皆是酒业流通领域发展的重要一环。
02
产区赋能,探寻“一瓶好酒”的背后故事
离开合肥零售终端的喧闹,研学团的行程在六安与亳州实现了“渠道视角”向“生产视角”的切换,在山谷里、在产区里的是酒类流通的起点、“一瓶好酒”的原点——品质之源。
在临水玉泉的大别山洞藏基地里,其基于特殊地理环境打造的洞藏兼香好酒的差异化定位,得到了具象化展现。
当研学团走进临水玉泉的大别山洞藏花香酒谷,沉浸式观察“华东第一藏酒洞”内上万吨基酒在恒温恒湿环境中的自然醇化。
酒香弥漫间,不仅承载着临水玉泉“足年洞藏”的品质宣言,更衍生出“封坛仪式+拾秋晚宴+篝火欢聚”等系列体验经济链条,它将白酒从饮品转化为文化消费载体,让消费者在亲身体味“一瓶好酒的诞生”后,进一步提升对品牌的认知与认可。
![]()
▲安徽临水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翮
“酒庄不是卖酒场景,而是消费者体验场景;临水玉泉希望将小而美做到极致,通过细致差异化服务,帮团队负责人做好与团队的深层次链接,实现负责人、团队、场景的全域打通。” 安徽临水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翮道出了临水玉泉坚持差异化战略的初心与未来愿景。
正是基于产品风味差异化、文化体验差异化、宣传营销差异化的战略,临水玉泉在竞争激烈的徽酒市场里杀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据悉,今年以来其业绩仍增长10%以上,为区域酒企的差异化突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这种“体验赋能”的深度绑定,在亳州的古井贡酒参观基地亦得到进一步深化。
古井酒文化博物馆、人工酿造车间、智能酿造车间、无极酒窖……走进古井贡酒集生产、研发、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园区,在工业旅游与品牌体验深度融合间,研学团深刻感受到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数字化生产的震撼。
参观过程中,穿插着生产体验、白酒品鉴、文创销售等环节,这种体验细节上的设计在展现名酒企业全产业链布局硬实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微酒注意到,现场游客络绎不绝,文创店热度居高不下,已然是重要的销售转化场景。这或许也为流通企业提供了参考方向:在坚守品质的基础上做好场景创新,或能破解“老字号如何年轻化”的普遍困境。
由此看来,从酿造生产到流通售卖,再到消费者体验,“一瓶好酒”的背后是无数匠心与创新汇聚的结果,每一滴酒、每一个处与消费者链接的细节皆需用心把控。
03
研学洞察,共谋酒类流通发展的新可能
从合肥的终端体验到六安、亳州的产区赋能,此次安徽研学,既是对具体企业、具体模式的考察与交流,亦是对酒类零售连锁共性问题的思考与探究。
多位流通企业代表在交流中坦言,最大的收获并非某个具体的操作技巧,而是对自身定位与未来路径的重新审视与调整。
从本次研学中,微酒梳理出酒类企业发展演进的几种参考可能,希望能为酒类从业者对其的思考与探索提供助力:
其一,差异化定位、精细化运营是生存之本。
各家企业共同构建的多元业态,证明了企业发展“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底层逻辑”。无论是百川名品的数字化运营、吉创名品的多维深耕,还是519酒货仓的会员模式,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并深耕不辍,让企业有足够的实力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其二,数字化赋能或是未来竞争的核心引擎。
百川名品基于九大信息系统实现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吉创名品以在线数据为依托搭建线上全域运营,古井贡酒凭数智化赋能车间生产保障品质标准,可见,生产及供应链已从“粗放扩张”转向“精准赋能”,通过数据驱动优化选品与库存,或能重塑渠道的效率与体验。
其三,体验式消费正在重塑酒业未来。
从百川名品“酒驿栈”对“即时微醺”的响应、到吉创名品文创产品的热销、再到519酒货库沙龙空间的搭建,从临水玉泉的洞藏体验到古井贡酒的文化溯源,皆反映着酒类消费已从单纯的口感比拼升级到文化认同等多维考量,单纯的交易行为正升级为文化体验、社交互动、情感联结的综合体。如今,企业需在保障品质的基础上,将品质优势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价值。
当研学团的脚步离开亳州,研学之行便告一段落,但关于行业未来的思考仍在延续。这场跨越三地、走访五家优秀企业的安徽之行,如同一面棱镜,将全国性议题折射出具体的地方性答案。
这些答案或许无法直接复制,但在走访与交流中所体会到的生动实践,无疑为行业迷茫期前行的酒商们提供了几盏明灯。相信这场跨区域的交流与碰撞,必将加速优秀模式的复制与推广,推动中国酒类流通行业走向更加高效、专业、多元的未来。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