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国家广电总局已下发专项治理工作提示,自即日起至2026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良动画微短剧和动画短视频网络传播专项治理。此次治理首次将 AIGC 类、漫画类、表情包类等动画形式微短剧纳入分类分层审核体系,通过强化事前审核、清理违规内容、规范传播秩序,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聚焦三大治理重点,严打违规及错位传播
此次专项治理明确了三大核心整治方向,覆盖内容合规、监管流程、传播边界等关键环节。在内容违规整治方面,将重点清理无底线恶搞、低俗擦边、以暴制暴、极端复仇、畸形婚恋观等不良内容,同时严禁使用丑闻劣迹人员形象声音制作素材,禁止传播已下线真人微短剧的动画改编版及儿童熟知动画形象的恶搞二创。对涉及淫秽、色情、暴力、邪教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将坚决予以全链条下线处置。
合规监管层面,新规提出严格的备案要求:即日起,未按现行微短剧管理规定完成事前审核并标注编号的新增动画微短剧,一律不得上线。存量合规作品需在2026年3月底前分阶段补办备案手续,其中重点类和普通类由制作机构向属地省级广电部门报审,其他类由平台完成自审后上报备案信息。2026年4月1日起,所有未履行备案程序的存量作品将被强制下线。
针对备受关注的错位传播问题,治理行动要求全面排查“儿童动画”“萌系画风”“哄睡故事”“宝宝辅食” 等儿童标签下的内容,对未落实未成年人专员审核、未标注适龄提示的作品立即下线或移除。同时强化未成年人模式管理,坚决清理该模式下的不适配内容,避免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
专家解读:低成本催生治理难题,AIGC成监管核心靶向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治理首次明确将基于漫画、网文、表情包等图文故事视频化再创作的动画微短剧纳入监管,特别是 AIGC 生成的动画内容被列为重点审核对象。“此次专项治理的核心,在于将 AIGC 等类别的动画微短剧正式纳入分类分层审核体系,这是应对技术快速迭代的必要举措。”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科技创新研究室主任王兴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AIGC 等技术的低成本特性导致此类内容呈爆发式增长,已成为当前监管的重点与难点。
根据规定,各类动画微短剧将按重点、普通、其他三类实行分类分层审核,并全量纳入“白名单”制度,审核标准和把关尺度较以往更为严格。对于动画短视频,新规要求平台严格落实先审后播制度,属地管理部门将持续督导核查。对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产生极端情绪的内容,平台需在展示前进行显著提示;以未成年人为主角或受众的作品,必须符合《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的内容标准和适龄提示要求。
▌来源: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