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福建舰入列!继美国之后,中国进入三航母时代,预警范围扩数倍

0
分享至



前言

大家好,我是言叔。最近看到福建舰正式服役的消息,相信不少朋友和我一样,内心既激动又感慨。2022年6月它下水亮相,2024年5月首次出海试航,全网沸腾。可接下来的等待却显得格外漫长——历经8轮海试、累计超百天测试,直到2025年11月5日才官宣入列。一艘航母为何要“磨”这么久?是技术瓶颈还是另有考量?

福建舰“慢工出细活”

先来梳理一下关键时间节点: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完成下水仪式并命名,舷号定为“18”。那一刻,“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的标签迅速刷屏。然而从下水到首次海试,中间隔了近两年时间,直到2024年五一当天,它才缓缓驶离船坞,开启第一次海上征程。

首次海试的核心任务是对动力系统与电力架构进行基础验证,类似于新车出厂前的路测。真正的考验在后续展开。自2024年5月至2025年9月,福建舰连续组织了八次大规模航行试验,总时长突破百日大关,远超辽宁舰与山东舰当年的测试周期。



为什么需要如此密集的测试?原因其实很清晰:平台等级不同,考核标准自然更高。辽宁舰源于改装,山东舰虽为国产但采用滑跃起飞模式,而福建舰直接跨越至电磁弹射技术,相当于从传统机械操作跃升至智能化驱动系统,所有子系统都必须经历严苛磨合。

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9月22日,海军官方披露,歼-15T、歼-35以及空警-600三型主力舰载机已成功在福建舰上完成弹射起飞与拦阻着舰训练。这一进展意义重大——标志着电磁弹射系统不仅稳定运行,还能兼容多类机型起降,真正具备实战化能力。

从首次出航到实现关键弹射突破,再到最终服役,整个过程仅用一年多时间便接连攻克多个核心技术节点,实际进度远超外界预期。“久等”并非迟缓,而是对每一个细节极致打磨的结果。毕竟这是守护万里海疆的战略重器,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疏漏。

谈及福建舰,绕不开它的核心利器——电磁弹射系统。这项技术究竟强在哪里?我们不妨对比传统起飞方式。以辽宁舰和山东舰为代表的滑跃起飞,依赖飞机自身发动机推力沿倾斜甲板冲出,不仅油耗高,挂载能力受限,更无法支持预警机这类重型平台升空。



再看美国长期使用的蒸汽弹射,其原理是利用锅炉产生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将飞机强行推出。这套系统体积庞大,占用大量舰内空间,且每次弹射后需长时间补水增压,维护复杂、效率偏低。

而福建舰所搭载的电磁弹射,则实现了技术代差式领先。它基于直线感应电机原理,通过电磁斥力实现加速,形象地说就像一个精准可控的“磁力弹弓”。无需燃烧加热水源,只需通电即可运作,结构紧凑,占地仅为蒸汽系统的约一半,释放出更多宝贵舱位用于部署其他作战单元。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高效能与广泛适配性。公开资料显示,电磁弹射的能量利用率较蒸汽系统提升30%,同时维护成本下降近四成。更重要的是,弹射力度可调节,无论是小型无人机还是满载燃油弹药的空警-600预警机,均能顺利发射,彻底打破以往单一机型限制。

正是依靠这股“硬核动力”,空警-600得以登上航母甲板。过去滑跃型航母因推力不足,根本无法搭载固定翼预警机,导致舰队远程探测能力严重受限。如今有了空中指挥中枢,福建舰战斗群的态势感知半径呈几何级扩展,犹如为整支舰队装上了“高空之眼”。



有人可能会质疑:常规动力能否支撑如此高能耗的电磁系统?这个问题早已被破解。福建舰通过优化综合电力管理系统,实现了高功率输出与续航能力的平衡。即便未采用核动力,也能持续稳定供电,确保弹射作业不间断执行。这也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掌握常规动力+电磁弹射集成技术的国家。

三航母的海洋安全感

随着福建舰加入序列,中国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三艘现役航母的国家。这三艘巨舰不仅仅是钢铁战舰,更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柱。



军事专家指出,三艘航母可构建“维修—待命—执勤”的循环机制:一艘回港检修保养,一艘驻泊港口随时响应突发情况,另一艘则在远海执行常态化任务。由此形成“一舰在岗、两舰可动”的全天候战备格局。

这种轮换机制并非理论构想,而是应对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海域跨度极大,仅靠单艘或双艘航母难以实现全域覆盖。三舰协同部署,才能确保重点方向始终有力量存在。



各舰职能也有所侧重。辽宁舰与山东舰可根据区域特点分别承担北部与中部海域任务,而福建舰凭借电磁弹射优势,在战略要冲方向展现出更强威慑力。例如在台海局势中,三航母战斗群可形成压倒性制空制海优势,有效遏制分裂行径及外部势力干预企图。

就如同社区安保实行24小时轮班制,只有人员交替上岗,居民才能安心生活。同理,三航母轮流值守,意味着我国在关键海域始终保持存在感,国民的安全感也因此大幅提升。



不过也要客观看待:服役不等于立即具备战斗力。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航母从交付部队到全面形成作战能力,通常需要5至8年时间。期间还需完成多项关键“通关挑战”。

首先是舰载系统的内部整合。航母内部集成了动力、导航、通信、武器等上百个子系统,宛如一台高度精密的巨型机器。各模块之间必须实现无缝衔接,比如雷达数据要实时传送给火控系统,弹射指令需精准同步于飞行甲板调度,这些都需要反复演练才能达到默契配合。



其次是舰机协同能力的建立。尽管歼-35、空警-600已完成初步起降测试,但这只是起步阶段。要真正形成综合作战力,必须实现高频次、高强度的舰载机出动节奏,并完成多机种联合行动演练。例如由歼-35夺取制空权,歼-15T实施精确打击,空警-600提供战场监视与指挥引导,整套流程必须如交响乐团般协调流畅。

此外还有编队协同训练。现代航母极少单独行动,必须与驱逐舰、护卫舰、潜艇、补给舰组成完整作战编组。福建舰需与这些“搭档”密切协作,建立起统一指挥链路、联合防空反导体系以及快速打击反应机制。整个编队要做到步调一致、攻防一体。



与此同时,舰载飞行员的培养也是重中之重。电磁弹射虽然提升了起飞效率,但也对飞行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承受瞬间加速度带来的生理冲击,又要精准操控高速着舰过程。只有储备足够数量的合格飞行员,才能保障航母持续运转。

但不必过于焦虑,这个成长过程是必经之路。回顾历史,辽宁舰2012年服役后数年才具备完整战力;山东舰2019年入列,也是逐步磨合至今。福建舰站在前两艘的经验基础上,有望缩短这一周期。



中国航母的百年逆袭

当我们今天谈论三航母时代的辉煌成就时,不应忘记那段沉痛的历史。我国大陆海岸线全长1.8万公里,如今是旅游胜地、经济动脉,但在近代史上,却是屡遭侵犯的“软肋地带”。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年间记录在案的海上入侵多达470次。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频频叩关,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尊严尽失。那时我们没有像样的海军,面对敌舰只能被动挨打,“落后就要挨打”刻骨铭心。



进入现代,海上压力依然严峻。2018年国防军事频道曾公布一组数据:美国在全球设有514个海外军事基地,其中西太平洋地区密集分布。他们之所以敢于频繁挑衅,正是基于对中国早期海上力量薄弱的认知。

十年前的一幕仍让人记忆犹新:当时空军战机三次突破第一岛链开展远洋训练,军方还专门召开发布会宣布这一“历史性突破”。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每一次穿越岛链都意味着巨大风险与艰难突破。



谁能想到短短十余年后,中国不仅拥有了三艘航母,而且福建舰还是配备电磁弹射的顶尖型号?这样的飞跃,绝非偶然,而是一代代科研人员、军工匠人默默奉献、攻坚克难的结果。

如今的局面可谓翻天覆地。曾经被视为封锁中国的“第一岛链”,现在几乎无人再提。仅在2025年,中国海军舰艇航迹北抵阿拉斯加附近海域,南达澳大利亚外海,远洋行动自由度显著提升。



这一切的背后,是海军装备实力的跨越式发展。2012年辽宁舰服役,开启中国航母纪元;2019年山东舰入列,标志我国成为全球少数能自主建造航母的国家;2025年福建舰登场,一举跨越蒸汽弹射阶段,直接迈入电磁弹射新时代。短短十余年,中国完成了从“追赶者”到“并行者”乃至部分领域“领跑者”的转变。

福建舰的综合性能如何?作为排水量超过8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其整体指标已超越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接近美国“小鹰级”巅峰水平。尤为关键的是,它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建造,从总体布局到核心部件,无一受制于人。



这种能力的跃升,深刻改变了亚太地区的力量格局。过去美军航母编队随意进出西太水域,如今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海上力量,任何挑衅行为都将面临实质性反制。每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自家航母劈波斩浪的画面,心中那份踏实感,是百年前国人无法想象的。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福建舰的成功表明中国已全面掌握高端航母建造技术。未来不排除出现更先进的型号,甚至实现批量建造。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能力,比单一平台更具战略威慑力。



结语

当福建舰正式服役那天,看到歼-15T从电磁轨道呼啸腾空的画面,我忽然明白:这八万吨钢铁巨兽从来不是炫耀武力的象征,而是民族尊严的守护者。

它的价值不在“战无不胜”,而在证明中国有能力制造别人造不出的东西。从改造辽宁舰起步,到自主打造福建舰;从依赖滑跃起飞,到掌握电磁弹射核心技术,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扎实。这种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才是最值得珍视的财富。

古人云:“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百年的屈辱让我们深知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如今三艘航母昼夜巡弋在1.8万公里海岸线上,如同一座永不关闭的“海上哨所”,为亿万国人筑起安全屏障。

未来的道路依旧漫长,福建舰仍需几年磨合才能完全形成战斗力。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耐心。因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人民海军走过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值班室被偷拍后续:2人多次违规出差,祖某被曝医德差,原配回应

值班室被偷拍后续:2人多次违规出差,祖某被曝医德差,原配回应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8 18:28:02
心碎!虎鲸母子被困废弃海洋公园,无人机拍到濒死“起舞”引全球愤怒!

心碎!虎鲸母子被困废弃海洋公园,无人机拍到濒死“起舞”引全球愤怒!

英国报姐
2025-11-08 21:08:54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趣生活
2025-11-08 22:04:51
天冷了,少吃猪肉多吃它,比鱼肉便宜,比牛羊肉鲜美,随手一炒

天冷了,少吃猪肉多吃它,比鱼肉便宜,比牛羊肉鲜美,随手一炒

阿龙美食记
2025-11-08 14:10:15
中国房地产报:北京、上海、深圳等,可以择机全域放开限购

中国房地产报:北京、上海、深圳等,可以择机全域放开限购

六子吃凉粉
2025-11-08 14:41:05
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只剩17人,有人猜测“选手提前埋食物”,赛事方:不可能,场地严格保密

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只剩17人,有人猜测“选手提前埋食物”,赛事方:不可能,场地严格保密

极目新闻
2025-11-07 21:32:42
稳定币“爆雷”! USDX从1块跌到1毛 近乎归零

稳定币“爆雷”! USDX从1块跌到1毛 近乎归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2:13:55
弃用10万吨核动力?第4艘航母技术引发震动,五角大楼睡不着了

弃用10万吨核动力?第4艘航母技术引发震动,五角大楼睡不着了

瞳哥视界
2025-11-08 22:22:04
140万人受灾急需救援,菲律宾向中国求助,外交官回应获网友点赞

140万人受灾急需救援,菲律宾向中国求助,外交官回应获网友点赞

丫头舫
2025-11-08 14:32:09
乌方遭大规模联合攻击!红军城告急,俄军一天拿下64座建筑!普京最新支持率出炉,特朗普:希望继续与普京会晤

乌方遭大规模联合攻击!红军城告急,俄军一天拿下64座建筑!普京最新支持率出炉,特朗普:希望继续与普京会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18:29:09
落马官员出狱当天,又被逮捕

落马官员出狱当天,又被逮捕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8 18:55:04
官方辟谣涉王硕威不实信息

官方辟谣涉王硕威不实信息

界面新闻
2025-11-08 18:15:41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古怪奇谈录
2025-11-06 14:50:51
川超联赛首次出现熔断,成都66分钟8-0巴中直接结束比赛

川超联赛首次出现熔断,成都66分钟8-0巴中直接结束比赛

懂球帝
2025-11-08 23:19:04
人美声甜的曾琦多张靓照曝光,停职后三大困境缠身,未来渺茫

人美声甜的曾琦多张靓照曝光,停职后三大困境缠身,未来渺茫

公子麦少
2025-11-07 14:36:16
多年的付出毁于一“蛋”,满屏都曾医生,网友透露更多细节

多年的付出毁于一“蛋”,满屏都曾医生,网友透露更多细节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7 10:22:54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麦大人
2025-11-06 08:32:30
突然爆火!深圳街头大排长龙!紧急提醒

突然爆火!深圳街头大排长龙!紧急提醒

深圳晚报
2025-11-07 22:04:59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深度报
2025-11-07 22:56:16
朝鲜足球闪耀U17世界杯:女足连续2年杀进决赛 男足力压德国排第1

朝鲜足球闪耀U17世界杯:女足连续2年杀进决赛 男足力压德国排第1

风过乡
2025-11-08 21:20:35
2025-11-09 03:23:00
史智文道 incentive-icons
史智文道
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3363文章数 1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福建舰常驻地为三亚军港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亲子要闻

权威医者说|“备孕夫妻”饮食小技巧

数码要闻

荣耀亲选耳夹式耳机2 Pro曝光:金线充电盒加持,支持空间音频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