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封海58小时,正式的宣布福建舰入列。
不同于美媒提前渲染的多达7艘主力舰艇伴随服役,总吨位超18万吨,中方反其道而行之,庞大编队,也没有举行盛大的海上阅兵,福建舰的入列实在是低调而务实。
![]()
而越是如此,美媒越发忌惮,毕竟福建舰的战斗力实在是无法忽视。
福建舰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从2022年6月17日下水,到2024年5月1日首次海试,再到2025年11月5日正式入列,福建舰仅用1200多天就完成了从建造到服役的全过程。这一速度,相比同样采用电磁弹射的美国福特号航母大大缩短。
![]()
直观地说,福建舰的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它打破了传统技术路径依赖。
2025年9月12日穿越台湾海峡赴南海进行训练后仅十天,海军有关部门就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而这一突破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为我国航母发展历程立下了里程碑。
![]()
与辽宁舰和山东舰相比,福建舰的作战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据军事专家张军社介绍,福建舰仅需90秒便能将一架歼-15T战斗机发射出去,满负荷情况下每日能起降270~300架次舰载机。而山东舰曾在9天内共起降570架次,平均每天仅63架次。
福建舰作为世界上吨位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其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成为关注焦点。
相比蒸汽弹射,电磁弹射装置重量更轻、体积更小,减少了对舰上辅助设备的需求,优化了航母内部布置,潜在地提升了航母的生存能力。
![]()
福建舰搭载的三型舰载,歼-35隐身战斗机、歼-15T多用途战斗机和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构成了完整的航母舰载机体系。
特别是空警-600的弹射成功,补齐了中国航母编队体系的最后一块短板。在远离国土的远海大洋上,空警-600能为航母编队提供数百公里远的预警范围,让编队看得更远,反应更快。
甚至有专家预测,未来在福建舰或更先进的航母上,可能出现智能化无人机家族和作战体系,包括攻击的忠诚僚机以及进行电子干扰、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保障类飞机。
![]()
当然此次福建舰的入列也终是说明中国海军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尽管中国目前仅有三艘航母,但一艘比一艘强,战斗力和保障力展现出更强大的后劲与潜力。
而在福建舰成功起降三种先进机型时,谷歌英文新闻搜索到的美国主流媒体报道仅有彭博社和《新闻周刊》,其他报道多来自军事网站或中国英文网站。可以说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却显得滞后甚至矛盾于此前对福建舰的猜测。
且另外的美国军事网站《战区》更是评价:“中国航母能力取得惊人飞跃”。
![]()
甚至如今的美国媒体承认福建舰的技术突破,却刻意强调美军拥有“无法匹敌”的作战经验优势,列举从一战至今的航母使用经验,试图证明中国海军难以在短期内赶超。这种“百年差距”论调背后,显然透露着美国内心的焦虑。
毕竟福建舰采用的电磁弹射系统,使其成为继美国福特级之后全球第二型配备该系统的航母。
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稳定运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多次炮轰美国的电磁弹射“复杂、昂贵、不可靠”。
![]()
特朗普甚至宣称将签署行政命令,让未来航母改回“上帝的蒸汽弹射”,理由是“用锤子和喷灯就能维修”。这种技术路线的倒退,除去反映出美国在电磁弹射领域面临的困境,也再次体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水准,被外界认为已经在美国之上。
只得说,福建舰的入列并非终点,而是中国航母发展的新起点,就中国而言,三艘航母数量并不足够。中国拥有广泛的发展利益与海外利益,需要更多航母来维护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
更何况,中方的努力一直在路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在今年9月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有关核动力航母开建的问题时表示:“我们始终根据国家安全需要和装备技术发展,推进航母建设。”
![]()
而随着福建舰航母编队逐步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中国海军真正迈入蓝水海军、战略海军序列的步伐显然也在不断加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