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5/2026赛季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日本站落下了帷幕。
在双人滑赛场上,恢复训练只有半年多的冬奥冠军隋文静/韩聪为中国队摘下一枚铜牌,继大奖赛"中国杯"的复出首秀后再次登上了领奖台。
目前,这对组合在中国队内的冬奥门票竞争中暂时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如果想要在冬奥会上有所作为,阔别国际赛场3年多的隋韩组合还要和当前的双人滑国际最高水平"对标"——从这两站大奖赛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复出之路主基调积极稳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逐渐聚焦。
最积极的信号在于:两人在技术难度上的核心竞争力——抛跳和捻转的动作质量仍然具有优势。
在北京冬奥会上,隋文静和韩聪完成了冬奥史上首个"捻转四周"这种超级难度动作。
三年半以后,翻越各种障碍、艰难复出的两人在这两个难度动作上依旧保持着相当高的稳定性。
在日本站的自由滑里,两人标志性的后内点冰三周抛跳动作得分大大优于夺得总成绩前两名的意大利以及匈牙利组合。
四级捻转三周的定级和完成质量,从中国杯到日本站,也都始终保持着冬奥冠军级别的质量。甚至优于米兰冬奥会的夺冠热门、日本的两度世界冠军三浦璃来/木原龙一在今年世锦赛上的表现——日本组合当时的捻转三周动作定级只有3级。
此外,两位年过三十的老将还把"后外点冰三周跳+两周阿克塞尔跳+两周阿克塞尔跳"这个目前流行于顶尖高手里的高难度动作也编排进冬奥赛季的节目,体现出极强的进取心。
另一个积极信号,就是节目内容分的变化。
在日本站,隋文静和韩聪的总成绩虽然排名第3位,但自由滑节目"只此青绿"的节目内容分仅次于第一名、意大利的孔蒂/马西(今年世锦赛季军),差距不到1分。如果不是因为技术动作失误,他们的这项得分应该有更好的表现。
这也说明,两人对这套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节目打磨得更加精心、更有自信。
同时,通过中国杯和日本站的比赛,隋文静和韩聪在"通往米兰"的道路上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暴露得非常充分——现阶段,他们仍然缺乏将全套动作完整呈现的体能储备!
这两站比赛,隋韩组合都在节目后半段出现了技术上的重大失误。
两站比赛,他们后半段的托举动作都因体能不足,出现了没有完成姿态变换、托举高度不够或者摇晃等较严重的质量问题。
在日本站,两人的最后一个反向拉索托举还被降级、扣分;连原本稳健的后内结环三周抛跳也受到体能影响,发生了运动员落地时手扶冰的失误。
同样由于体能不足,两人在自由滑后半段的滑行速度明显变慢,影响了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些都是导致隋文静和韩聪的成绩没能在日本站更进一步的直接原因。
体能,当然是老将对决年轻人时无法回避的劣势。
除了做好针对性的训练,运动员也可以通过调整编排,来对体能进行更有效率的分配,最大限度保证整套节目的完成度。
整体来看,以可能到来的米兰冬奥会竞争为前提,"中国杯"和日本站的比赛已经为隋韩组合进一步指明前进的方向。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他们在压力下的复出已经展现出自身对花滑的热爱和担当。
来源 | 总台环球资讯
记者 | 彭延媛
编辑 | 王鑫
签审 | 刘轶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