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斯克再次刷新人类历史!
薪酬,一万亿!
与机器人共舞的马斯克,刚刚赢得了一场豪赌,而赌注是特斯拉的未来,更是整个科技产业的明天。
![]()
德州奥斯汀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内,人声鼎沸的股东大会现场掌声雷动,马斯克在欢呼中走上舞台,甚至与擎天柱机器人一起跳起了笨拙却充满象征意义的舞步。前日,特斯拉股东以75%的支持率批准了CEO埃隆·马斯克为期十年的薪酬计划。
这项计划堪称人类商业史上最庞大的赌局:如果马斯克完成所有既定目标,他将获得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作为酬劳。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波兰整个国家的GDP,相当于每天进账2.7亿美元,每分钟18.8万美元。
![]()
刷新人类历史的天价薪酬
马斯克这笔万亿薪酬,绝对称得上是“史无前例”。
回望2018年,特斯拉董事会曾为马斯克制定过一份“十年55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当时已被惊呼为“天文数字”。谁曾想,仅仅六年后,这个数字被刷新至1万亿美元,涨幅接近20倍。
股东投票结果出炉时,现场气氛热烈,75%的特斯拉股东投下了赞成票。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六年前的类似场景,当时马斯克的薪酬方案获得了73%的支持率。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赌注的筹码已不可同日而语。
马斯克在欢呼声中走上舞台,与机器人一起跳舞,他兴奋地表示:“特斯拉未来不仅要开启新篇章,还要开启一本‘全新的书’。”这份激动不难理解,毕竟这份薪酬方案将决定他未来十年的人生轨迹。
这份薪酬方案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其规模之大前所未见。根据《福布斯》亿万富豪榜实时数据,马斯克目前的净资产已超过5000亿美元,是世界首富。而这笔薪酬几乎是他现有资产的两倍,足以买下整个耐克公司,或者支付美国NASA二十年的预算。
![]()
![]()
背后原因
为什么特斯拉董事会愿意给出如此天价薪酬?
答案很简单:留住马斯克。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特斯拉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特斯拉董事会明确表示,如果该方案不能通过,马斯克可能卸任,将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董事会主席罗宾·德霍姆在会议中直言:“简单来说,没有马斯克,就没有今天的特斯拉,更不会有明天的特斯拉。”
马斯克曾多次表达,如果他无法获得更大投票权或薪酬激励,他可能偏向投入其他事业。事实上,马斯克的时间已被他旗下的六家公司瓜分殆尽:特斯拉、SpaceX、X平台、Neuralink、Boring Company和xAI。这份薪酬方案本质上是一份“留人”战略,旨在将马斯克的创造力牢牢锁定在特斯拉。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特斯拉正在尝试从一家电动车制造商转变为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开发的“巨无霸”技术企业。德霍姆在会议中强调:“我们正处在人工智能革命的前夜,而马斯克先生是带领我们走向这场革命的最佳人选。”
![]()
万亿薪酬背后的严苛条件
马斯克想要拿到这1万亿美元,绝非易事。
这份薪酬方案实际上是一份为期十年的“业绩对赌”,其苛刻程度堪比攀登珠穆朗玛峰。
他必须在未来十年内完成12组层层加码的业绩目标,才能分批获得价值1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值目标最为惊人——特斯拉市值需从目前的约1.5万亿美元提升至最终的8.5万亿美元,增长超过5倍。这一数字相当于目前特斯拉市值的近六倍,如果达成,将成为人类商业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运营目标同样挑战极限:交付2000万辆汽车,这相当于目前全球电动车市场的两倍总量;实现100万辆全自动驾驶的“机器出租车”投入商业应用;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活跃FSD订阅用户数量超过1000万人;以及调整后EBITDA达到4000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亚马逊和苹果的盈利总和。
这些目标中的任何一个都极为艰巨,更别说要全部完成。以机器出租车为例,目前全球尚未有任何国家批准完全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特斯拉要在十年内实现百万辆规模,需要在技术和法规上实现双重突破。
根据协议,马斯克将分12批次获取总计约4.237亿股特斯拉股票,约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的12%。每达成一个市值目标和一个运营目标,他就能解锁一批股票。如果所有目标均达成,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将从13%提升至约25%。
![]()
![]()
一直存在的治理争议
这份天价薪酬方案自提出以来一直颇具争议,在投资界掀起了巨大波澜。
反对者主要担心两大问题:股权稀释和关键人物风险。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在股东大会前就明确表示反对该方案,该基金负责人Caroline Smith在声明中称:“这一薪酬方案规模过大,可能过度稀释其他股东的权益,同时使公司过度依赖单一人物。”
同时,巨额股份奖励必然会导致现有股东股份被稀释。当公司向马斯克发行新股时,其他股东持有的股权比例将相应减少。有分析师测算,如果全部奖励兑现,现有股东的股权将被稀释约12%,相当于每位股东手中的股票价值打了折扣。
此外,批评者还指出,把公司命运进一步系在一个人身上,可能导致公司治理与稳健性不增反降。加州教师退休基金首席投资官Chris Ailman直言:“这像是在建造一座只有一个承重柱的大厦,风险太高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马斯克近年来频繁涉足政治议题,从收购推特到在美墨边境问题上发声,这些行为已经开始影响特斯拉的品牌形象。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直言:“我欣赏特斯拉的电动车,但不喜欢马斯克的政治立场。”
![]()
危机四伏的特斯拉
当马斯克与机器人跳舞庆祝时,他不应忘记特斯拉目前正面临重重危机,这些危机可能让万亿薪酬方案化为泡影。
特斯拉今年上半年营收下滑,除了电动车市场竞争加剧和车型过时等问题,马斯克本人的政治立场也是主要原因。市场研究机构Caliber的一份报告显示,特斯拉在美国的考虑购买率已从2021年的70%下降至目前的46%,这与马斯克的争议性言论密切相关。
![]()
![]()
图片来源:妙投APP,作者Eastland
在北美及欧洲多国,抗议者示威反对马斯克,特斯拉也受到牵连,部分展厅遭破坏,销量暴跌。有报道指出,特斯拉10月份在德国的销量同比暴跌逾一半,在包括西班牙、荷兰及北欧市场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10月销量也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核心技术面临严峻挑战。自动辅助驾驶Autopilot技术问题频出,已酿成多起致命车祸,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在对其进行调查。无人的士Robotaxi仍处研发阶段,尚需安全员随行,距离真正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行业监督组织“安全运行自动驾驶汽车”指出,马斯克的薪酬方案实际上创造了“危险的财务激励”,可能导致无人驾驶技术在被证明安全性之前便匆忙上路。该组织负责人Missy Cummings警告:“当万亿薪酬与技术落地时间表挂钩时,安全往往会被置于次要位置。”
![]()
![]()
未来赌局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特斯拉股东依然批准了这份天价薪酬方案,本质上是对 “AI+机器人”革命的一次豪赌,这场赌局的筹码是整个特斯拉的未来。
马斯克在随后的演讲中勾勒了清晰的愿景:人工智能将成为汽车与机器人产业的主导力量,特斯拉要保证这股力量“可控、可用、可被信任”。他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特斯拉的机器人业务价值将超过汽车业务,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他透露,特斯拉正在将重心从单纯销售电动车转向自驾车业务,包括打造无人的士车队以及人形机器人。按照他的设想,未来特斯拉将不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是一家“移动即服务”公司,人们不再购买汽车,而是按需召唤自动驾驶的出租车。
马斯克还宣布,特斯拉将于2026年4月开始量产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这款没有方向盘和踏车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将在特定区域先行试点运营。
对于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机器人,马斯克表示,他认为机器人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远远超过手机,也超过任何东西。他预测,在十年内,全球将有至少10亿台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工作,而特斯拉希望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
![]()
历史回响
这场万亿薪酬的赌局,不禁让人回想起商业史上的类似时刻。1997年,苹果董事会请回乔布斯时,也曾面临质疑;2000年,亚马逊贝索斯制定长期战略时,同样遭遇不解。历史证明,伟大的企业往往诞生于看似不可能的赌局。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赌局的规模前所未有,时间跨度更长,目标也更加宏大。特斯拉不仅要实现技术突破,还要重塑整个交通生态,甚至改变人类与机器共处的方式。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在最新报告中写道:“这可能是商业史上最大胆的薪酬计划,它不仅仅关乎金钱,更是对未来技术路线的一次全民公投。”
股东大会结束后,马斯克站在舞台上,背景中的机器人灵活地舞动着。这场面仿佛是对特斯拉未来愿景的隐喻——一个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主导的世界。
路透社算过一笔账:如果马斯克真的达成了所有目标,他每分钟将赚进16.7万美元,每天进账2.405亿美元。但这笔钱绝非轻易可以赚到。
特斯拉的股东们已经做出了选择,他们将赌注押在了马斯克的愿景上。而全球投资者也在用真金白银投票,特斯拉股价在方案通过后的盘后交易中应声上涨。
而马斯克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创造商业史上最伟大的奇迹,或者留下一场未曾实现的豪赌。
在这个科技以光速前进的时代,我们都是这场万亿赌局的见证者。
对此,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文明理性发布高见,留言点赞最高的朋友,扫码文末投行君微信,可以获得投行圈子精美商务背包一个。
感谢耐心阅读,欢迎顺手点个“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