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空间里,淡蓝色的墙壁上挂着父亲与孩子嬉戏的温馨插画,婴儿床、温奶器、尿不湿、湿纸巾一应俱全,恒温热水即开即有……这个精心布置的房间并非谁家的客厅,而是吉首市天虹商场三楼南侧一间刚刚开放的“父婴室”。10月10日,这个专为奶爸带娃打造的暖心空间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吉首市世纪广场商圈工会在服务职工与顾客、推动社会观念进步上迈出了创新一步。
“男士止步”的困境
“终于有个地方,能让我体面地当个好爸爸了!”周末的商场人流如织,奶爸刘辰希正熟练地使用父婴室内的温奶器为孩子准备口粮。他轻轻摇晃着奶瓶,眼神专注地测试着水温,身旁婴儿床里安睡的孩子就是他此刻的世界。
“以前带娃出来,最头疼的就是换尿布和冲奶粉,”刘辰希对记者坦言,“母婴室妈妈们在喂奶,我一个大男人不方便进。在洗手台操作?空间小不说,东西也没处放,经常手忙脚乱。”
他的尴尬并非个例。多数母婴室门口设置有“男士止步”“男性禁入”的标识。国家卫健委2024年调查显示,“90后”的父亲中,62%渴望深度参与育儿,但34%因设施限制被迫缺席。在一项以某新一线城市大型商场为样本的调研中,64%的受访者表示,禁入性标识限制了男性使用育婴室,这导致男性独自携带婴儿外出时,没有合适的护理空间。
“父婴室设施齐全、空间够大,发现这里的时候,感觉像找到了‘家’!”谈起第一次使用父婴室的体验,刘辰希脸上漾开笑意,“瞬间心里挺暖的。这不只是个房间,更是一种认同。”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作为吉首市世纪广场商圈工会联合会的核心企业,长沙市天虹百货有限公司吉首分公司工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社会需求的变化。
长沙市天虹百货有限公司吉首分公司工会主席雷艳在巡场时,多次观察到爸爸们抱着孩子在母婴室外徘徊等待的无奈。“奶爸在公共场所育儿面临无处可去、设施缺失,我们意识到,公共设施的服务理念需要更新了。鼓励父亲参与育儿,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设立父婴室,是我们响应商圈工会‘延伸服务触角’号召的具体行动。”雷艳向记者介绍。她清晰记得,父婴室从9月构思到10月落地,工会走访了多少次现场,修改了多少次方案,“光是图标就设计了好几版,最终确定了那个怀抱婴儿的男性轮廓,就是要让大家一眼就知道——这里,欢迎爸爸”。
走进父婴室,可见墙面上布置着父亲与孩子互动的摄影作品或插画。加宽的护理台,方便爸爸们操作;免费的尿不湿、隔奶垫,解决应急之需;专门的洗衣机和消毒记录,确保卫生……商场从2022年7月29日开放的负一楼、2、3、4楼四间母婴室,正式转变为三间母婴室与一间父婴室并存的新格局。雷艳介绍:“我们想做的,就是扫清奶爸独自带娃时可能遇到的一切障碍。”
打破育儿角色偏见
从“母婴室”到“父婴室”,虽只是一字之变,却折射出深刻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育儿责任往往被默认为女性的专属义务。而如今,空间设计本身正在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能够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日常体验。
《柳叶刀》2023年发表的研究显示,父亲参与育儿可使母亲产后抑郁发生率降低28%。父亲在育婴室的常态化参与,能增强婴幼儿的安全感,促进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在国家大力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当下,“父婴室”令人眼前一亮,也打破了一些人对家庭育儿的刻板印象。
从“母婴室”到“父婴室”的拓展,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主任龚雯洁表示,公共场所亲子设施的命名实际上是对于育儿观念的输出和行为的引导。她认为,亲子间、家庭育婴室的说法可以更好地将父母都包含在内,还可以通过宣传语起到提醒作用。
针对公共场所“父婴室”的出现,参与制定国家“幼儿照护”标准的专家、湖南开放大学教授李敏指出,这类设施不仅是功能空间,更是社会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她指出,此类设施的普及能从实质上改善育儿体验,其象征意义则在于向公众作出了一种可视化的承诺:育儿责任由全社会共同分担。李敏认为,这种支持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中鼓舞人心、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间28平方米的父婴室,不再只属于“她”的房间,如同一个温暖的符号,它不仅是商场里一个实用的功能区域,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工会服务温度的生动注脚。
(湖南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余莎)
来源:中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