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新两国建交35周年之际,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于11月7日迎来启动实施10周年。作为继中新苏州工业园、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该项目十年来聚焦“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主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合作答卷。
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创新采用“重庆+新加坡”双枢纽模式,成功搭建起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面对面”的合作桥梁。围绕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重点领域,合作边界持续拓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跃升,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引擎。
十年征程中,一系列首创性、标志性成果相继落地。2015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签约。重庆市成立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管理委员会。2016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1次会议召开。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挂牌。2017年,渝桂黔陇“南向通道”共建机制建立,首趟测试班列与常态化班列顺利开行,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正式启动;2018年,首届项目金融峰会举办,中西部首个不动产投资信托在新交所上市,两国签署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谅解备忘录;2019年,新加坡在华最大投资项目重庆来福士开业,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2021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总体规划(2021—2025年)》及专项规划正式印发。首届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在重庆举办;2022年,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核心区启动运营。首届重庆·新加坡体验周系列活动在重庆举办;2023年,启动“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重庆跨境数字贸易发展战略合作”;2024年,中新跨境电商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投用,新加坡国立大学与长安汽车共建新技术实验室;2025年,项目获评“通商中国企业奖”,双边合作机制性会议再次落地重庆。
从基础设施联通到产业深度融合,从金融创新突破到数字贸易提速,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十年间持续书写着双边合作的新篇章,为中国西部开放发展和东盟区域经济繁荣注入了持久动力。(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 杨淑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