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大吴淞地区专项规划》覆盖宝山、浦东、静安、杨浦四区,总面积约110平方公里,是上海首个突破行政边界的重点地区专项规划。
今天举行的“上海宝山·大吴淞投资推介会”上透露,大吴淞地区一批先行启动项目正加快推进中。比如,高铁宝山站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此外,大吴淞核心区域内的上大美院、中央公园、金色炉台改造等项目也加紧建设中。围绕轨交19号线的站点和车辆基地,相关部门还计划建设TOD项目。
“通过这些功能性片区的加快建设,先把城市的整体形象立起来。”吴淞开发公司总经理陈怿捷说。
从“生产岸线”到“生活岸线”
大吴淞地区位于长江、黄浦江、蕰藻浜三水交汇处,是上海“十五五”期间“一核一环四向”空间布局中的北部重要增长极,也是“北转型”的核心区域与城市“水上门户”。推动大吴淞规划落地实施,是宝山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借助进博会东风,诚邀绿色低碳、新兴科技、跨界文创、高端服务等领域的企业积极布局,将新项目、新业态、新模式落户大吴淞,与宝山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据介绍,近两年,相关部门主要聚焦大吴淞地区土地收储、规划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明年起,“大吴淞”专项规划将进入实施阶段。特别是,围绕蕰藻浜两岸整体功能性提升,并引入“蓝绿先行”等规划理念,助力整体区域出形象、聚人气,并实现从“生产岸线”到“生活岸线”的转变。
从“大衣料子”到“精品成衣”
大吴淞地区责任规划师团队在介绍大吴淞地区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时特别提到,大吴淞地区的规划蓝图正稳步转化为施工图。作为全市首个跨界整合的重点专项规划,该规划以打造“世界级滨水科创城”为标杆,着力推动大吴淞地区建设成为生态基底品质优越、创新创造功能集聚、滨水空间魅力彰显的上海产业转型示范区、智能智造引领区、绿色低碳样板区。
在“吴淞模式”高质量规划引领下,吴淞中央公园、艺术实践教育中心、江杨南路TOD等一系列标杆项目已陆续启动,大吴淞地区的发展动能将不断增强,未来将呈现更高品质的公共空间、都市空间和产业空间,机遇无限。
投资伙伴与大吴淞的双向奔赴
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当前的大吴淞,不仅坐拥“上海北大门”的区位优势,更具备开门迎客的诚意与信心。本次推介会旨在向全球投资者展示区域发展潜力,拓展高质量合作“朋友圈”,实现城市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活动现场,吴淞开发办、吴淞开发公司与上海宝冶、中铁四局、中建八局等投资合作方,以及清华建筑设计院、华建集团现代院、同济规划设计院等联创团队代表完成签约,并共同启动一批重点项目。这些合作的扎实推进与成果落地,将为大吴淞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原标题:《高铁宝山站预计2027年投运,“大吴淞”建设驶入快车道》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单颖文
本文作者:文汇报 王嘉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