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谁说渐冻症患者只能被动等待?有人用行动狠狠打了这一观点的脸。
张定宇,这个名字让很多中国人印象深刻。他身患渐冻症,却带病冲在抗疫一线。很多人以为,渐冻症就等于“宣判死刑”,患者只能在轮椅上等待身体慢慢僵硬。可张定宇偏偏不信命。他的经历,直接挑战了大众对渐冻症、对医生、对生命韧性的所有刻板印象。
渐冻症,全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听起来很拗口。其实说白了,就是身体的肌肉会慢慢“冻结”,最终连吞咽、说话、呼吸都成问题。患上这种病的人,大都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失去知觉和力量。
![]()
很多人以为,遇到这种病,生活只能按下暂停键。但张定宇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生命的价值不靠健康的身体定义,而是靠每一天怎么活出来。
“渐冻症”到底有多无情?张定宇的人生选择,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渐冻症并不是罕见词汇,现实中它对人的打击却远超想象。这个病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不是疼痛,而是无力——身体一天比一天僵,话说不清,脚抬不起来,连呼吸都变成奢侈的事。国内数据不多。大致推算,中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两万人。发病无固定年龄,但大多在40岁以后。
目前还没有能根治渐冻症的方法。大部分人确诊后,存活期在3到5年之间。治疗主要是延缓病程和维持生活质量。虽然也有些患者能活得更久,但大部分是靠医疗手段和强大意志。
张定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确诊的。那年他不过五十出头,正是抗疫最吃劲的时候。他没有选择退下来,而是带着渐冻的身体,穿梭在医院各个角落,指挥救治,安抚病人。
![]()
有人说他“太拼了”,也有人觉得他是在拿命硬扛。可张定宇说得很直白:“我活着,就要做点有意义的事。”这句话听起来很励志,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
渐冻症患者能不能逆转命运?张定宇的经历并不能代表所有患者,但他用行动证明:疾病可以夺走身体,却夺不走人选择如何面对生活的权利。
抗疫一线的背影,渐冻症患者还能做什么?张定宇的选择到底有多难?
疫情暴发初期,武汉金银潭医院成为抗疫的“风暴眼”。张定宇正是这里的院长。他的腿已经开始僵硬,走路一拐一拐,但每天依然在病房和办公室之间来回奔波。
很多同行劝他注意身体,早点休息。他却一口回绝:“我要亲自盯着,不能出岔子。”在最关键的那段日子,他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
渐冻症的进展并不会因为工作而减慢,反而因为过度劳累加速恶化。这种病没有特效药,能做的,就是靠康复训练和辅助设备,尽量维持日常活动能力。张定宇每天要克服的,不只是病痛,还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
普通人遇到渐冻症,往往会陷入自怨自艾。张定宇却选择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他说,忙起来的时候,反而没空想自己的身体。“有时候觉得腿不听使唤了,我就把手搭在墙上,慢慢挪。”
这种生活,听起来很苦,但他自己却很坦然。“我还能工作一天,就是赚一天。”这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每天都在用行动兑现。
渐冻症患者还能做什么?可能很多人觉得,能活下去就不错了。张定宇偏偏要做得更多。他以院长的身份,带着病痛,完成了无数健康人都难以承受的工作量。这种精神,其实比任何治疗都更有力量。
张定宇现在的生活,渐冻症带来了什么新挑战?
抗疫结束后,很多人关心张定宇的身体状况。他的病没有奇迹般好转,渐冻症的灾难还在继续。张定宇自己也没有回避。他在公开场合坦言,病情确实在进展。走路越来越慢,手部动作也开始变得不灵活。
![]()
渐冻症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不会一夜之间让人瘫痪,而是像蚕食一样,一点点消耗人的体力和意志。张定宇的生活节奏也被迫慢了下来。原来他还能自己上下楼,现在大多依靠轮椅和辅助设备。
吃饭、穿衣、洗澡这些事,对普通人来说轻而易举,对渐冻症患者却成了难题。手指僵硬时,连扣纽扣都要花很长时间。很多患者会因为吞咽困难而出现营养不良。张定宇也面临这样的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渐冻症患者要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以维持体重和免疫力。实际生活中,很多患者容易因吞咽不畅、食欲下降导致营养不良,加速病情恶化。张定宇选择了更科学的饮食方式,力求让自己保持体力。
![]()
渐冻症还会影响说话和呼吸。张定宇的发音开始变得含糊,不得不借助语音辅助工具。有时候说几句话就很累,呼吸也会变得急促。呼吸肌无力是渐冻症晚期最危险的表现,一旦出现,往往意味着需要呼吸机辅助。
面对这些挑战,张定宇没有放弃。他坚持康复训练,配合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每一天的坚持,都是和病魔的一场拉锯战。
现实中的渐冻症,普通人到底该怎么面对?张定宇的选择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渐冻症不是个案。虽然发病率不如高血压、糖尿病高,但一旦发生,影响极大。很多人以为,遇到这种病只能听天由命,其实并非如此。
权威医学指南指出,渐冻症的治疗目标是延缓功能退化、提高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中国批准的药物有利鲁唑和依达拉奉。这两种药主要是减缓病情进展,但效果有限。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同样重要。
![]()
普通人遇到渐冻症,最关键的是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手脚无力、行走不稳、说话含糊,这些都可能是早期信号。发现后要及时就医,不能拖延。
生活上,渐冻症患者要注意防止跌倒和误吸。家庭环境需要适当改造,比如加装扶手、使用防滑垫。饮食上要保证营养,避免食物过硬或过咸,减少吞咽负担。
心理层面,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家人和社会支持非常关键。张定宇的乐观和坚强,和他身边的支持分不开。他没有回避病情,也没有逃避生活,而是选择积极面对。这种态度,对每个患者和家属都很有启发。
![]()
渐冻症虽然可怕,但不是所有患者都只能坐等身体“冻结”。科学管理、合理饮食、康复训练、心理支持,能让患者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质量。
张定宇用生命证明:面对无解的难题,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天,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渐冻症可以冻住肌肉,冻不住人的意志。
渐冻症没有奇迹,只有科学和坚持。早发现、早干预,合理用药,保持营养和运动,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缺一不可。张定宇院长的故事不是传奇,而是提醒每个人:别把希望寄托在“等病好”,而是要主动管理、科学应对、争取高质量生活每一天。
渐冻症不是“生命暂停键”,更不是“绝望宣判书”。只要肯行动,哪怕每一步都很难,也能活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①.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华内科杂志,2022,61(7):670-681. 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S].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