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4日,海湾镇社区工作者王之悦走进医院,为一位素未谋面的同龄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不仅是他个人公益路上的里程碑,更续写了海湾镇自2021年以来“五年三位工作人员成功捐献、为四名白血病患者续航”的温暖篇章。在这份沉甸甸的“生命答卷”背后,是代代相传的农垦精神,是“海湾别样红”品牌孕育的无私大爱,更是一座小镇对“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生动诠释。
从“偶然入库”到“坚定捐献”
平凡人书写生命大义
![]()
2025年10月,中华骨髓库的一通电话打破了王之悦平静的生活——他与一位同龄男孩配型成功。他深知这可能是对方唯一的生机,当即答应捐献。面对家人的担忧,他一次次耐心沟通,分享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学知识,讲述患者家庭的困境。最终,家人被他的坚持打动,母亲那句“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患者家属,该多渴望有人伸出援手”,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念。作为红十字会条线干部,他坦言,这段经历让他对“公益”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觉得做公益是‘锦上添花’,现在才明白,有时候它是‘雪中送炭’,是能真正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命运的大事。”如今,他已主动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工作,用自己的经历打消更多人的顾虑。
五年三人捐献
海湾背后的精神传承
![]()
王之悦的故事并非个例。2021年至2025年,海湾镇已有3名工作人员成功捐献,为4名患者点燃生命希望。这份“成绩单”源于对红十字精神的深耕,更源于“不畏艰难、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包容”农垦精神的传承。
近年来,海湾镇打造“海湾别样红”品牌,构建“1+2+N”网络,将捐献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让“生命接力”成为小镇新风尚。
![]()
是“海湾有堂”宣传讲堂
![]()
依托“百姓心语坊”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品牌,通过新媒体、展演、讲座等形式,让捐献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创作《爱的曙光》《生命的光芒》等宣讲作品获得多个奖项。
是两支“海湾有爱”爱心梯队
![]()
一支是“爱在海湾”宣讲队,由成功捐献者带头,走进社区、学校讲述捐献故事。截至目前,已带动88名青年入库。另一支是“联在红会”志愿队,200名会员每月开展公益行动,动员群众加入捐献,为中华骨髓库注入“海湾力量”。
“N”
是无限“海湾有园”服务阵地
![]()
依托“四区联动”平台,构建“1+∞+X”网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红十字总站为核心,辐射各实践站点,推进特色红十字学校和“急救屋”建设,构建“15分钟”红十字服务圈。
从“生命接力”到“精神传递”
海湾精神照亮更多人
![]()
在海湾镇,造血干细胞捐献已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生命接力”。从王之悦到曹暑风、王佳丽,从宣讲队到志愿队,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越来越多的人正加入这场“爱的行动”。
曹暑风在2023年成为上海市首例救治双胞胎患者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的故事已成为小镇最生动的“公益教材”。“有人问我当时‘怕不怕’,怕过,但一想到能救两个孩子,就什么都不怕了。”这份勇气,正是农垦精神的力量。
如今,造血干细胞捐献已成为海湾镇的精神符号,诠释着“无私奉献、团结包容”的海湾精神。正如王之悦所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的力量无穷。”这场跨越生命的接力赛,正在这座温暖的小镇上继续传递……
特约通讯员:顾津涵(海湾镇)
编辑:王鹏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