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稀土行情走热,不是“谁在背后推盘”,是全球3个刚需市场在抢货——2025年的稀土早不是“周期资源”,是机器人、风电、新能源汽车的“不可替代材料”。今天说清这波行情的核心逻辑,不是炒概念,是真需求在托底。
![]()
一、机器人:“每台要1公斤稀土磁体”的刚需
现在人形机器人的关节,必须用稀土做的“钕铁硼磁体”——没它,机器人转不动、举不起东西。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每个关节要2块高磁能积钕铁硼磁体,一台机器人光磁体就用1公斤稀土;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磁体用量更是到了1.2公斤。2025年前10个月,全球人形机器人装机量涨了340%,直接带飞了高端钕铁硼的需求——某稀土企业的机器人磁体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Q2,现在的稀土,是“机器人量产的必需品”,不是“可替代的材料”。
更实在的是“磁体小型化技术”:以前机器人关节磁体体积大,现在用“晶界渗透法”把磁体做小30%,还能保持磁能积,某企业靠这个技术,拿到了小米CyberOne的独家磁体订单,这部分业务毛利比传统磁体高25%——机器人的“磁体刚需”,是这波稀土行情的核心推手之一。
二、风电:“海上风电要2倍稀土用量”的缺口
海上风电的发电机,比陆上风电更依赖稀土磁体——因为海上空间小,要“小体积、大功率”的发电机。
陆上风电的永磁发电机,一台用200公斤稀土磁体;海上风电的直驱发电机,一台要用400公斤以上。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量要涨50%,中国占了其中的60%,仅广东、福建的海上风电项目,今年就抢了1.2万吨稀土磁体——某稀土企业的海上风电磁体产能,已经扩了3倍,海上风电的“磁体缺口”,是稀土需求的第二大支撑。
还有“风电磁体回收”:2025年首批陆上风电设备开始退役,某企业用“低温拆解+磁粉再生”技术,把退役磁体里的稀土回收率做到97%,成本比挖矿低40%,现在已经和金风科技签了10年回收协议——风电的“磁体循环+新增需求”,让稀土需求更稳了。
三、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要更多稀土”的升级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从400V升级到800V高压平台,要用更多稀土磁体——因为高压平台要“更高功率密度”的电机。
400V平台的永磁同步电机,一台用1.5公斤稀土;800V平台的电机,要用2公斤以上。2025年800V车型的渗透率已经到了32%,比亚迪、蔚来的新车型全是800V平台,直接带起了稀土磁体的增量需求——某稀土企业的800V电机磁体订单,今年涨了220%,新能源汽车的“电压升级”,是稀土需求的第三重托底。
别瞎跟:这2类稀土企业吃不到这波需求
不是所有稀土企业都能分蛋糕,这两类要避开:
1. 只卖原矿/低端磁体的企业:没技术做高端磁体,拿不到机器人、海上风电的订单,只能赚资源的薄利;
2. 没回收业务的企业:光靠挖矿跟不上需求增速,没回收业务的企业,产能会越来越吃紧。
这波稀土行情,不是“谁在推盘”,是机器人、海上风电、800V汽车这3个刚需市场在“抢货”——稀土已经是这些产业的“不可替代材料”,需求是真的、订单是实的,不是炒概念的泡沫。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稀土高端磁体业务占比高的企业清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