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不是记者,却用半生记录点滴故事
他不是作家,却用笔墨书写铁警风华
他不是摄影师,却用镜头定格时代影像
从青丝到白发
从在职到退休
他用四十九载光阴
诠释着什么是“永不退休的记者”
在这个属于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里
让我们走近刘亚平的一生
见证他热爱无界的“光影志”
![]()
个人简介
刘亚平,网名柳雅,1959年3月出生,怀化铁路公安处退休民警,全国公安摄影家协会、怀化市摄影协会会员。曾从事公安宣传工作34年,发表各类新闻、文学、摄影作品5000多篇(幅),并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先后60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通讯员”“优秀宣传干部”“十佳宣传标兵”,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获嘉奖10次。
车间里的笔杆子
在机器轰鸣中写下第一篇报道
![]()
![]()
![]()
工人时期照片及部分见报稿件
1976年,怀化机务段的检修车间里
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的味道
年轻的刘亚平刚结束一天的工作
工装还沾着油渍
就迫不及待地掏出皱巴巴的稿纸
借着昏黄的灯光写起来
“小刘,又写啥呢?”工友路过打趣道
他抬起头,擦了把汗:
“咱们车间新出的锻件图册,
这可是个好故事。”
就这样,一篇报道从轰鸣的车间飞出
登上了《铁路工人报》
当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递到他手中时
这个年轻人反复摩挲着自己的名字
眼里闪着光
![]()
珍藏的部分见报剪贴本
从此,在别人喝茶聊天的工余时间
总能看到他趴在工具箱上写作的身影
一笔一画,记录着铁路工人的苦与乐
他越写越起劲,采用的稿件也越来越多
每次收到报纸
他都会小心翼翼地将版面裁剪下来
贴在本子上留作纪念
后来因为见报多
段里的通讯报道组将他吸收为通讯员
正式踏上了“业余记者”之路
自此这个普通的铁路工人
便与宣传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
警营里的多面手
在文字与光影间记录动人瞬间
![]()
1985年,怀化分局公安分处招收民警
他想着要是去公安系统就能通过广泛宣传
让安全意识深入千家万户
于是他认真备考
最终也因出色的写作能力被破格录取
从此,两支钢笔、一叠稿纸
成了他最亲密的战友
陪伴他开启了一段崭新的警营宣传生涯
在那些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岁月里
他靠着工整的字迹和满腔热忱
让怀铁公安的动人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每一张铁路工人报,
都可以找到你刘亚平的名字。”
这句看似夸张的赞誉
正是他笔耕不辍的最佳印证
![]()
![]()
![]()
![]()
被中央级平台采用的部分稿件
除了新闻报道
他对文学创作同样怀有热忱
夜深人静时,他常常伏案疾书
将警营里的动人故事
化作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小说
《老徐看棋》获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
《警花泪》获广州铁道报副刊征文一等奖
《胡大车学小车》《美丽的高原红》等作品
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
![]()
![]()
![]()
部分荣誉证书
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全国
铁路运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他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踏上抗疫一线
“里面危险,就在外面拍吧。”
“不进去,怎么真实记录?”
他头也不回地走进隔离区
连续三昼夜
他跟拍值守民警的每一个细节——
护目镜下的汗水、
防护服里的坚守、
深夜换岗时疲惫的身影
这些带着温度的报道飞出隔离区
感动了无数读者
他也因在抗疫宣传中的突出表现
荣立个人三等功
![]()
春运是铁路最繁忙的时期
每年刘亚平都被抽调到广州随警作战
参加春运火线宣传
头几年他只搞文字报道
后来深入一线采访
许多生动的场面打动了他
那一刻,他深感文字已不足以表达全部
他想记录民警舍小家顾大家
一心扑在安保一线的场景
于是,年近不惑的他
毅然拿起相机,开始学习摄影
从光圈、快门到构图、用光
他像个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
![]()
01
作品《爸爸工作辛苦了!》
2009年获公安部
“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摄影优秀奖
![]()
02
作品《雨夜勘察》
荣获全国铁路公安民警
2020“不忘初心铸忠诚·风采杯”
三等奖
![]()
03
作品《维护旅客秩序》
荣获全国铁路公安民警
2021“不忘初心铸忠诚·风采杯”
三等奖
![]()
04
作品《难分难舍》
荣获全国铁路公安民警
2022“不忘初心铸忠诚·风采杯”
二等奖
![]()
05
作品《雪地巡逻》
获广州铁路公安局
2005年摄影比赛
三等奖
左右滑动 查看部分获奖摄影作品
多次在摄影大赛中获奖的背后
是他对宣传工作不变的执着
“只有走到一线,
才能写出真情,拍出实感。”
这是他始终坚守的信条
也是他三十四年如一日躬身实践的工作写照
从文字到镜头,从青年到花甲
他用一颗永不疲倦的心
在警营宣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永不退休的记录者
在发挥余热中传递身边温暖
![]()
![]()
![]()
2019年3月,刘亚平正式退休
很多人以为他终于可以歇歇了
谁知他却笑着说:
“宣传工作早已融入我的血液,
退休只是换了个战场。”
每年的春运、暑运、重大安保任务期间
人们总能在基层所队看到他的身影
有时是酷暑难耐的正午
有时是风雪交加的寒冬
他总是背着相机,拿着笔记本
主动穿梭一线,捕捉最真实的画面
六年多来,经他手修改、推荐的稿件
有600多篇被各级媒体采用
他还主动担任起“导师”的角色
耐心指导年轻通讯员写作技巧
大家都亲切地尊称他为“刘老师”
![]()
![]()
![]()
今年被《人民公安报》采用的图片信息
2023年春运
怀化站候车室里
民警正轻声安抚迷路老人
正在采风的刘亚平闻讯赶来
凭借着敏锐的新闻意识
主动等候接走老人的亲属
直到凌晨
老人紧紧抱住民警不舍分开时
他迅速按下快门
定格下这个“难分难舍”的感人瞬间
这幅充满温情的作品
荣获当年全国铁路公安民警
“不忘初心铸忠诚·风采杯”摄影大赛二等奖
而比奖项更珍贵的
是照片背后警民鱼水情的真实故事
风光人物照
![]()
![]()
![]()
![]()
![]()
![]()
![]()
左右滑动欣赏
2020年初,他不幸突发脑血栓
住院一个多月后
留下了肢体偏瘫的后遗症
然而,病痛并没有击垮他
在服药和加强锻炼的同时
他将宣传爱好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
清晨的公园里
他耐心捕捉文艺排练的精彩瞬间
荆棘的线路旁
他为拍摄疾驰的火车蹲守数天
傍晚的小区内
他用镜头拍下孩子们纯真的笑容
在记录身边故事的同时
他的身体也逐渐得到康复
“退下来还有喜欢的事做,
这才是最充实的理想生活。”
这句朴实的话语
道出了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心声
![]()
![]()
![]()
![]()
左右滑动 查看部分采用稿件
今年暑运,怀化站人潮涌动
已经66岁的他,拖着不便的腿脚
依然穿梭在人群中
“刘老师,您退休了还这么拼?”
年轻的民警问道
他调整着相机参数,微微一笑:
“记者可以退休,但记录永远不会。”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姚福涛
稿件来源:广铁公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