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为期3天的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展会以“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办展模式,展示教育装备领域最新成果,推动教育技术创新融合。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展示会充分释放“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强劲动能,运用AI、5G、3D、VR及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线上三维立体展厅。
![]()
”人工智能+“强势赋能教育
透视教育“风向标”
展会往往是行业的“风向标”。今年现场,无论是头部厂商还是初创企业,都在围绕同一命题展开竞速,以高科技为抓手,争取新一轮教育变革的主动权。
2024年5月15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首次提出了“新双高”建设任务,即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任务。其中,“办学能力高水平”要求院校具备先进的理念、完备的设施、杰出的师资以及高效的管理,确保发挥教育资源和服务的效能。“产教融合高质量”则强调院校与产业的深度协作,推动教育和产业的有机融合。
相较于“双高”计划,“新双高”在目标设定和实现路径上进行了深化和革新,着重强化产学研一体化,通过院校与企业间的紧密联结,共同拟定人才培育计划,以实现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
”新双高”着重强化产学研一体化
在落实“新双高”计划建设的同时,国家也要求深化“金专业、金课程、金教师、金基地、金教材”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基建五大任务。其中,金基地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旨在打造集实践教学、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于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基地。
直面教育新赛道、新难点,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深耕多年的虚拟仿真与人工智能领域给出系统级答案。
“AI+XR”赋能智慧研创中心
赋能“新双高”打造“金基地”
恒点“AI+XR”赋能智慧研创中心是以人工智能(AI)与扩展现实(XR)技术为核心驱动,面向教师、学生、企业三大主体构建的综合性创新平台,通过深化校企联合教研机制,实现产教资源融合共享与人才共育。其根本目标是构建“技术赋能—教学创新—产业对接”闭环生态,成为支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恒点“AI+XR”赋能智慧研创中心采用“云—边—端”三层协同的架构模式,各层级功能定位清晰、数据互通,形成“资源集中管理—任务高效处理—场景沉浸式体验”的完整技术链路。
![]()
恒点“AI+XR”赋能智慧研创中心采用“云—边—端”三层协同的架构
云端层承担“资源中枢与智能调度”核心职能,部署虚拟仿真资源管理平台与AI大模型服务中台(AI底座),为教师教研、学生实训、企业服务提供底层技术支撑;边端层聚焦“高并发任务处理与本地化响应”,建设边缘计算节点,该节点可就近处理多终端并发的虚拟实训任务、AI模型轻量化部署任务,降低云端数据传输压力,保障实训与研创过程的低延迟、高稳定性;终端层打造“沉浸式操作与交互场景”,部署XR融合数字工作站、3D-LED协同交互大屏、MR智能互动沙盘、MR大空间协同系统、VR头盔和MR眼镜等智慧研创中心核心硬件。
在具体应用上,智慧研创中心不是虚拟仿真与人工智能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乘数效应。教师借助人工智能,可以轻松地实现对教学资源的管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对教学方案的制定,还能够自主开发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完成AI数字教学助手的设计、开发与迭代。
![]()
研创中心为虚拟仿真教学资源、AI教师数字人等新型教学应用,提供
结语
教装展落幕,但教育数字化的脚步不会停歇。恒点坚信,真正的“智慧”不是堆叠昂贵硬件,而是让教师“用得起”、学生“学得会”、资源“传得开”。
恒点秉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与就业机会。双方可以通过“AI+XR”赋能智慧研创中心打造,推进“金基地建设”,以先进的理念指导、以完备的设施辅助,并配置杰出的师资、实现高效的管理,达到“新双高”对办学水平的高要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