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全球哪些国家对中国“敌意”最大,西方国家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可为何西方国家偏偏“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马丁·雅克做出了精准的分析,还说中国有一个“老问题”,那么,马丁·雅克究竟是如何分析的?中国又有什么“老问题”?
![]()
马丁·雅克
全球看向东方,西方的焦虑不是突如其来
在马丁·雅克看来,要理解西方对中国的敌意,必须从“权力转移”这个宏观背景说起。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西方世界就已经暴露出系统性疲态,美国华尔街的崩溃不仅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滑坡,也震碎了西方的制度自信。
![]()
2008年金融危机
而中国,恰恰是在那时显示出强大的制度韧性和经济恢复能力,这种对比在西方内部制造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为什么一个没有照搬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却能在危机中迅速反弹?为什么中国的经济体量能在短短十几年内逼近甚至超过美国?
这些问题不断叠加,最终形成了一种结构性的焦虑,西方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失去对全球秩序的主导权。
![]()
华尔街
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是这一焦虑政治化的转折点,从“贸易战”到“科技脱钩”,美国开始系统性地遏制中国。
美国两党虽然在很多议题上水火不容,但在对华政策上却罕见一致,这种共识的背后,是他们都意识到,中国不是一场短暂的挑战,而是一个长期的体制性对手。
英国媒体曾在分析中美关系时指出:“中国的崛起,不只是经济上的成功,而是对西方价值观的间接否定。”
这也是马丁·雅克不断强调的一点:西方的危机感,不在于中国成功,而在于中国没有按照西方的方式成功,这打破了西方长久以来的“普世叙事”,自然也引发了制度性不安。
![]()
马丁·雅克
马丁·雅克还提出一个核心判断:中国的崛起之所以引发西方敌意,是因为中国代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西方看来,强大必须建立在自由市场、议会制度和个人主义之上,而中国走的是另一条路:国家主导、集体主义、长期规划,这种模式在西方语境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马丁·雅克指出,这不仅是模式之争,更是文明的差异,西方是“民族国家加基督教文明”的产物,而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有着几千年不断裂的文化和政治传统。
中国的治理逻辑、社会组织方式、政治合法性来源,很多时候都无法用西方的理论工具去解释,西方学者想用“民主与专制”的框架去理解中国,注定会对现实产生误读。
![]()
中国青年
马丁·雅克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的历史不是西方的历史延伸,它是一种独立的历史,”这句话点破了问题的根源:西方不理解中国,不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是因为思维框架不同。
治理方式的差异是一个典型例子,西方的政治强调程序正义、权力制衡,而中国更关注结果导向和政策执行力。
比如中国设定的碳中和目标、扶贫计划等,常常以工程化方式推进,效率极高,而西方虽然也设定目标,但常常因为政治周期短、社会撕裂严重,难以形成持久共识。
![]()
中国科技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中国的治理效果在现实中越来越被认同,但却在理论上被不断质疑。
马丁·雅克说:这种认知裂缝正在加剧中西之间的误解,西方期待中国变得“像我们一样”,但中国并不打算“成为另一个西方”。
马丁·雅克:中国也有“老问题”
马丁·雅克并不是中国的“吹鼓手”,他也清晰地指出了中国的“问题,”那就是内部结构的压力,尤其是收入差距的拉大。
他在多个场合直言:中国的最大挑战,不是外部的遏制,而是如何解决社会内部的不平等。
![]()
马丁·雅克
中国的经济奇迹在过去40年里确实令人惊叹,但这种高速增长也带来了结构性问题,马丁·雅克指出:如果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可能会削弱中国社会的稳定基础。
除了人口收入分配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面临转型难题,过去依赖出口和基建的模式已接近极限,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决策层面前的一道硬题。
马丁·雅克提醒,如果经济结构不调整,中国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
中国经济飞涨
民族政策也是一个敏感但必须面对的问题,西方媒体时常炒作中国的民族问题,而马丁·雅克则以更冷静的视角指出:民族政策的复杂性,不能被简单地标签化。
他认为,中国在处理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时确实存在难题,但西方对这一问题的描述大多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并不客观。
总的来说,中国的“老问题”并不会因为外部打压而自动解决,这需要中国自己在制度、政策和社会层面持续推进改革。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有资格对中国“颐指气使”,更不能把中国的内部问题当作遏制中国崛起的借口。
![]()
中国少数民族
马丁·雅克还分析:西方对中国的误解之所以越来越深,很大程度上是媒体和民意调查制造出来的幻象。
西方主流媒体往往以“自由”、“人权”为包装,对中国进行选择性报道和负面渲染,这种话语机制逐渐固化了公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在2024年的一项皮尤调查中,超过七成的美国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看似客观的数据背后其实隐藏着民意引导的逻辑:
调查问卷大多围绕“中国威胁”、“中国在非洲的扩张”、“中国的军事发展”等设问结果自然也就倾向于负面。
他们不再真正研究中国,而是用现成的意识形态模板去解释中国的行为,这导致很多西方政策制定者对中国的判断极其片面,甚至脱离现实。
![]()
马丁·雅克还特别指出,西方对中国的文明认知几乎是空白的,他说:“很多西方人甚至不知道中国有五千年历史,”这种认知上的浅薄,使得中西之间的对话越来越难以建立在共同语境上。
更重要的是,这种误解会反过来影响政策制定,最终走向“自我实现的预言”,当西方把中国视为敌人时,中国自然也会加强防备,这又被西方作为“中国扩张”的证据,形成恶性循环。
总的来看,马丁·雅克的分析提醒我们,西方不喜欢中国,不是因为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中国做对了太多事情,并且没有走西方的老路。
在一个全球秩序正在重构的时代,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崛起,更在文明和制度层面展现出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才是西方真正感到不安的地方。
![]()
马丁·雅克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马丁·雅克:中国正以非常正确的方式应对当前世界乱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