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人才兴则市域兴,人才强则事业强。在大理市逐梦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每一份突破都离不开人才的智慧,每一次跨越都饱含人才的担当——他们或许是扎根产业一线、破解技术难题的工匠能手,或许是守护古老技艺、传承艺术匠心的非遗人才;他们中有深耕实业的创业先锋,有立德树人的教育楷模,有守护健康的白衣战士。他们把个人理想织进城市发展的经纬,让奋斗身影成为时代最美的注脚。
即日起,大理融媒开设《苍洱英才风采录》栏目,将循着人才足迹,走进他们的工作现场,倾听他们的逐梦故事,展现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坚守与突破,让惜才、爱才、敬才的理念融入城市肌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大理、成就梦想,共同为全市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今日推出第三期:《杨慧英:一剪红纸四十载,白族匠心 “守艺人”》
“老师,我这个剪得对吗?”“杨老师,小鸟的尾巴怎么剪才好看?” 周三的海东镇文笔完小,教室里格外热闹。61岁的杨慧英正在给学生们示范折叠红纸:“别急,跟着老师的线条走,咱们剪纸要慢慢来急不得。”
![]()
这双手,执掌剪刀四十余年,将白族剪纸从农家院落带向了上海世博会、伦敦时装周的舞台;这双手,磨出层层老茧,却让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在孩子们的指尖重新焕发生机。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慧英用一生的坚守,成为苍洱大地上白族剪纸艺术的“守艺人”。
![]()

一剪入魂:从农家女到剪纸能手
![]()
1964 年,杨慧英出生在大理的白族农家,自幼浸润在白族文化中,对白族剪纸、刺绣有着天生的敏感。结婚后因夫家祖母是海东知名的民间剪纸艺人,留下了大量剪纸刺绣实物;婆婆亦精通剪绣,这些祖辈遗存,成了杨慧英的 “启蒙课本”。
![]()
“第一次看到老一辈压箱底的绣样,我就挪不开眼了。”杨慧英曾在采访中回忆。没有专业老师,她就对着老物件模仿;农忙之余,她手不离剪、纸随人走,田埂上的花草、洱海边的飞鸟,都成了她的创作素材。凭借这份热爱与执着,短短几年,她就成了海东家喻户晓的剪纸能人。
![]()
四十余年里,她的剪刀用坏了一把又一把,双手的关节处磨出了深褐色的老茧,“拿起剪刀,脑中就只有剪纸一个想法了,心也可以静下来”。她将白族刺绣的针法融入剪纸,让 “剪纸为绣底” 的传统技艺焕发新彩 —— 经她剪出的围腰图案,再经刺绣加工,立体饱满宛如实物。
![]()
围腰剪纸、绣底(上为刺绣、下为剪纸)
![]()

一纸创新:让传统纹样 “活” 在当下
“传统不是守着老样子,要让年轻人看得懂、喜欢用。”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杨慧英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在窗花剪纸领域,她深知白族群众对 “喜庆寓意” 的偏爱,反复钻研线条变化,创作出 “双凤朝阳”“龙凤双囍” 等经典作品。
![]()
双凤朝阳
![]()
龙凤双囍
“复杂的造型要剪两、三天才能剪出来一个,之后通过刺绣,就可以用在我们白族服饰上,大家都非常喜欢。”以她剪的龙身为例,25 个镂空节、数百个刀剪而成的鳞状片,构图合理、线条流畅,既有传统龙纹的威严,又透着白族艺术的灵动。
![]()
龙饰样
![]()
门围饰样
![]()
服饰饰样
她的创新,让白族剪纸走出了农家小院。2010年,她带着作品赴上海参加世博会云南活动周,她的剪纸成了展示云南民族文化的窗口;2019年,她远赴英国伦敦,在大理时装发布会上,让白族剪纸与现代时装碰撞出惊艳的火花;她的作品还被日本博物馆、越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等国内外多家机构收藏,成了文化交流的 “使者”。
![]()
杨慧英在英国伦敦参加“绣梦中国·风花雪月”依文·大理时装发布会
![]()
杨慧英参加北京深山集市活动
走进杨慧英的“慧英剪绣坊”,展示柜里一项项荣誉,是对她 “承古融今” 的最好认可。
![]()
![]()
![]()

一颗匠心:让非遗星火代代传
“以前剪纸是爱好,现在是责任。”随着非遗保护受到重视,杨慧英的身份从 “剪纸艺人” 变成了 “非遗传承人”,她的重心也从个人创作转向了技艺传承 ——“守艺” 更要 “传承”。
![]()
在校园里,她是孩子们口中的 “剪纸老师”。从 2018年起,她走进大理五中、下关四小、东门完小、文笔完小等学校,每周雷打不动地上课,“每次我一走进校园,孩子们就会激动地叫‘剪纸老师来了、剪纸老师来了’”。
![]()
![]()
她教孩子们剪白族的茶花、蝴蝶,更教他们了解纹样里的文化故事,“让孩子们亲手摸一摸、剪一剪,手艺有人接,这门艺术就不会断”。
![]()
在乡村里,她是妇女们的 “创业导师”。她在海东镇开办 “白族刺绣培训”,走进弥渡、漾濞、洱源等地的村庄,为村民们培训手工艺技能。
![]()
![]()
“她的剪纸有我们白族的特色,栩栩如生,跟着她学,不仅能学手艺,还能靠这个赚钱。”海东镇下节村民赵会霞说。如今,她的学生里,不少人靠剪纸、刺绣实现了增收。
![]()
![]()
更让她欣慰的是,女儿杨亚辉在她的熏陶下,4岁学刺绣、7岁学剪纸,如今也成了州级剪纸非遗传承人,“母女传承人”的故事,成了当地的一段佳话。
![]()
左为杨亚辉
下课铃响,文笔完小的孩子们举着自己剪的窗花围在杨慧英身边,叽叽喳喳地分享着成果。她笑着接过孩子们的作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手上,那些厚厚的老茧,在光影里仿佛成了最美的勋章。
![]()
从农家院落里的剪纸姑娘,到苍洱大地上的非遗“守艺人”,杨慧英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了自己的人生,也剪出了白族剪纸的未来。正如她常说的:“只要有人学,这门手艺就不会断,就能在新时代里一直‘活’下去。”
记者:杨雨 李定溢 陈银涛
编辑:杨润婷
值周:张辉 黑浩川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苍山保护管理范围:东坡海拔2200米以上;南至西洱河北岸海拔2000米以上;西坡海拔2000米(由西洱河北岸合江口平坡村至金牛村)和2400米(由光明村至三厂局)以上;北至云弄峰余脉海拔2400米以上;涉及河流、溪箐的,包含河流、溪箐垂直延伸至其底部以上的全部区域。具体范围由自治州人民政府依据经批准的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片区勘界立标确定的界限划定,设立界标,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苍山保护管理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整体保护、社会参与、永续利用的原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