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峥嵘被AI冒充带货,直播间真假难辨,肖像权保卫战才刚开始
今年4月,温峥嵘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一个像她的人在卖面膜,那人说话的语气和动作都和她特别像,连嘴角的弧度也一模一样,可她根本没接过这个活儿,也没有签过任何代言合同,她试着进直播间问对方是谁,结果立刻被拉黑了,她才明白有人用AI复制了她。
![]()
她出道二十三年,演过很多狠角色,也演过温柔的母亲,从来没有传出绯闻,观众对她很信任,骗子就抓住这一点,大家认的是温峥嵘这个人,不是产品本身,只要用她的名义卖东西,就算东西再差,也有人愿意买,更奇怪的是,同一时间好几个平台都有温峥嵘在直播带货,穿的衣服不同,说的话也不同,但脸和声音都是她的,有人买了假货后骂她骗人,她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
这种事以前就发生过,去年央视主持人李梓萌被AI假冒过,当时是做情感内容骗人感情,现在换成演员温峥嵘,骗子改做带货了,目标更直接,手法也更专业,他们不是单独行动,而是搞批量操作,一个人能同时控制几十个虚拟形象,在不同平台轮流出现,一张清晰照片就能变成动态直播画面,成本不到一千块钱,却能赚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
平台方面并非没有采取措施,从十月份开始,多家大型平台联合对这类账号展开清查,下架了六千多个视频,封禁了一万多个账号,调查发现部分公司背后存在专门制造“AI仿冒名人”的产业链,他们利用开源工具进行技术优化,能让虚拟人物开口说话、回应弹幕,甚至根据观众提问调整表达方式,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换脸技术,形成了具有交互能力的数字分身。
![]()
目前法律还没有专门针对AI造假的条款,不过像《民法典》里关于肖像权和名誉权的规定已经在实际案例中使用,有人因为侵权被告上法院,甚至可能面临坐牢的后果,平台也被迫采取人脸识别加上人工审核的双重措施,但效果比较有限,骗子早就把服务器转移到国外,账号被封一个就换一个新的,就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住一个,另一个又从别处冒出来。
温峥嵘团队每天要举报十几个直播间,全靠人工盯着看,但AI技术发展太快,监管根本跟不上,现在那些假人不仅能模仿她的表情和声音,还能根据弹幕实时互动,听起来跟真人一样自然,表面上说是直播,实际上全是程序在运行,以后可能连真假温峥嵘都分不清,观众看到的是她,但其实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
![]()
我觉得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不是技术有多厉害,而是它把“信任”当成商品卖,大家相信一个人,是因为她真实、有底线,可AI不需要有底线,它只需要数据,温峥嵘这么多年的形象被别人拿去当广告用,还不能喊冤,消费者买到假货会怪她,平台删掉视频就算完事,真正该负责的人躲在后面,换套衣服换个号,继续去骗下一个明星。
技术越是进步,带来的风险就越大,没人能保证演员、主播或者身边朋友不会成为下一个被仿冒的对象,温峥嵘只是第一个遭遇大规模仿冒的人,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这场对抗刚刚开始,而且会越来越艰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