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盛喊出“对冲基金做空小米已成共识”时,小米的YU7电动SUV正在上海展厅被人围着“盘”。一边是资本的看空警报,一边是消费者的围观热情,这场“多空对决”,活像科技圈的荒诞喜剧。
![]()
要说小米造车,从一开始就被贴上“跨界玩家”的标签。可人家偏不信邪,手机能做成“价格屠夫”,汽车凭啥不行?YU7刚露脸就圈了一波粉,这架势,像极了当年小米手机闯进市场时的疯狂。
对冲基金做空的逻辑也简单:手机业务增长乏力,造车又烧钱,怕不是“两头不靠岸”。但他们可能忘了,小米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可能变成性价比”。手机市场卷不动了,转身扎进汽车圈,这不是冒险,是换个赛道继续“卷”。
你看那些围着YU7的年轻人,他们看的不是一辆车,是“小米生态”的新玩具。手机、平板、耳机已经玩腻了,现在轮到汽车了。资本担心的“烧钱”,在米粉眼里可能是“下一个真香现场”。
说到底,对冲基金做空的是“当下的不确定性”,而小米赌的是“未来的可能性”。这场博弈,就像看一场科技版的“赌神对决”——做空机构拿着计算器算赔率,小米揣着生态蓝图玩布局。
最后插句嘴:要是哪天小米汽车真成了“价格屠夫”,那些做空的机构,会不会连夜改策略?毕竟在科技圈,“看不起小米”的故事,已经上演过太多次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