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人汇客厅》
——新媒体融合投资发展服务平台——
为中国现代化人才和企业品牌发展赋能
![]()
在数字经济重塑商业传播逻辑的时代,新媒体已从单纯的信息传播渠道升级为企业品牌构建、用户链接与商业转化的核心引擎。小米作为中国科技企业中新媒体运营的标杆,自创立之初便精准把握新媒体去中心化、互动性强、传播高效的核心特质,以“创始人IP为核、多元矩阵为翼、用户共创为基、场景营销为势”的系统性战略,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媒体宣传运营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帮助小米实现了品牌声量的指数级增长,更完成了从“产品销售”到“用户生态”的深度跨越,为科技企业的新媒体运营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今天名人汇客厅给您分享小米的新媒体宣传运营战略与实践。
![]()
一、创始人IP深度绑定:构建品牌信任的核心锚点
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中,人格化表达是打破品牌与用户隔阂的关键。小米开创性地将创始人雷军的个人IP与品牌深度绑定,通过真实、立体的人设塑造,为品牌注入情感温度与信任背书,成为新媒体宣传运营的核心竞争力。
雷军的IP定位清晰而稳定,始终围绕“技术极客、创业劳模、亲民CEO”三大核心标签展开。在微博、抖音、B站等主流新媒体平台,他以真实身份持续输出内容:分享数码产品评测、技术研发心得,彰显“技术极客”的专业底色;披露创业历程中的挑战与突破、企业战略布局的思考,传递“创业劳模”的坚韧品格;主动回应用户疑问、参与网络热点讨论,甚至将“Are you OK”等网络热梗转化为品牌记忆点,强化“亲民CEO”的形象认知。这种真实可感的人设表达,让雷军摆脱了传统企业家的距离感,成为用户愿意主动关注、互动的“身边人”,而“雷军=小米”的认知联想,也让品牌价值观通过个人IP实现高效传递。
在传播实践中,雷军的个人IP形成了强大的流量聚合效应。其年度演讲已成为科技界的现象级新媒体事件,从“一往无前”到“改变”,六年来每一次演讲都通过全平台直播、短视频切片、图文解读等形式实现全网扩散,2025年度演讲更是通过讲述造芯、造车、手机高端化的奋斗故事,将企业战略转化为情感共鸣的叙事,单场直播观看量超1亿人次,相关话题多次登顶微博、抖音热榜。这种以创始人IP为核心的传播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品牌宣传的获客成本,更通过个人信誉背书,快速建立起用户对小米品牌的信任与认同,为后续的产品推广与用户沉淀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小米也意识到创始人IP与品牌深度绑定的双刃剑效应,在强化雷军战略传播角色的同时,逐步推动IP矩阵多元化,让卢伟冰、王腾等高管走向前台,分别聚焦产品解读、用户运营等细分领域,形成“核心IP引领+细分IP支撑”的格局,既保留个人IP的传播优势,又降低了单一IP依赖的潜在风险。
二、全维新媒体矩阵:构建精准触达的传播网络
新媒体运营的成效,离不开覆盖广泛、定位清晰的传播矩阵。小米基于不同平台的生态特性与用户画像,构建了“核心平台主导、多元渠道互补”的全维新媒体矩阵,实现了品牌信息的多场景、精准化触达。
在核心平台布局上,小米形成了以微博、抖音为流量入口,微信生态为深度运营阵地,B站为圈层渗透载体的战略格局。微博作为小米早期新媒体运营的核心战场,已积累数千万粉丝,成为品牌重大事件发布、热点话题引爆、用户互动沟通的主阵地,新品发布、米粉节等活动通过话题运营、抽奖互动等形式,常实现亿级曝光;抖音则凭借短视频与直播的强传播属性,成为小米新品营销的核心阵地,小米手机、Redmi红米等官方账号矩阵通过产品功能演示、生活场景植入等内容吸引海量用户,2025年小米15Ultra发布期间,官方账号矩阵联袂直播,观看人次超2000万,GMV达成超7300万,高管账号累计涨粉超670万。
微信生态则承担了品牌深度价值传递与私域沉淀的功能,通过公众号发布行业洞察、企业动态、技术解析等深度内容,构建品牌专业形象;借助小程序与企业微信联动,将公域流量引流至私域社群,实现用户的精细化运营。B站作为年轻用户与科技爱好者的聚集地,小米通过科技科普、产品拆解、幕后研发故事等专业化内容,精准渗透核心圈层,建立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专业口碑。此外,小米还在小红书、快手等平台布局账号,针对女性用户、下沉市场用户等细分群体输出定制化内容,实现传播覆盖的全面性。
在矩阵运营策略上,小米坚持“平台差异化、内容协同化”原则。不同平台根据用户偏好输出适配内容:抖音侧重短视频与直播的视觉化表达,微博侧重话题互动与热点响应,微信侧重深度图文与私域运营,B站侧重专业内容与圈层互动。同时,重大营销事件通过全矩阵联动实现声量放大,如小米15Ultra的“百万夜景大片挑战”,先由抖音官方账号发起,随后扩散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形成全网联动的传播效应,相关话题累计20余个登顶抖音热榜,更溢出至站外冲上微博、小红书热榜,实现品牌声量的最大化。
三、场景化内容创新:实现价值传递与用户种草
新媒体时代的内容竞争,核心是“用户视角”的价值传递。小米摒弃传统广告的单向灌输模式,以“场景化、故事化、互动化”为核心,打造了兼具传播力与种草力的内容体系,让产品优势与品牌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触达用户。
场景化内容构建是小米新媒体内容运营的核心策略。通过将产品功能与用户生活场景深度绑定,让技术参数转化为可感知的用户价值。2025年小米15Ultra营销中,这一策略得到极致体现:针对产品强大的夜景拍摄功能,小米在洛阳龙门石窟打造“夜游龙门石窟”户外专场直播,借助5A景区的非遗表演与夜景风光,让用户直观感受产品拍摄实力,单场直播观看量超490万人次,话题 登顶抖音同城热榜;同时联合徕卡学院与各地文旅推出“小米摄影夜校”系列活动,在长沙、太原、武汉等城市开展夜拍实践,将产品功能与城市文旅、摄影教学场景结合,既深化了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又传递了品牌的人文关怀。这种场景化内容让用户从“被动接受广告”转变为“主动感受价值”,大幅提升了内容的传播效率与转化效果。
故事化叙事则成为品牌价值传递的重要载体。小米通过创始人创业故事、工程师研发故事、用户使用故事等多元叙事,构建品牌与用户的情感链接。雷军在年度演讲中讲述的造芯艰辛、与老友共渡难关的故事,将企业战略转化为有温度的情感叙事,引发用户共鸣;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米粉故事”,通过用户分享与小米产品相关的生活经历,让品牌故事更具真实性与感染力,实现“用户替品牌说话”的口碑传播效应。此外,小米还善于挖掘产品背后的技术故事,如镜头研发、系统优化等细节,展现品牌的技术实力与工匠精神,强化专业形象。
互动化内容设计则有效提升了用户参与度与粘性。小米常态化开展话题挑战、线上抽奖、用户作品征集等互动活动,如抖音 吸引数百家文旅官号与普通用户参与,累计产出海量UGC内容;微博上的新品猜价、功能投票等活动,让用户深度参与品牌营销过程。这种互动化运营不仅提升了内容传播的广度,更让用户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增强了对品牌的归属感。
四、用户共创与私域运营:构建可持续的增长生态
小米新媒体运营的核心突破,在于打破了“品牌-用户”的单向传播关系,通过用户共创与私域运营,构建了“用户参与品牌建设、品牌反哺用户价值”的良性生态,实现了用户忠诚度与品牌竞争力的同步提升。
用户共创是小米新媒体运营的核心理念,其本质是让用户从消费者转变为品牌共建者。小米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收集用户反馈,将用户建议融入产品研发与迭代过程:在微博、微信社群发起功能需求投票,邀请核心用户参与产品内测,甚至让用户参与产品命名、外观设计等环节。这种“用户说了算”的共创模式,让产品更贴合市场需求,同时让用户产生强烈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形成“我的小米我参与”的品牌文化。例如,小米MIUI系统的众多功能优化都源于用户在新媒体平台的反馈,这种共创机制成为产品持续迭代的重要动力。
私域运营则为用户共创提供了稳定的载体。小米通过新媒体矩阵将公域流量引流至微信社群、小米社区等私域渠道,构建了分层运营的社群体系:核心层为铁杆米粉,享受一对一沟通、新品优先体验等专属特权;中间层为活跃米粉,通过产品周边、专属优惠券等福利保持参与热情;外层为潜在用户,通过试驾预约、体验活动等引导逐步转化。在私域社群中,小米不仅提供产品咨询、售后保障等服务,更组织线上分享、线下聚会等活动,强化用户之间、用户与品牌之间的链接。这种分层运营模式既保障了核心用户的忠诚度,又为潜在用户提供了清晰的成长路径,形成了可持续的用户生态。
用户共创与私域运营的深度结合,带来了两大核心价值:一是口碑传播的规模化,忠诚用户成为品牌的“天然代言人”,主动在社交平台分享使用体验、维护品牌声誉,形成强大的口碑效应;二是跨品类转化的高效化,依托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小米从手机业务拓展至智能家居、汽车等多个领域时,私域用户成为跨品类消费的核心群体,实现了“一次信任,多次消费”的商业价值闭环。
五、数据驱动的迭代优化:提升运营效率与精准度
在新媒体运营中,小米始终坚持“数据驱动决策”,通过对传播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持续优化内容策略、渠道选择与运营方式,提升新媒体宣传运营的精准度与效率。
小米借助巨量云图、微信指数、微博数据中心等工具,构建了全链路数据监测体系。在内容层面,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内容的曝光量、互动率、转化效果,明确用户偏好,调整内容方向——例如发现夜景拍摄相关内容用户关注度高后,持续推出“摄影夜校”“城市夜拍”等系列内容;在渠道层面,通过对比不同平台的流量质量、转化效率,优化渠道资源分配,将核心营销资源集中于抖音、微博等高效平台;在用户层面,通过分析用户画像、行为路径,实现精准触达与个性化运营,例如针对摄影爱好者推送专业拍摄技巧,针对年轻用户推送潮流产品信息。
数据驱动的迭代优化贯穿于小米新媒体运营的全流程。在新品营销周期中,从预热期的话题测试、爆发期的流量监测,到后续的效果复盘,每一个环节都以数据为依据进行策略调整。例如2025年小米15Ultra营销中,通过监测“百万夜景大片挑战”的话题发酵数据,及时联动文旅官号与达人扩大声量;根据直播数据反馈,优化直播主题与互动形式,提升用户停留时长与转化效率。这种动态优化机制让小米的新媒体运营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持续提升运营效果。
小米新媒体运营的启示与进化
小米的新媒体宣传运营实践,本质上是一场“品牌人格化、传播精准化、用户生态化、决策数据化”的系统性变革。通过创始人IP与品牌的深度绑定,小米快速建立了品牌信任;通过全维新媒体矩阵,实现了品牌信息的广泛触达;通过场景化内容创新,让产品价值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通过用户共创与私域运营,构建了可持续的增长生态;通过数据驱动的迭代优化,保障了运营效率与效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帮助小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重塑了科技企业新媒体运营的底层逻辑。
面对新媒体生态的持续变化与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小米的新媒体运营也在不断进化——从单一创始人IP向多元IP矩阵拓展,从公域流量获取向公私域协同运营深化,从产品营销向品牌价值与文化传播升级。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小米的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新媒体运营并非简单的账号运营与内容发布,而是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将品牌战略、产品价值与新媒体特性深度融合,构建系统化、可迭代的运营体系。唯有如此,才能在数字时代的传播浪潮中,实现品牌声量与商业价值的同步增长。(欢迎投稿约稿 名人汇客厅 文涛)
编辑|刘文涛/排版|孙星星
校对|陈家栋/图/文于豆包
——访谈嘉宾征集中——
人物专访/企业访谈/欢迎投稿
新闻发布/IP打造/品牌策划/项目投资
名人汇客厅媒体矩阵
![]()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刊载此图文及视频均由受访作者或第三方平台提供,本平台是出于传递信息为目的,若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