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刚抬起来,还没对准闸机,广告先蹦出来跳舞。
![]()
![]()
去年十月,广州地铁APP的“摇一摇”广告把这句吐槽活生生演成早高峰集体社死现场。
有人因为多晃了5°,被跳转到购物页,闸机口堵成贪吃蛇,后面大叔一句“靓女你行不行”让全网共鸣,当天投诉量飙到3.2万条,直接把广州地铁送上热搜第一。
很多人以为事情到“道歉+下线广告”就完了,其实后台的拉锯才刚开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年底拉网,17款本地公共服务类APP全被拖去体检,3款硬骨头直接下架;广州地铁自己把技术底裤翻出来晒——4.6.3版本干脆阉掉陀螺仪权限,广告SDK的灵敏度从5°提到15°,关闭按钮从6mm小指甲盖扩成12mm大方块,整套操作等于给手机戴了“防甩手套”。
![]()
现在扫码,广告加载0.8秒搞定,误触率掉到千分之三,终于不再“一哆嗦就跳转”。
罚也真罚。
涉事广告代理商吃了行业首张顶格3万罚单,直接列入数字广告黑名单,两年别想接政府单。
更实在的是补贴:地铁方给去年10-11月“被跳舞”的乘客发乘车券,按跳广告次数1-10元不等,截至三月已发156万,23万人领钱,有人晒图“白嫖一周通勤”,评论区瞬间从骂街变真香。
![]()
但别高兴太早,早高峰的闸机口依旧是修罗场。
监测平台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扫码后页面劫持还有8.3秒平均停留,老年用户点错关闭的概率仍高达39%,说白了就是“字太小+手太抖”。
早晚高峰广告加载失败率14%,网一卡,二维码转圈,后面的人潮能把手机直接推到你脸上。
有程序员网友支招:把系统字体调到最大,关闭按钮会跟着变粗,亲测成功率+20%;还有人干脆关蓝牙关定位,让广告找不到北——虽然有点“自残”,但胜在管用。
![]()
更大的坑在规则空白。
现在只有广州地铁被架在火上烤,全国还有上百个城市的地铁、公交、机场APP用着同款SDK,灵敏度参数各家自己说了算。
中国广告协会去年12月出的《指引》只是行业自律,没法律牙齿,专家直接喊话:公共服务场景就该设“广告白名单”,支付前后15秒禁止任何弹窗,把“能不能跳”写进招标合同,而不是让乘客在闸机口玩手速游戏。
一句话,技术可以打补丁,监管可以补罚款,但真正的安全感得靠“默认不打扰”当底线。
![]()
下次过闸机,手机再晃,广告要是还敢蹦出来,别犹豫,直接截图+12315,补贴券说不定又能到账。
毕竟,让地铁先心疼钱包,它才会长记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