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刚退休,二婚老伴让我带孙子,我说:可以,每月6000
我今年60岁,姓李,刚从单位办了退休,本想着终于能歇歇了。
我和现在的老伴老王结婚五年了。
我们都是二婚,孩子们也都成了家。
老王这人,老实本分,对我也不错,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退休前,我就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了。
早上和姐妹们去公园跳跳舞,下午去老年大学上个书法课,晚上和他一起散散步。
这样的日子,光是想想,我都觉得很满足。
可我这清闲日子还没过上几天,麻烦就来了。
那天,老王的儿子小杰和儿媳小丽带着孙子过来看我们。
小两口一脸愁容。
饭桌上,小丽叹了口气。
“爸,妈,我下个月得回去上班了,不然工作就保不住了。”
小杰接话:“我们找了好几个保姆,贵的离谱,便宜的又不放心。”
他说着,看了看我。
我心里咯噔一下,没做声,低头默默扒着饭。
果然,吃完饭,小丽和小杰带着孩子走了,老王把我拉到沙发上。
“小李啊,你看小杰他们也挺难的。”
“你现在也退休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帮他们带带孩子吧。”
老王说得特别自然,好像这件事就该我做一样。
我放下手里的遥控器,看着他。
“老王,这不是搭把手的事。”
“带孩子是全天候的,吃喝拉撒,生病发烧,责任太大了。”
老王眉头一皱:“都是一家人,什么责任不责任的。你带了,他们不就轻松了吗?”
我沉默了一会儿,心里盘算了一下。
我不是孩子的亲奶奶,带孩子是情分,不是本分。
我刚退休,也想有自己的生活,不想下半辈子又被孩子捆住。
再说,带孩子累心累力,万一有点磕着碰着,到时候责任算谁的?
想清楚这些,我抬起头,很平静地跟老王说:“行,带孩子可以。”
老王一听,脸上立马有了笑意:“我就知道你通情达理。”
我打断他:“你先别高兴。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带孩子是个正经活儿,比上班还累。我不能白干。一个月6000块钱,一分不能少。”
老王脸上的笑一下子僵住了。
他盯着我,像不认识我一样。
“你说什么?要钱?”
“对,6000块,每个月一号准时给。”我重复了一遍。
“李秀琴!”他连名带姓地喊我,“你掉钱眼里了?我们是一家人!你跟自己家里人算账?”
他的声音很大,胸口一起一伏的。
“我怎么就跟家里人算账了?”我也来了气,“我带孩子,他们不用请保姆,省下的钱不止6000吧?我用我的时间、我的精力,换点辛苦钱,不应该吗?”
“你这是把我们当外人!”老王一拍大腿,站了起来,“我算是看透你了,你根本就没把这儿当成你的家!”
那天晚上,我们俩谁也没理谁。
他睡卧室,我睡的客房。
接下来好几天,家里跟冰窖一样。
老王见着我就把头扭到一边,我做好饭,他宁愿吃泡面也不上桌。
我知道他心里有气,但我没觉得自己做错了。
再婚家庭,很多事本来就得掰扯清楚。
用感情去绑架,最后只会伤了感情。
周末,儿子小杰自己回来了,手里没提东西,看样子是专门来找我谈话的。
老王一看见他,就拉着他到一边,指着我的鼻子,把那天的事又说了一遍。
小杰听完,走到我面前。
“李阿姨,我爸都跟我说了。”
他的表情有点复杂。
“我们是一家人,您帮我们带孩子,我们肯定感激。但是您要钱,这……是不是有点太生分了?”
我给他倒了杯水,让他坐下。
“小杰,我问你,你请个保-姆,要不要给钱?”
他愣了一下,点点头:“那肯定要。”
“那保-姆能像我一样,半夜孩子发烧了,二话不说就抱着上医院吗?保姆会天天想着法子给孩子做有营养的辅食吗?”
小杰不说话了。
我接着说:“我不是你亲妈,带孙子不是我的义务。我愿意带,是看在和你爸的夫妻情分上,也是心疼你们年轻人不容易。”
“但这不代表我的付出是廉价的,是理所当然的。”
“我要这6000块钱,不是想占你们便宜。第一,是让你们知道,我的劳动有价值。第二,这钱我也不全自己留着,孩子的奶粉、玩具、衣服,哪样不要钱?剩下的,我攒着,给自己以后看病养老,不给你们添负担。”
“小杰,阿姨已经辛苦了一辈子,也想过几天清闲日子。现在帮你带孩子,等于重新上岗,比上班还累。你们给我开‘工资’,我心里也舒坦,干活更有劲儿,不是吗?”
我说完,客厅里很安静。
小杰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老王坐在旁边,脸色变了好几次。
过了好一会儿,小杰的手机响了,是儿媳小丽打来的。
他开了免提。
“老公,你跟李阿姨谈得怎么样了?”
小杰支支吾吾的,不知道怎么说。
电话那头的小丽好像猜到了,直接说:“老公,你跟阿姨说,我们同意!6000就6000!我们在外面请人,不仅要花这些钱,还不放心。阿姨愿意带,是我们的福气,这钱我们该给!”
“阿姨带孩子辛苦,我们做小辈的,不能让她白忙活。你别听爸的,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小丽的话,清清楚楚地传过来。
小杰抬头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他爸。
老王长长地叹了口气,摆了摆手,没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正式“上岗”。
我每天尽心尽力地照顾孙子,小两口每个月准时把钱打到我卡上。
老王看着我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从一开始的板着脸,到后来也会主动搭把手,帮我给孩子冲个奶粉,洗个尿布。
有天晚上,他给我捏着肩膀。
“小李,这事……是我想得简单了。辛苦你了。”
我笑了笑,没说话。
家不是一个只讲感情的地方,也要讲点“理”。
人到晚年我才明白,特别是在再婚家庭里,亲兄弟明算账,不是感情淡了,而是为了让感情更长久。
把话说开,把规矩立好,互相尊重对方的付出,才能避免日后的埋怨和矛盾。
清晰的界限,不是隔阂,反而是对这个家最好的保护。
朋友们,你们觉得我这么做对吗?在家庭里,付出和回报应该怎么平衡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