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首页底部菜单留言栏回复“礼包” “群”
免费加入“长宽高书院“专项班级
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格局,市场波动加剧。在这种复杂环境下,投资者需要更清晰地把握不同板块的核心逻辑与机会。
本周问答将围绕近期关注度较高的有色金属板块的长期驱动力、持续调整的恒生科技指数是否仍具配置价值,以及投资美股时如何选择指数基金与主动基金这三个关键问题,提供具体分析,希望能为您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
提问1
今年有色板块表现不错,它投资逻辑是什么呢?
有色金属又称为非铁金属,是铁、猛、铬(gè)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只不过,其中的金和银属于贵金属,其价格包含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且价格由金融属性主导,所以在聊有色的时候,习惯将金、银与其他有色金属分开聊。
有色板块当中细分板块比较多,各自的逻辑不完全相同,要具体板块具体分析。
例如黄金和全球经济周期高度相关,尤其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如降息周期推动美元走弱,提升黄金的金融属性)较为敏感,当前美联储降息周期下,黄金作为美元信用替代的逻辑长期还是有比较强的支撑的。
另外,黄金是避险资产,这几年全球政治与经济不确定性叠加发酵,加大了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推动各国央行及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与印度)居民持续增持黄金。目前各国央行的黄金配置比例已达到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
数据来源:Crescat Capita;彭博社
其他大部分的有色金属都由商品属性主导,跟供需有关。
目前整体呈现出供给端收缩,需求端爆发的状况。
供给端,铜铝等工业金属的库存平均水平较低,而且供给紧张。LME铜库存降至10万吨以下(2005年以来最低),铝库存处于五年低位,而且投资市场的估值很低。但全球矿产开发周期长(比如铜矿需10年)、资源国政策收紧(印尼镍出口限制、刚果钴配额)、高品位资源枯竭等因素导致供给弹性持续弱化。
同时需求端,有色金属与科技形成共振,带来了新的增量需求。新能源车(单车铜用量为燃油车4倍)、AI数据中心(单机柜铜用量80-120公斤)等新兴领域极大的拉动了需求。
对于一些其他的战略金属,在目前的特殊环境下,受到政策的影响也比较大。例如中国对稀土、锗、镓等战略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强化供给端垄断;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推动本土锂、镍产能建设,重构全球资源供应链,等等政策博弈直接影响金属价格弹性。
具体到投资上,布局较多的有色金属指数是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指数。
![]()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5.11.7
主要是铜和铝,其次是黄金、稀土、锂等,所以会比较多的受到这些细分板块表现的影响,在投资的时候可以着重关注这些金属的情况。
![]()
提问2
恒生科技怎么了?还有未来吗?
最近恒生科技表现确实蛮差的。不过,从整个恒生科技指数历史走势看,属于正常的波动范围,不需要太过担心。如果你因此产生焦虑,建议先关掉行情软件,减少对行情的关注,否则很可能会影响你的投资行为。
另外,就要是评估一下自己的风险偏好,看是否能承受恒生科技的高波动,做好极端情况有可能腰斩的心理预期。如果没有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建议降低该品种的配置,甚至不配置。
搞清楚了这两件事,我们再来看一下,为什么这几天恒生科技跌跌不休?
影响最大的是就是美股AI板块担忧情绪传导,《大空头》原型大幅做空科技股,引发了全球市场对AI概念股高估值的担忧,这种情绪直接传导至港股科技板块。
同时,市场对部分科技巨头业绩增长放缓的担忧依然存在,在缺乏强劲利好刺激的情况下,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更容易放大外部利空的影响。
另外,大家都知道,港股市场受国际资金流动影响显著。当前外资出于多种考量趋向谨慎(部分资金流向日韩市场),而年内涨幅可观使得年底机构有动力锁定收益,进行仓位调整。这些因素导致了短期内卖压较重,而承接资金不足。
外加恒生科技10.2号以来,一直跌跌不休,处于下降通道,被20日均线压制,投资者信心不足,这些因素叠加,导致恒生科技走势偏弱。
对于恒生科技是否有未来,咱们之前一直念叨,十五五规划科技是重头戏,目前市场主线依然是科技板块,当前指数的低估值也为其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
![]()
(2025.11.6 数据来源:理性仁)
目前PE滚动市盈率为23.6,近五年分位点为34.6,说明过去5年,大部分时间比现在的估值要高,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依然有配置的空间。
当然,这个配置,不是指让你全仓买入恒生科技,而是作为资产配置中的卫星资产,仓位尽量控制在20%以内,控制仓位的目的,刚刚也说了,就是恒科波动太大,只能通过控制仓位,平滑持仓的波动,这样才能安心持有,长坡厚雪。
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相关基金,可后台发送“科技”添加小助理获得完整基金名单。
【操作步骤:好买研习社主页—点击消息栏—进入底部菜单栏(如下图)】。
![]()
提问3
想投美股,买指数基金还是买主动基金好?
美股ETF和ETF联接基金紧密跟踪特定指数(比如标普500、纳指100、纳指科技),获得市场平均回报,费率比较低,管理费在0.5%左右。主动基金力图战胜市场,获取超额收益,一般费率较高,管理费往往超过1%。
不过,在美股市场跑赢指数并非易事。美股作为成熟市场,信息消化迅速,所以通过主动选股持续获取超额收益很困难。尤其在市场由少数科技龙头股驱动上涨时,主动基金如果没有重仓科技,就容易跑输指数。
历史数据显示,能长期持续跑赢美股指数的主动基金其实是少数,并且时间拉得越长,跑赢的比例往往越低。根据兴业证券的研究,以标普1500指数为基准,5/10/15年跑赢标普1500的比例只有14.09%/9.92%/6.58%。
![]()
来源:兴业证券
所以在美国,主动投资的规模是持续收缩的,ETF持续扩张。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的数据,截至2025年9月,美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总资产规模已达到12.64万亿美元,去年9月还是9.97万亿。
我统计了全市场五只成立时间较长(五年以上),投向美股市值占基金资产70%以上,并且偏科技成长类的QDII基金。虽然近一年的时间里不少基金能够跑赢纳指100ETF,但拉长时间到5年的维度来看,都没有跑赢指数,而且其中4只的最大回撤都要高于纳指100ETF。
![]()
所以,对于大多数追求省心、低成本并获得市场平均回报的投资者而言,投资美股选择指数基金就好了,无需费力挑选基金经理。可以以1:1的比例投纳斯达克100和标普500,保持均衡性的同时,略超配科技主线。
另外需要提醒,当下美股市场正面临降息路径不确定、部分AI股估值过高、美国政府停摆等风险,资金本身的止盈压力也比较重,不建议大幅追高加仓。当前可以标配持有或定投的。仓位重,尤其是科技板块仓位重的朋友,可以适当止盈,做做再平衡。
基金产品专项班
11月24日,开课啦!
群内设为基金定投、止盈止损、资配等专业课程,并分享每日盘面市场资讯、海外市场跟踪、还可参与群内互动答疑服务,长按海报中二维码加入我们。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特别提醒,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存在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版权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好买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发表、传播、改编、汇编或引用本文内容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
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将本文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对于本文可能涉及的观点、报告、解读、推测、市场资讯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公司观点,请务必审慎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