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各市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都出来了,对于湖北来说,既有好消息,又有不好消息,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好消息居多。湖北全省以全国排名第二,主要经济大中名义经济增速第一的,也就是5.67%的成绩,进一步在实现超豫赶川的目标。然后就湖北省内主要城市中,武汉继续稳在全国第9的位置。宜昌排在全国第50名位置,宜昌经济的名义增速高达8.52%。襄阳排在全国第55名位置,襄阳经济前三季度的名义增速只有2.27%。要知道襄阳在2024年的经济排名是全国第50名。襄阳前三季度这么低的名义经济增速,决定了2025年全年的话,襄阳经济大概率退出全国前50强;排名第4的荆州,在最近20多年时间第一次进入全国百强,荆州经济的名义增速也达到了7.1%,在2024年的时候,荆州离全国百强市只差临门一脚,排在第101位。如今荆州在2025年前三季度有这么高的名义经济增速,将决定了2025年荆州将第一次入列国内百强城市,使得湖北百强市数量从以前经常性3座,上升到4座。未来几年,排在湖北第5和第六的孝感和黄冈,也将大概率入列国内百强市。但是在全国50强城市中,湖北想同时拥有3座50强城市,对于湖北来说,确实是太难了。为何这么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
那么湖北有没有可能实现在全国50强城市中,拥有3座城市呢?答案是有,那就是2024年的时候,武汉、襄阳、宜昌同时入列国内百强城市,其中武汉排在第9位,宜昌第48位,襄阳第50位。宜昌在前几年,由于其化工产业的转型和调整,经济增速慢了几年,如今宜昌再次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而对于襄阳来说,最近两年陷入到经济增长的慢速,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襄阳的支柱产业传统汽车产业也在逐步调整。所以襄阳在最近两年大概率会暂时离别全国50强城市。当然这是站在各自城市角度的微观分析。
然后从宏观上来说,过去20年时间,湖北经济发展励精图治,从全国排名10名开外的位置,上升到如今的全国第7。赶超了好几个省市,并且湖北在人均GDP方面做到了中西部地区第1的位置,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要知道在全国11个5000万人口大省中,湖北人口总量仅仅多于广西。湖北人口劣势的短板比较明显。就湖北的总体资源来说,总是有一定的定数,现在就像一个跷跷板的结构,就湖北排名前6的城市来说,湖北最为理想的城市群崛起战略应该是这样的。武汉在力保全国经济第9城的同时,继续保有赶超杭州和成都的希望,能超过成杭二市最好,如此武汉就可以进一步提档进位到全国经济第7城的位置,然后武汉再往上冲击北上广深渝苏的位置就很难了;而襄阳和宜昌最好能双双稳在全国50强城市内,在45强之内是最保险的,但是襄阳和宜昌在全国50强内,遇到的基本上就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强市了。以及像中西部地区榆林、鄂尔多斯这样的顶级能源大市,以及向太原、南宁等这样的省会城市。襄阳、宜昌和它们竞争,确实是太难了;同时湖北依然要确保荆州、孝感和宜昌入列国内百强城市。如此实现湖北拥有6座全国百强城市。这就是湖北的6座城市的3个等级的3个想要,如果能实现这样的规划,当然比较美好。
但是现实是这样的,就目前湖北经济的发展潜力来说,湖北想实现头部6座城市的3个想要,那么就决定了湖北必须要有经济总量明显超过四川和河南的体量才行,也就是说按照2024年的各省经济总量来看,湖北需要最起码7万亿经济体量,才能够确保武汉超过成都、杭州,成为国内经济第7城;襄阳和宜昌继续保持在国内50强内,荆州、黄冈和孝感继续都入列全国百强市。但是这对湖北来说确实太难了。即便是湖北未来几年能够在经济总量上超过川豫,上升到全国第5的位置,但是湖北顶多领先川豫二省1000亿到2000亿的总量水平,湖北很难拉开与川渝的经济总量差距。那么既然如此湖北想同时拥有3座50强城市,又想实现省内的相对均衡发展,是不是就比较难了?说到底,湖北各大城市在未来与其它城市的大城竞争中的最大的短板还是人口。在全国11个5000万人口大省之中,湖北以排名第10的人口大省的位置,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河北、湖南、安徽,上升到全国第7位置,未来还有可能略超河南和四川,上升到全国第5的位置,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