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加坡前总理:中国已经老了,印度还很年轻,超越中国是迟早的事

0
分享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追梦人

编辑 |追梦人

前言

2025年深秋,在伦敦查塔姆研究所的高级对话会上,新加坡前总理、现任国务资政李显龙当着一众西方政要和学者的面,抛出了一个足以引爆舆论的观点。

印度的经济增长势头不会停,它足够年轻,未来赶上甚至超越中国,并非不可能。



几乎在同一时间,华盛顿IMF总部的演讲台上,新加坡新任总统尚达曼对着全球财经大佬发声,话里话外劝中国放弃自给自足的路线,重新拥抱与西方的相互依存。

一个捧印度、一个“劝”中国,新加坡这波操作堪称“左右开弓”。



要知道新加坡国土面积还不如中国一个县城大,人口刚过600万,却能在大国之间游刃有余,甚至敢对中美这两个超级大国指手画脚,它的底气到底来自哪里?

而被李显龙寄予厚望的印度,真的能如他所言,接过中国的“增长火炬”吗?



印度还很“年轻”?

先说说李显龙口中的“核心优势”——年轻,他给出的数据很直观:印度人口年龄中位数只有28岁,而中国已经达到39岁。

单看这个数字,印度的劳动力储备确实让人羡慕,毕竟年轻意味着更充足的劳动力、更旺盛的消费需求,还有更多创新的可能。

但稍微懂点经济的人都知道,人口红利从来不是“人多就管用”的免费午餐,它更像是一颗需要精心培育才能结果的种子,缺了阳光、雨露和土壤,再饱满也只能烂在地里。



印度现在的处境,恰恰就是“有种子却没好土壤”。

根据2025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印度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虽然超过8亿,但真正实现正规就业的还不到45%,剩下的要么挤在没保障的非正式岗位,要么干脆处于失业状态。

更关键的是,印度的技能培训覆盖率低得惊人,只有不到20%的年轻劳动力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而中国的这一比例早就超过了80%。

这意味着印度的年轻人口中,很多人只能从事低端体力劳动,根本无法支撑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再看看后发国家崛起的必经之路,日本、韩国还有中国,无一不是靠着四项核心优势才闯出来的:持续稳定的政策、活跃的创新创业生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以及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可这四点,印度几乎全是短板!政策上,印度政党轮替频繁,很多规划刚实施一半就被推翻,就拿制造业来说,莫迪政府喊了多年“印度制造”,但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创新创业方面,印度虽然有不少互联网公司,但核心技术大多依赖进口,真正能落地的硬核创新少得可怜。



产业链融入方面,2019年印度临阵退出RCEP,错失了与东盟、中日韩等经济体深度绑定的机会。

2025年RCEP吉隆坡会议上,印度虽然派了观察员,但至今仍没明确重返意向,相当于主动把自己排除在全球最活跃的贸易圈之外。

基础设施就更不用提了,印度的公路密度还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港口效率全球排名百名开外,货物清关有时要等上几周,这样的基建水平,怎么承接产业转移、怎么提高生产效率?



有意思的是,李显龙作为资深政治家,不可能看不到这些问题。

就连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当年都说过,中印国情天差地别,简单对比毫无意义。

那他为什么还要在国际场合高调“捧印”?答案其实藏在新加坡的“生存焦虑”里。



新加坡的“生存焦虑”

新加坡最害怕的就是区域内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它原本的算盘是,通过RCEP构建一个“中国、印度、澳新、东盟”相互制衡的平衡格局,自己则可以在中间充当“枢纽”,坐收渔利。

可印度2019年的退出,直接打乱了这个计划,没有了印度的制衡,中国在RCEP中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稳定支点”。

这对于靠贸易和金融吃饭的新加坡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一旦区域格局失衡,它的“左右逢源”就没了空间。



所以李显龙捧印度,本质上是一场“战略喊话”,他想通过肯定印度的潜力,鼓励印度更积极地参与区域事务,哪怕不能马上重返RCEP,也能起到稀释中国影响力的作用。

这样一来新加坡就能在中美印三角关系中,找到更多的战略支点,继续维持它在大国之间的“套利空间”。

如果说李显龙的“捧印”是为了区域制衡,那尚达曼劝中国“放弃自给自足”,就完全是出于新加坡的生存本能了。



新加坡的命根子是什么?是马六甲海峡。

作为扼守全球最繁忙航道的岛国,新加坡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全球贸易。

每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货轮中,60%都是为中国运输物资,从石油、天然气到各种商品,中国是这条航道最核心的使用者。



而中国近年来一直在推动“自主可控”和“内循环”,在粮食、能源、科技等关键领域不断突破。

202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芯片自给率已经提升到30%,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更是实现了全球领先。

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但对于新加坡来说,却是动摇国本的风险。

一旦中国在关键领域实现高度自给自足,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度就会大幅降低,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货轮数量可能会减少,新加坡的枢纽地位和经济红利自然会被削弱。



更讽刺的是,新加坡自己恰恰是“自给自足”的模范生,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早就把“战略自主”刻进了骨子里。

粮食储备够全国吃180天,淡水供应通过海水淡化、储水设施实现90%自给,就连港口的核心技术、金融系统的安全防护,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它要求中国“相互依存”,自己却在生存命脉上绝不依赖他人,这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说到底还是小国的“生存智慧”。



新加坡之所以敢这么“双标”,底气还来自它的地缘定位,自李光耀时代起,新加坡就主动加入英联邦,依附美西方的军事保护,成为了美西方在东南亚的“代言人”。

靠着这种“附庸”身份,新加坡一边享受着大国博弈的红利,一边靠着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发展成了全球金融和贸易中心。

可随着中国的崛起、美西方影响力的相对衰弱,新加坡的“舒适区”被打破了。



它担心美西方衰弱后,自己失去“保护伞”;担心中国统一后,它再也无法在台湾问题上“捞好处”;更担心区域格局失衡后,它的“左右逢源”变成“左右为难”。

这种深层次的焦虑,让新加坡的政客们不得不频繁发声,一边“捧印”敲打中国,一边“劝中”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新加坡华人的态度,更让这种博弈多了一层复杂的色彩,很多人以为新加坡华裔居多,会对中国更亲近,但事实恰恰相反。



印度真的能追上中国吗?

在李光耀父子几十年的“去中国化”教育下,新加坡华人的国民认同早已与中国无关,甚至因为长期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对中国带有一种莫名的歧视。

他们虽然长着华人面孔,但骨子里是“新加坡人”,维护的是新加坡的利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李显龙作为华裔,会公开“押注”印度,而不是站在中国这边。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印度真能追上中国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年轻从来不是发展的“万能钥匙”,中国的崛起也不是靠“人口年轻”这么简单。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加入WTO后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再到如今在科技、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全面突破,中国走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也积累了印度难以复制的优势。

印度要想追上中国,要解决政策连贯性的问题,不能再让规划“半途而废”;要加大教育和技能培训投入,把庞大的人口转化为高素质的劳动力。

还要放下保护主义的执念,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而不是躲在“温室”里怕被冲击。

花大力气改善基础设施,让物流、能源、通信不再成为发展的瓶颈。可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堪称“硬骨头”,印度短期内根本无法解决。



而对于中国来说,新加坡的“双重发难”,恰恰是大国崛起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挑战。

中方不需要被李显龙的“捧印”话术裹挟,也不必对尚达曼的“劝说”过度敏感。

中国走自主可控的道路,是基于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要在开放合作中掌握主动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甲联赛落幕!诞生4个赢家,3个输家!铜梁龙、广州豹位列其中

中甲联赛落幕!诞生4个赢家,3个输家!铜梁龙、广州豹位列其中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08 16:56:15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吃瓜局
2025-11-07 14:15:39
我滴个娘耶李宇春呀李宇春你这是又穿的啥衣服呢

我滴个娘耶李宇春呀李宇春你这是又穿的啥衣服呢

科学发掘
2025-11-08 15:16:36
马斯克霸气回应特朗普:搞政治我不行,搞商业和科技你不行

马斯克霸气回应特朗普:搞政治我不行,搞商业和科技你不行

新浪财经
2025-11-08 14:33:35
神舟22可能要提前发射?神舟20号受撞击推迟返回,是什么情况?

神舟22可能要提前发射?神舟20号受撞击推迟返回,是什么情况?

北纬的咖啡豆
2025-11-08 07:33:40
6499元,华为新机官宣:11月28日,正式开售

6499元,华为新机官宣:11月28日,正式开售

科技堡垒
2025-11-08 11:41:23
世界上最安全的两个国家,一个谁也打不过,一个谁也不敢打。

世界上最安全的两个国家,一个谁也打不过,一个谁也不敢打。

百态人间
2025-10-29 15:27:08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8 15:09:21
特朗普对委内瑞拉下了最后通牒,中方表态,若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特朗普对委内瑞拉下了最后通牒,中方表态,若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笔尖视界
2025-11-08 12:15:14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许家印干的最虎的一件事就是填海造陆,花费上千亿搞个海南海花岛

探史
2025-11-04 18:54:50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小米汽车99.4%保值率遭打脸:二手市场无人问津,谁都不敢接

小米汽车99.4%保值率遭打脸:二手市场无人问津,谁都不敢接

麦小柒
2025-11-06 20:40:23
东风就位!神舟二十号3人乘组整装回家,神二十二1人将驻留超1年

东风就位!神舟二十号3人乘组整装回家,神二十二1人将驻留超1年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8 02:56:22
水洗貂皮退货后续:买家宝妈被堵小区,商家起诉,女老板口碑暴涨

水洗貂皮退货后续:买家宝妈被堵小区,商家起诉,女老板口碑暴涨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6 18:49:11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公子麦少
2025-11-08 16:20:48
外交部:中方欢迎艾德外交大臣来访

外交部:中方欢迎艾德外交大臣来访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7 15:51:04
湖南省人医17分钟视频风波,女主火辣、男主儒雅,官方发最新通报

湖南省人医17分钟视频风波,女主火辣、男主儒雅,官方发最新通报

鋭娱之乐
2025-11-06 17:08:50
北京卫戍区从兵团级降格为正军级后,从未配备副大军区级

北京卫戍区从兵团级降格为正军级后,从未配备副大军区级

起喜电影
2025-11-08 11:30:31
陪睡陪玩只是表象,王晶怒揭霍家秘辛,震惊娱乐圈

陪睡陪玩只是表象,王晶怒揭霍家秘辛,震惊娱乐圈

冷紫葉
2025-11-07 14:57:29
郭台铭彻底翻盘!大陆市场竟迎来颠覆性转折!

郭台铭彻底翻盘!大陆市场竟迎来颠覆性转折!

舞指飞扬
2025-11-08 09:11:02
2025-11-08 20:00:49
今日美食分享
今日美食分享
看不同电影 品百味人生
426文章数 74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全网最像夫妻"被喊话测DNA 妻子:做过婚检 越长越像

头条要闻

"全网最像夫妻"被喊话测DNA 妻子:做过婚检 越长越像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本地
数码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大部分父母都容易“踩坑”:你越优秀,为啥孩子的心理压力越大?

旅游要闻

万盏LED点亮伦敦夜空!摄政街天使彩灯,藏着欧洲最暖的圣诞浪漫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Abxylute 3D One掌机规格确认,本月开启众筹

军事要闻

福建舰更多细节公布 一组动图全方位看清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