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庄子》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真正好的关系,要有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和分寸感。
因为离得太近,就如洞若观火,一目了然,则失了美感。
倘若离得太远,就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又显得生分。
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莫过于:三寸,三尺,三丈。
![]()
说话留三寸
曾国藩说:“独处守心,群处守口。”
人人都有一张嘴,说话是本能,会说话才是本事。
为人的智慧,处世的情商,往往就体现在说话的分寸感上。
说话留三寸,看破不说破,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自我的修行。
著名思想家章太炎,当初从东北逃难到江南,生活窘迫。
不巧的是,他的侄子此时也因法租界一处房产问题纠纷不休。
对方有钱有势,不得已章太炎只好拉下脸面请好友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不仅出手帮他侄子解决问题,还亲自前往苏州探望章太炎。
见面后,杜月笙也只细说了如何解决的问题,丝毫没有谈及对方经济的困顿。
临走前,却悄悄将一张两千块的支票放在茶杯底下,才不动声色出了门。
既为朋友雪中送炭,接济了他的生活,又贴心地保全了朋友的颜面。
让对方没有被施舍的窘迫感,相处起来舒心自然,友情也因此愈发深厚。
《小窗幽记》中讲:“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
话不说尽留三寸,并非圆滑世故,而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这也是让彼此都舒服的处世境界,是人生阅历和涵养的彰显。
保持善良,理性开口,适时沉默,把握尺度,才能愉悦自己,温暖他人。
![]()
遇事让三尺
常言道:“话到嘴边留半句,事从理上让三分。”
人和人相处,说话要适可而止,遇事也要懂得礼让三尺。
如果只顾自己的好处,这样的人际关系,绝不会稳固长久。
让,才是一种谦逊,一种远见,人和人的默契和友谊也由此而生。
清朝时,40岁的张英入职南书房,成了康熙身边的大红人。
如此一来,张氏一族就成了老家桐城当地的第一显贵之家。
但没想到,邻居吴家却因重建屋舍的三尺之地和张家闹上公堂。
张家并不跋扈,但土地问题却秉持着国人自古以来的“寸土不让”。
于是,两家人争执不休,张家人就传信向远在京城的张英求助。
张英见信后,回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最后,张家人主动退让三尺,邻居吴家见状,也让出三尺。
土地纷争不仅顺利解决,两家人也因此尽释前嫌,和睦相处。
朝廷还特赐一座“礼让”牌坊,这便是千古流芳的“六尺巷”。
《格言联璧》有言:“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
和人相处,处处争抢只会让人生厌,目中无人只会让人疏远。
事在人为,情靠人建,互退一步,互让三尺,才能体面,才能走远。
感情是相互的,对人让步,就是给自己留路,也更能相处舒服,交往安心。
![]()
待人远三丈
复旦大学讲师陈果说:“人和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
没有距离感的关系,就是一场灾难,既困扰了自己,也难为了他人。
亲而有间,保持距离,是关系的留白,更是相处成全和守望的智慧。
待人远三丈,不刻意疏远,不强求亲近,才能相处不累,久处不厌。
纪录片《四个春天》中,导演陆庆屹的父母相伴五十余年,感情甚笃。
他们经常会一起散步,一起爬山,一起做饭,一起种花。
母亲兴致起来想唱歌跳舞,父亲就拉二胡为她伴奏;母亲突发奇想要养蜜蜂,两人就一起淘宝买蜂箱研究。
然而更多时候,他们都会待在独属于自己的空间里,互不干扰。
母亲烤起腊肠,父亲看着归巢的燕子赞叹;母亲缝补衣服,父亲在隔壁房间唱歌;母亲侍弄花草,父亲拿起相机拍摄,鼓捣视频剪辑......
两人即使是至亲夫妻,但仍彼此独立,各自保持着宽阔舒适的距离。
如此,方能相濡以沫,慢慢从青丝走到白发,关系一直和谐且美好。
毕淑敏也说:“亲近地保持距离,或许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
待人远三丈,有分寸有距离,不是没有人情味,更不是冷漠相对。
而是不贸然打扰、不轻易干涉和不随意评价对方的生活,相互尊重。
越是亲密的关系,越需要亲而有间,密而有疏,才能岁月静好,彼此相安。
古语有云:“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
最舒服的关系,贵在远近相安,浓淡相宜,舒适自在。
如此,才能既有乍见之欢的惊喜,也有久处不厌的暖心。
说话留三寸,看破不说破;遇事让三尺,容人也容事;待人远三丈,有亲亦有距。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 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 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在进退有度的相处中,随心所欲不逾矩,必将收获细水长流的关系和深厚长久的感情!
本文作者:国学生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