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稻花香里说丰年”照进现实 三亚育才青法村议事台奏响乡村和美曲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海南频道


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青法村。 人民网记者 孟凡盛摄

人民网三亚11月7日电 (记者 毛雷、孟凡盛)“这应该是风景最好的‘会议室’。”站在“稻田原野议事台”,望着旁边即将收获的稻田和一片片绿水青山,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青法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嘉鑫笑着说。

之所以叫“稻田原野议事台”,因为它确实是在一片风景优美的稻田旁,一棵大树的树冠成为天然的“天花板”。

“这里没有会议桌,也没有会议文件,只需搬来几把椅子,再邀上村子里的乡亲,一个属于村民自己的议事平台,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搭建了起来。党员、村干部和群众围坐一圈,聊的是家长里短,议的是村里的大事小情。”李嘉鑫说。


位于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青法村,风景优美的稻田。 人民网记者 孟凡盛摄

据介绍,“稻田原野议事台”就是想结合农村生活特点,把基层党建工作从室内拓展到田间地头,打造独具农村特色的党建阵地和党建品牌,更加密切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服务群众。它不仅是农村党员和村民传播先进文化、化解基层矛盾、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更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氛围中,成长为“群众议事的开放平台”“民情收集的温馨窗口”和“乡风文明的生动讲堂”。

夜幕降临,青法村入村主干道的路灯一盏盏亮起,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道路两旁,灯光照起来亮堂堂的,晚归的村民也不急着往家赶了,村民饭后也能顺着道路散散步。“以前没有路灯,我都不敢一个人出门,有时候晚上骑车,对面来人开远光灯,照得什么也看不清,现在有路灯就好多了,晚上出门也方便了。”村民黎习梅高兴地说。

青法村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以前每到晚上,除去各家门户前的灯光,村庄道路上都是一片漆黑,即使是入村主干道也没有亮光,山路急弯多,蛇虫也比较多,村民晚上出行都十分不便。

路灯怎么亮?大家来商量。一场解决路灯问题的讨论会,在“稻田原野议事台”召开。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以及村民代表积极商议解决办法,最终决定通过争取各方资金给村里安装路灯。


村民在“稻田原野议事台”开会。 受访者供图

经过各方努力,最终由三亚市财政局出资15万元,育才生态区管理委员会出资10万元,海南省交通规费稽局三亚分局出资5万元,共计30万元用于亮化工程,随后结合村庄路况实际和村民出行习惯,因地制宜,规划具体路灯点位设置,最终在村内主干道及重点区域修建安装了120盏太阳能路灯,涵盖6个自然村9个村小组,白天路灯能自动蓄电,晚上自动亮起,既安全又环保。

这一盏盏路灯,不仅照亮了村民出行的“平安路”,也照亮了村民生活的“幸福路”,更照亮了青法村发展的“振兴路”。

路灯亮起来,只是“稻田原野议事台”成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青法村不断充实“稻田原野议事台”党建品牌的内涵,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实施网格化管理、实施党员积分制和村民积分制管理、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新乡贤”参与的基层协商议事机制等举措,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获得2021年度三亚市优秀基层党组织、2021年度海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1年度三亚市文明单位、2022年度海南省“无疫村”、2023年“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3-2025年海南省卫生村等荣誉”。

“在这里,政策宣讲变得通俗易懂,更接地气;群众意见能够不用瞻前顾后,更加畅通;乡村治理充满人情味,更有温度。”李嘉鑫说,在翻滚的金色稻浪之间,这个田间议事台不仅议出了民心所向、议出了乡村和谐,更议出了青法村幸福生活的新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5379文章数 560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