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员工被砍半薪、甚至要写检讨才能保住工作,一边是董事长高调捐出1亿元——匹克体育这波操作,把“魔幻”两个字写在了企业管理的教科书上。
作为福建泉州的老牌运动品牌,匹克曾靠着篮球鞋打开市场,是不少人学生时代的“性价比之选”。但最近它的处境,却让网友看得一头雾水:产品销售遇冷,先对自家员工“开刀”,直接砍掉50%薪资;可转头就在慈善活动上捐出1亿,举着大额支票站在聚光灯下接受掌声。
![]()
这反差感,戳中了无数打工人的痛点:员工拿着腰斩的工资凑生活费,企业却用真金白银换“慈善家”的名头,到底是“对外装大方,对内死抠门”,还是另有隐情?
更让员工心寒的是后续操作:拒绝降薪的人被要求写检讨,否则就面临“优化”——本该共渡难关的企业和员工,活成了“我在淋雨,你却拿我的伞去撑场面”的荒诞戏码。
其实企业遇到经营压力,合理调整薪资并非不能理解,但“降薪+逼检讨”的强硬姿态,再配上“豪捐1亿”的高调营销,实在太伤人心:员工是陪企业走过低谷的“自己人”,慈善是回馈社会的善意,可当善意要靠牺牲员工生计来撑场面,这份“体面”就变了味。
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连自家员工都顾不好,捐再多钱也像在演独角戏”。企业的口碑从来不是靠一张捐款支票堆出来的,而是藏在对员工的温度里——毕竟,连身边人都暖不了的企业,再华丽的慈善包装,也遮不住骨子里的冷漠。
你怎么看匹克这波“降薪捐钱”操作?企业遇到困难,该先保员工还是先顾名声?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