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除了张瑞敏,谁还能让海尔变得更快?

0
分享至


2021年,张瑞敏卸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时,海尔集团曾用四句话,高度总结了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所做的贡献:

一是,打造了一家全球化的企业;二是,创立了一个世界级品牌;三是,首创了一个引领的商业模式;四是,缔造了一种创客文化。

其中,创客文化与商业模式,共同指向“人单合一”模式,这几乎构建了张瑞敏管理哲学与商业遗产的核心。

2005年,张瑞敏提出“人单合一”,“人”是指员工,“单”则是指用户需求,“人单合一”是要让每个员工都找到自己的用户。


那么,具体如何执行?一个极具魄力又稍显残酷的案例是,2012年,海尔集团开启了网络化战略,一举打破了科层制组织,裁掉了1万多名中间管理层。这些人,要么到下面内部创业,要么离开。由此,海尔将只有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创客”。


这种类似如今超级个体与原子化作战的商业模式,彼时,在海尔内部孕育了大量的小规模团队密集作战,创业氛围浓厚。

从“砸冰箱”到“砸组织”,张瑞敏的商业哲学,也让海尔特定时期克服了一定的“大公司病”,形成了较强战斗力,生态形成自我驱动,公司开始二次成长。

只不过,一个成熟稳定的商业模式引发的不单单有成功的沿袭,事情的另一面,则也会随着时间运转,逐渐暴露出意向之外的难题。

作为海尔集团重要上市子公司,海尔智家撑起了海尔集团重要营收。只是,海尔智家或许随着如黄金般“人单合一”信条的深入肌理,原先那些本意为创新、解放生产力的创客小团体,随着时间推移,产生了更厚的界壁,内部沟通协同变得不易,难免形成损耗,影响了内部效率。


2021年底,现如今的海尔智家一把手李华刚,就在某访谈节目特别提到,企业内部效率至上。李华刚强调,不能用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应该要用数字化对企业流程进行重构,调动员工积极性。

时过境迁。这位在海尔系内运转数十年、具有相当一线经验的老海尔人,曾被不少员工寄予“变革者”的厚望,可李华刚接手海尔智家这几年后,他的表现也与公司整体表现趋同,显得较为平平无奇,更多如同一个本本分分的守成之主。

只不过,从目前财务表现来看,海尔智家内部运转效率距离期望中“质的飞跃”,仍有一定距离:当下,这家庞大的白电企业,或许仍等待一场触及根本的变革。

一、繁荣的余波

相较美的、格力,海尔智家的白电产品体系更为宽广,国补下放时也能承接更多红利。


这直接反映在海尔智家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中:三季度,海尔智家营收775.6亿,同比增长9.51%,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2340.54亿,同比增长9.98%。

聚焦到国内市场,前三季度,海尔智家在中国区收入累计增长9.5%,第三季度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长10.8%。


这样的表现已超过行业大盘增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家电行业(不含3C)零售额1988亿元,同比下滑3.2%。其中,第三季度,行业白电出现的较大幅度下滑,整体拖累了行业前三季度表现。

只是盛宴难续。

2024年至今掀起的国补,本质上为一种短期消费前置,已经很大程度透支了2025年下半年乃至更长周期里国内白电消费潜力。并且,随着今年9月底,财政部已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至此,2025年3000亿元资金已全部下达。

这意味着,持续近两年的国补消费刺激将暂时告一段落。在此基础上,刚刚过去三季度,地域财政与消费群体差异性,已经让不少地区的国补难以全面惠及:一边是国补有限、消费者“抢”国补,一边是消费透支、消费者“买不动”,这一波消费的复杂状况,也直接引发一个现实命题。

那就是,短期消费不再是下一阶段拉动白电增长的主旋律,那么,当以往增长的势能消失,势必将引发海尔智家等白电企业未来的业绩回调。

事实上,资本市场对海尔智家已经表现出一种审慎的态度:今年十月底,海尔智家市盈率从年初约15倍下降至10月底约11.9 倍,并且,该公司市净率维持在1.99 倍,来到了近五年低位。

当理性重新占据大脑,政策驱动下的短期购物狂欢,也不再会是拉起海尔智家营收增长的核心动能。


如果没有国补的天降神兵,这些年李华刚执掌下的海尔智家其实是表现平平、持续下降的:2021到2024年上半年,海尔智家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116.2亿、1218.6亿、1316.3亿、1356.2亿,同比增长分别16.6%、9.2%、8%、3%。

从这点上说,国补两年,让消费品市场按下了快进键的同时,也让被补贴惠泽颇深的海尔智家等白电巨头,掩盖了长期增长的问题。

2025年,海尔集团“一把手”周云杰就高调提出,要求海尔系全员拥抱AI,并展开了集团全面的组织变革,锐意进取,绝不躺在功劳簿上。

作为海尔集团家电基本盘,海尔智家董事长李华刚的表率作用尤为关键。可从当下看来,海尔智家转型并非一朝一夕,船大难掉头是客观挑战。并且,要实现公司业务模式深化与组织机制变革,并全面拥抱数字化与AI前,如何解决内部效率,更是关键所在。

二、什么让海尔智家变慢?

一家企业在一步步壮大历程中,往往很难避免因管理机制僵化、组织结构复杂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其症状包括机构臃肿、决策迟缓、官僚主义盛行、部门协作困难以及市场反应迟钝等等。

以上种种弊端,则共同构建了“大公司病”。其中,该问题一个显著外化就是,企业的运营效率变低,相较同行,自身得投入更多成本才能获取到近似的利润。

国内白电御三家中,海尔智家财务侧鲜明特点之一,就是盈利效率,多年来始终为三家最低。并且,在毛利率表现趋近前提下,海尔智家往往需要在成本侧投入更多,才能实现趋近的利润体现。

仅看海尔智家的表面,该公司拥有多个核心品牌矩阵+品牌高端化落子+出海规模效应等优势加持,相较美的与格力,本该具备更强的盈利效率,可现实情况不是这样。

放眼2025年前三季度,美的、格力、海尔智家营收分别为3647.16亿、1376.54亿、2340.54亿,净利润分别为378.88亿、214.61亿、173.73亿,三家净利润率分别为10.39%、15.59%、7.42%,海尔智家再度垫底。

今年三季度,格力电器遭遇了营收与利润几乎是灾难性的“双杀”,后续该公司市场大概率会被美的与海尔进一步倾轧,不过就现阶段来看,格力电器盈利表现、成本控制仍处三家前列。

并且,2025年前三季度,白电御三家毛利率表现都在25%以上,差距较小。由此也意味着,海尔智家的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相对低下,直接导致公司盈利能力的落后。

关键点之一是销售费用的把控上。

李华刚正式接任海尔智家一把手前,其“前任”梁海山从2013年开始曾担任海尔智家董事长九年时间,任上公司销售费用率控制难言优秀。到了2022年,海尔智家销售费用率高达15.9%,2021年更是超过16%。

2021年至2023年,海尔智家销售费率分别为16.06%、15.85%、15.67%,同一时期,美的、格力销售费率则一直在10% 以下。到了2024年,海尔智家销售费率出现了一定优化,来到12%左右,不过相较美的9%、格力5%还有一定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海尔智家相对另外两家近些年聘用了更大比例的销售。数据显示,2024年海尔智家员工总数122733人,销售人员就高达19848人,占比约16.2%。同一时期,美的与格力销售人员占比仅为7%与2.9%。

什么造成了海尔智家成本支出居高不下?销售侧原因之一,或许就在于海尔智家沿袭了张瑞敏早些年的创客模式后,内部团队众多,由此形成了更为宽广的产品线,可这也直接导致品牌众多,难免各自为战,很难不出现内部损耗。并且,销售与营销也不得不投入更多人员与成本。

从这点上说,当一家企业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始终超过同行水平,或许也直接说明一个问题,即企业运营效率较低,这或许也与公司的管理能力相挂钩。

另一个较为影响海尔智家盈利表现的,则是公司海外核心市场的北美,已经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停滞。

2025年前三季度,海尔智家整体毛利率27.2%,同比上升0.1%,国内市场的毛利率同比提升,可没有提到海外市场毛利率表现。不过,综合以往表现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海尔智家海外市场毛利率或许为走低的。

其中关键,就在于北美市场基本盘的疲软。本世纪初,海尔在美建设工厂一路发展到现在,已经在美国市场实现白电产品全链覆盖,北美市场的开拓与壮大是海尔出海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在当下,李华刚带领下的海尔智家迟迟无法在北美市场更进一步:这一占据海尔智家海外一半以上营收的关键战场,公司已经数年没能取得规模上的更大突破,也极大限制了海尔智家这些年的出海表现。

从市场重要性商说,以北美市场为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往往利润丰厚,可由于家电渗透率高,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不确定性强。因此,北美地区,才是海尔智家出海的基本盘、现金牛,举足轻重。

不过,2025年上半年,海尔智家并没有披露北美市场具体营收规模,仅表示,北美地区销售收入保持了增长。不过,北美市场的营收规模,也可结合近两年的半年报,可大体估算。

2025上半年,海尔智家在欧洲、南亚、澳新、东南亚、中东非、日本六大市场,营收分别为179.95亿、86.66亿、32.58亿、41.30亿、24.39亿、19.58亿,营收合计384.46亿。而在2024上半年,海尔智家海外营收708.24亿,以上六大市场营收合计310.66亿,北美市场营收390.79亿。

由此可以推算出,2024上半年,海尔智家除“六大市场”+“北美市场”外,在全球其他小规模市场营收合计大致为7亿。照此推算,若2025年上半年以上小规模市场以海外11%增速增长,那么,2025年海尔智家全球小规模市场大致在8亿左右。

这也意味着,2025年上半年海尔智家的北美市场营收约为398亿,相较2024年同期增幅大致为8亿,同比增长为1%左右,满足了海尔智家所说的“保持增长”,可幅度有限,近乎于一种停滞状态。

若统计周期往前,查阅海尔智家历年半年报,可以推算出,2020年到2024年上半年,海尔智家在北美市场营收分别为295亿,353.2亿、374.3亿、391.3亿元、390.8亿,同比增长分别为6.5%、19.8%、6.0%、4.5%、-0.1%,照此计算,同期北美市场占海外市场份额分别为62.7%、62.1%、60.8%、58.5%、55.2%。

这也意味着,这些年李华刚主政下的海尔智家,在北美市场已经陷入一种明显的增长放缓、停滞甚至倒退,该市场对公司海外营收贡献也在逐年下滑。如此规模体量的北美市场表现不稳定,也成为海尔智家这些年在海外市场拓展中,拖住自身增长与利润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革除界壁,量子纠缠?

正式交棒前,海尔集团的创始人张瑞敏留下来了不少商业管理哲学。

其中关键,就是2005年张瑞敏提出的“人单合一”,让员工成为自主创客,直接面对市场并创造用户价值。该模式,强调组织的扁平化、赋权基层,并进行市场化结算,可让员工能者多劳,实现更多收入。

对企业本身来说,该模式核心,则是解决企业效率低下和创新不足的问题,直接剑指“大公司病”。


只不过,这种小规模作战、内部创业发展至今,似乎也渐渐产生了另外一种路径依赖与内部效率的损耗,形成了一种变相的抗力。

一个直观的变化就是,作为海尔集团核心上市子公司的海尔智家,随着小规模团体渐渐变多,品牌繁杂,概念丛生,公司发展的核心脉络更是不断变化,似乎难以找到主干。

从剥离到上市,若细数海尔智家多年财报,不难发现,包括物联网、个性化、数字化、科技驱动、三翼鸟、场景等词汇,再到如今集团一把手周云杰高调提出的全员拥抱AI,指引海尔智家发展的各类核心词汇近乎连篇累牍,更是不断变化。

只是,从概念提出到实际落地效果,或许难以评价。

以李华刚在海尔智家三大业绩功勋之一的“三翼鸟”为例,“三翼鸟”品牌核心,就在于打造“一站式智慧家”的体验,从厨房、浴室到客厅、卧室,覆盖家里所有的智能场景,给用户更好体验。

可从不少社交平台用户的反馈来看,海尔智家内部产品线众多,然而,在“连接协议”和“操作系统”层面,部分产品没有形成统一底座,导致不同产品之间的数据经常不通,联动体验也容易割裂,似乎困在了一座“生态孤岛”中。


从这点上说,曾经带给海尔系无穷战斗力的创客模式,多年后,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内部互通互联的一种桎梏。

2020年3月,海尔集团召开会议,一举提出了“4年5000亿目标,再造一个新海尔”的宏伟目标。彼时,张瑞敏还未交棒,这或许是他交给海尔系下一代领导班子厚重的期待。

不过,2021到2024年,海尔集团营收分别为3327亿元、3506亿元、3718亿元,4016亿,距离4年5000亿元的目标,还过于遥远。


如何回答张瑞敏的期盼?又由谁来打破困扰变革的桎梏?

海尔智家是其中重要一环,这无疑需要海尔智家一个坚强的领导。只是,上任以来被寄予“变革者”厚望的李华刚,到目前似乎还没有交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成绩,表现整体中规中矩,更像是一个守成之主。

更重要的是,以上问题从当下来看近乎一种量子纠缠,解决一个,另外一个就很难作答。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极目新闻
2025-11-16 16:38:13
海港又一铁卫合同到期,将遭海港抛弃,泰山队或将再出手顶替石轲

海港又一铁卫合同到期,将遭海港抛弃,泰山队或将再出手顶替石轲

体坛风之子
2025-11-16 04:30:03
全新奥迪A6来了, 长得像“液态金属”超帅,击中年轻人审美!

全新奥迪A6来了, 长得像“液态金属”超帅,击中年轻人审美!

米粒说车唯一呀
2025-11-14 19:30:42
影响全球2%石油供应,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第二大石油码头,已被炸停

影响全球2%石油供应,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第二大石油码头,已被炸停

鹰眼Defence
2025-11-15 17:25:44
魏建军:炒作电动车的资本已经走了

魏建军:炒作电动车的资本已经走了

大象新闻
2025-11-15 09:30:21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好看和安全并不矛盾,有人断章取义、歪曲抹黑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好看和安全并不矛盾,有人断章取义、歪曲抹黑

IT之家
2025-11-16 13:25:21
最新批复!省卫健委同意设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钱塘院区

最新批复!省卫健委同意设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钱塘院区

钱塘地产
2025-11-16 16:06:04
建国后,被问当年为何没杀掉毛主席,赵恒惕苦笑:他的能量太大了

建国后,被问当年为何没杀掉毛主席,赵恒惕苦笑:他的能量太大了

优趣纪史记
2025-11-14 16:51:35
深圳一男子发烧硬扛,竟双目失明!

深圳一男子发烧硬扛,竟双目失明!

深圳晚报
2025-11-16 17:26:47
苹果 Ultra 新品来了,真的很强!

苹果 Ultra 新品来了,真的很强!

科技堡垒
2025-11-16 11:53:28
场均35+12+11,三分命中率54%!NBA没人完成的神迹,他越来越近

场均35+12+11,三分命中率54%!NBA没人完成的神迹,他越来越近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11-16 16:28:25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28 21:58:22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蔡蔡说史
2025-11-15 05:12:34
五年来最难!美国2026届毕业生将直面“地狱级”求职季?

五年来最难!美国2026届毕业生将直面“地狱级”求职季?

财联社
2025-11-14 13:52:04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古怪奇谈录
2025-11-06 14:50:51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新民周刊
2025-11-15 18:35:44
蒋万安表示坚决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言辞也否认了统一的必要性…

蒋万安表示坚决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言辞也否认了统一的必要性…

福建平子
2025-11-16 06:36:44
高盛:房价再跌20%,银行也扛得住!

高盛:房价再跌20%,银行也扛得住!

大嘴説
2025-11-15 15:49:59
樊振东把自己的路堵死了,若再往后退的话,急切的球迷也不会答应

樊振东把自己的路堵死了,若再往后退的话,急切的球迷也不会答应

鸿印百合
2025-11-16 08:27:16
峰哥亡命天涯刚宣布冲击珠穆朗玛峰,全网账号就遭到禁止关注

峰哥亡命天涯刚宣布冲击珠穆朗玛峰,全网账号就遭到禁止关注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4 22:31:36
2025-11-17 06:08:49
银杏科技
银杏科技
带你更好地了解科技与商业
939文章数 39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亲子
健康
手机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数码要闻

华为鸿蒙HarmonyOS 6.0.0.112版本首曝,支持电脑投平板

亲子要闻

一分钟教你判断孩子的咳嗽代表什么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手机要闻

古尔曼:苹果iPhone正经历史上最大变革,iPhone 18/Pro分开发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