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6日上午10点55分,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康沈路上的中国黄金门店突然传来玻璃碎裂的巨响。
监控画面显示,一名戴着墨镜和N95口罩的中年男子右手拎着米黄色布袋,径直走向陈列黄金的柜台。他从布袋里掏出一把锒头,对着防爆玻璃狠狠砸下——令人费解的是,当玻璃碎片飞溅时,他既没有伸手抓取散落的金饰,也没有环顾四周准备逃跑,只是机械地重复着砸击动作,仿佛眼前的黄金与普通石头无异。
![]()
围观群众的尖叫声引来了商场保安。
两名手持月牙叉的保安从两侧包抄时,男子没有任何反抗,甚至主动放下锒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般蹲在地上。
民警赶到时,看到的是令人唏嘘的一幕:破碎的柜台前散落着玻璃碴,价值数百万的黄金饰品完好无损,而嫌疑人曹某(37岁,无业)正平静地等待被逮捕。
据店长回忆:“他砸玻璃的动作很慢,眼神空洞,全程没说一句话。我们都以为是抢劫,结果他连个金戒指都没碰。”
![]()
这个看似荒诞的“抢劫案”背后,藏着一个中年男人的绝望。
警方调查发现,曹某来沪打工十年,近年因投资失败欠下二十多万债务,妻子与其离婚后带走了孩子。
案发前一周,他已身无分文,连续三天靠便利店过期食品充饥。
“我不想抢东西,”他在审讯室里低声说,“就是想找个地方吃饭睡觉。”
这种近乎自毁的求助方式,让见惯大案要案的民警陷入沉默——当一个人连体面活着的资格都失去时,监狱竟成了他眼中的“避风港”。
法律的标尺在现实困境面前显得格外沉重。
根据《刑法》,抢劫罪即使未造成损失也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刑期,但曹某的行为更像是对生存压力的极端反应。
金店负责人最终选择谅解,仅索赔了5000元玻璃维修费。
网友们在评论区争论不休:有人痛斥“浪费司法资源”,也有人叹息“他只是想活下去”。
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但这个砸碎玻璃却不拿黄金的男人,已经让无数人开始反思:当“包吃住”成为某些人最后的退路时,社会该如何伸出援手?
在这个深秋的上海,曹某的故事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
监控录像里那个缓慢砸玻璃的身影,或许正是这个时代某些隐形困境的缩影——不是所有的“犯罪”都源于贪婪,有些绝望,藏在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