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骨科团队依托多学科协作(MDT)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成功为92岁和84岁的两位超高龄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帮助他们在术后第一天即实现下床行走,创下康复佳绩。
手术回顾
84岁的曹爷爷(化名)因跌倒导致右髋部剧痛,无法站立,经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入院后发现其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及三级高血压,身体情况复杂,手术风险高。
![]()
![]()
92岁的段婆婆(化名)同样因摔倒致左髋部骨折,并伴有重度骨质疏松,以及心、肺、消化等多脏器功能衰退,肌肉萎缩,营养状况不佳。尽管身体状况严峻,段婆婆仍积极希望能重新站立、回归生活。
![]()
面对超高龄患者手术的诸多挑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李忠联合我院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多科室专家会诊,反复讨论并制定了围术期治疗方案。
医疗团队在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各项术前准备与手术,术后患者均平稳返回高依赖监护(HDU)病房。在医护团队和家属的协助下,曹爷爷和段婆婆在术后10小时实现下床行走,并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开始功能康复训练,预计不久将恢复正常生活。
多学科协作突破高龄手术难关
![]()
目前医院处于运营初期的磨合阶段,此次成功救治体现了其依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强大技术支撑下,建立起成熟的高龄患者围术期管理体系。
团队通过MDT模式实现术前快速调控、术中精准干预、术后早期康复,尤其在24-48小时内完成基础病调控、营养支持与感染控制、微创手术治疗,结合HDU监护下与康复早期介入,助力患者超早期下床。
这一成果标志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骨科已具备处理高龄高危骨折患者的综合能力。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ERAS理念,为更多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诊疗服务。
骨科简介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骨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业诊疗中心,依托于西南医科大学,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骨科疾病诊疗服务。科室擅长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运动医学、脊柱外科等领域,常规开展各类骨折修复、脊柱微创(如UBE技术)、关节置换及关节镜、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运动损伤治理等先进技术。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针对终末期关节疾患,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人工假体置换病损关节,旨在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主要包括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髋关节置换术(THA)等。该技术强调精准化与个性化治疗,实现术前精准规划和术中精细操作,显著提高假体植入准确性,减少创伤,降低风险。
同时,微创技术的应用注重保护肌肉与软组织,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使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实现快速康复,尤其适用于严重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及高龄髋部骨折等患者,助力其重返高质量生活。高龄髋部骨折综合管理:依托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整合骨科、麻醉科、内科及康复科资源,为高龄患者提供全程精细化诊疗。
医生简介
![]()
李忠,教授、医学博士、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主任\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四川省卫健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四川省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主任委员、中国西部运动医学关节镜联盟会副会长、四川省骨科分会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学组副组长、四川省泸州市运动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从事运动损伤和骨关节损伤修复与重建以及运动促进健康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近年来,在《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等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