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喜报!中国核聚变再突破!聚变科研团队官宣新绩,1066秒稳定燃烧,民生用电成本将断崖降

0
分享至

前言

上个月的电费账单,你看了吗?有个老李,看着账单直摇头。可就在最近,中国科学家给了他一个惊喜答案。

他们成功驯服了比太阳还热的能量,在核聚变领域干了件大事,EAST装置已经完成了1亿度1000秒高质量稳定燃烧,这温度是太阳核心的近10倍。

想想看,在地球上,我们创造了一个比太阳还“火”的火球,还稳稳当当地烧了1000多秒!为何我们能驯服这头能量猛兽?这对我们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LL

1066秒!中国把比太阳还热的“火球”关进了笼子

1月20日,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在中国科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EAST装置,创造了一项惊世骇俗的纪录。

它成功将等离子体温度稳稳地维持在1亿摄氏度以上,并且持续了整整1066秒,这个数字,足以让世界为之侧目。


1亿度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我们太阳的核心温度,也不过1500万摄氏度左右,中国科学家创造的这团“人造太阳”,温度是太阳的近7倍。

更了不起的是,我们不仅做到了瞬间高温,更实现了长时间稳定燃烧,这可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这是在向宇宙级的能量发起挑战。


这已经不是一次科学实验,这简直是人类在驯服一头来自宇宙洪荒的猛虎,而且,我们成功了。

这团比太阳还热的火球,被科学家们用智慧和科技,牢牢地“关”在了一个特制的“笼子”里,并且让它持续输出能量。

放眼全球,这绝对是遥遥领先的成就,之前最牛的欧洲JET装置,最多也就撑了几百秒,而且能量输入远大于输出,说白了,就是赔本赚吆喝。


JET装置

而中国的EAST,不仅实现了长时运行,更重要的是,它的能量输入输出比,已经快达到了平衡的边缘,这意味着我们离真正的商业化发电,又近了决定性的一大步。

这束光,不仅照亮了科学岛,更照亮了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它的背后,是一整套强大的系统工程在支撑。


从2006年EAST装置建成,到今天的1066秒,背后是无数次失败,是科研人员们日以继夜的攻坚克难,是一群最高明的“驯兽师”,在用智慧和汗水,与这头能量猛兽进行着一场最微观,也最宏大的搏斗。

这1066秒,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是中国科学家们用15万次等离子体操作,积累下的200多项核心技术,和2000多项专利,一点一滴“熬”出来的。


这是一场小步快跑的迭代长征,从2018年的10秒,到2021年的101秒,再到2022年的403秒,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有力。

这背后,是一套中国独有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把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拆解成无数个可控的小单元,通过海量的实验和数据积累,最终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惊人飞跃。


15万次“驯兽”实验:中国科学家拿稳了“缰绳”

驯服一头温度高达上亿度,足以熔化地球上一切已知物质的猛兽,究竟有多难?它的难度,远超普通人的想象。

要让这头狂暴的等离子体乖乖听话,并且持续输出能量,必须克服三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耐受超高温的材料、精准的能量约束,以及超稳定的系统控制。


其中任何一环出了问题,结果都不是简单的失败,而可能是一场灾难性的后果,所以这不是一场容易的战斗。

中国的科学家们,就像是最高明的驯兽师,用最顶尖的材料和最精密的控制技术,硬生生地把这头能量猛虎“锁”在了“牢笼”里。


他们用铌钛合金制成的超导磁体,产生出强大的磁场,像一道无形的“缰绳”,紧紧地约束住等离子体,不让它四处冲撞。

他们用中性束注入和射频波等多种方式,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驯兽师,给猛兽喂食,精准地控制着它的“脾气”和“食量”。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聚精会神地盯着监控屏,上面跳动的每一个数据,都关系着实验的成败。

等离子体密度必须维持在每立方米10的20次方粒子左右,磁场强度要精确控制在5特斯拉,确保气体不碰壁面,避免能量瞬间散掉。


哪怕是一次小小的电流波动,或者一次微乎其微的参数异常,都可能导致实验前功尽弃,整个过程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在一次实验中,曾经出现过一次小波动,科研人员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但他们没有慌乱,而是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迅速调整了电流。

几秒钟后,数据恢复了稳定,控制室里,有人悄悄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没人欢呼,只有几个默契的微笑,在年轻的脸上绽放。


这,就是中国科学家们的风度,也是他们的实力,他们把所有的豪情壮志,都藏在了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和操作里。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背后有一套看不见的“软件”,一套经过无数次实验打磨出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专利库,它比任何硬件都更加宝贵。


这便是中国科研的“秘诀”,我们不追求单点的天才灵光一现,我们更相信系统性的力量,相信笨功夫的力量。

这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宏大工程精细化,将长期目标阶段化的方法论,才是我们能够持续突破,不断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


22公顷的“巨无霸”趴窝,中国70%的“小个子”却冲在最前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核聚变装置的研发,并非中国独有,早在70多年前的苏联,就已经开始了探索。

1954年,苏联在莫斯科建成了人类首座托卡马克装置,取名T-3,1968年就能产生1000万度的高温,一度让世界为之震惊。


欧美等国也紧随其后,欧洲11国联合打造的JET装置,更是创造了“输出69兆焦耳聚变功率”的世界纪录,理论上可以让1917盏100瓦的灯泡亮6秒钟。

然而,这些曾经辉煌的“巨无霸”,如今却显得有些步履蹒跚,甚至可以说是“趴窝”了。


JET装置为了安全运行,必须使用超大的磁场约束装置,这导致它的场区占地面积接近22公顷,相当于30多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这种“单位面积发电能力”的低下,让它的商业化前景变得极其渺茫,更麻烦的是,它至少需要输入103兆焦耳的能量,才能最终输出69兆焦耳的聚变能。


这种持续的“能量亏损”,就像一个无底洞,不断消耗着巨额的资金和资源,让许多国家的研发热情逐渐冷却。

反观中国,我们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我们不仅学习了前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

正在合肥抓紧建设的BEST装置,也就是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它的设计哲学就一句话:小巧而强大。


它的体积,只有传统托卡马克装置的大约70%,这个“小个子”的目标,却是颠覆性的——成为“人类首个核聚变发电装置”。

它要彻底颠覆JET那种“赔本赚吆喝”的模式,实现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从“实验装置”到真正“发电厂”的本质区别。


为了这个目标,中国的工程师们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奋斗,前不久刚刚交付安装的杜瓦底座,一个部件就重达400多吨,直径18米,高5米,其艰巨性可见一斑。

这种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双重领先,让中国在核聚变这条赛道上,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追赶者,变成了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平台高调宣布BEST项目的建设,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的宣示,我们在用一个行动告诉世界:未来的能源规则,将由我们来书写。


告别3万亿“化石账单”,北方的暖气可以开到最大

讲了这么多国家大事、宏大叙事,你可能会问,这跟我一个月挣三千块钱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去了!

核聚变这把国家利器,最终的目的,就是点亮我们每一个人的家门,温暖我们每一个人的冬天,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我们先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中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已经超过了70%,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就在2024年,我们进口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总成本,预计将超过3.1万亿元人民币,这笔钱,占了我们中国制造业总产值的9.7%。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辛苦造出来的产品,有将近十分之一的利润,被能源成本给“吃”掉了。

这还不算完,这种高度依赖,意味着我们的能源命脉,时刻可能受到地缘政治波动的影响,任何国际上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让我们陷入被动。


而核聚变的出现,将彻底改变这一切,它的燃料——氘和氚,主要从海水中提取,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大约29升海水,就能提取1克氘氚燃料,而这1克燃料,通过核聚变释放的能量,竟然相当于燃烧近10吨标准煤。

这简直就是“水变煤”的奇迹,一升海水里含的氘,通过聚变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300升汽油!


想象一下那样的生活吧,到了冬天,北方的暖气,你可以开到最大,再也不用捂着钱包看电表,心惊胆战。

南方的工厂里,机器可以24小时轰鸣,老板再也不用为飞涨的电费单而紧锁眉头,因为电费便宜得就像自来水一样。


城市的夜晚,灯光璀璨,却再也不用担心拉闸限电,乡村的田野,抽水机可以尽情地运转,浇灌着丰收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的动力,都来自清洁的聚变能,天空会变得更蓝,河水会变得更清,孩子们的笑声,也会变得更加灿烂。


能源成本的断崖式下跌,将让我们的生活成本大大降低,物流、生产、制造,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更便宜,我们的幸福感,会得到最实实在在的提升。

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我们何其有幸,我们能亲眼见证,一个能源新纪元的开启,我们不再是能源的奴隶,而是能源的主人。


结语

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一种组织复杂项目的“中国范式”的崛起,一种“驾驭混沌”的艺术。

当这种范式与“人造太阳”结合,一个由我们定义规则的能源新纪元即将开启,未来已来,势不可挡。

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你准备好迎接这个不再为能源焦虑的美好世界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苗侨伟、戚美珍闹离婚,在大街上激烈争吵推推搡搡,到底为哪般?

苗侨伟、戚美珍闹离婚,在大街上激烈争吵推推搡搡,到底为哪般?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9 09:52:33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福建妻子生下黑人女孩还染艾滋,背后扒出她在非洲劈腿经历越扒越崩!

福建妻子生下黑人女孩还染艾滋,背后扒出她在非洲劈腿经历越扒越崩!

不二表姐
2025-11-08 23:35:18
美军前最高将领,说了和东大开战后果的大实话,全场寂然无声

美军前最高将领,说了和东大开战后果的大实话,全场寂然无声

大国观察眼
2025-11-08 06:35:06
霍启刚也没想到,郭晶晶、霍震霆再破天花板,让整个豪门圈沉默了

霍启刚也没想到,郭晶晶、霍震霆再破天花板,让整个豪门圈沉默了

深析古今
2025-11-08 09:08:31
绝了!姆巴佩伊万卡“共睡”是公益,烛光晚餐带爆童装

绝了!姆巴佩伊万卡“共睡”是公益,烛光晚餐带爆童装

罗氏八卦
2025-11-09 18:45:32
美国战犯总统离世!双手沾血遭全球唾骂!他的一生藏着美国野心?

美国战犯总统离世!双手沾血遭全球唾骂!他的一生藏着美国野心?

井普椿的独白
2025-11-08 13:00:26
杜兰特三分里程碑夜!火箭6人上双演逆转好戏,申京制胜2+1怒吼庆祝

杜兰特三分里程碑夜!火箭6人上双演逆转好戏,申京制胜2+1怒吼庆祝

桃叶渡春
2025-11-10 13:31:27
五角大楼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的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五角大楼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的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起喜电影
2025-11-10 03:57:13
英雄迟暮!34岁孙杨险无缘400自决赛 向观众鞠躬:不保证上领奖台

英雄迟暮!34岁孙杨险无缘400自决赛 向观众鞠躬:不保证上领奖台

风过乡
2025-11-10 13:15:55
球王容志行现身广州十五运开幕式,最戳泪点情怀时刻,勾球迷回忆

球王容志行现身广州十五运开幕式,最戳泪点情怀时刻,勾球迷回忆

珊姐姐
2025-11-09 23:09:05
就在最近,网友们纷纷给山姆超市投下了不信任票

就在最近,网友们纷纷给山姆超市投下了不信任票

清晖有墨
2025-11-09 15:28:55
菲代表脸色难看,想在全东盟面前反驳中方代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菲代表脸色难看,想在全东盟面前反驳中方代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田园小归
2025-11-10 10:45:53
六旬男子身患重病,却被妻女两次拒之门外:门口装两三道防盗网

六旬男子身患重病,却被妻女两次拒之门外:门口装两三道防盗网

福建第一帮帮团
2025-11-09 19:00:49
科贝尔力挺兹维列夫可以拿大满贯冠军:别忘了,我也是28岁才拿到

科贝尔力挺兹维列夫可以拿大满贯冠军:别忘了,我也是28岁才拿到

网球之家
2025-11-10 13:14:58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玉辞心
2025-11-07 07:11:34
走上大S老路?35岁谭松韵回应暴瘦,给娱乐圈敲响了警钟

走上大S老路?35岁谭松韵回应暴瘦,给娱乐圈敲响了警钟

丰谭笔录
2025-11-10 10:26:36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3 11:42:09
靠卖笑成名却被宋丹丹嫌弃,她的潜规则之路与王传君截然不同

靠卖笑成名却被宋丹丹嫌弃,她的潜规则之路与王传君截然不同

小椰的奶奶
2025-11-10 10:10:22
中医是不是科学?看完这篇15年前的论文,自己去判断吧

中医是不是科学?看完这篇15年前的论文,自己去判断吧

读鬼笔记
2025-10-18 19:50:35
2025-11-10 14:55:00
暮光视界
暮光视界
热爱写作与思考的记录者,坚信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独特价值,每一种观点都值得被聆听。
1894文章数 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头条要闻

特朗普扬言要撒"关税红利":反对关税的人都是傻瓜

头条要闻

特朗普扬言要撒"关税红利":反对关税的人都是傻瓜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本地
艺术
旅游

教育要闻

高考16次的唐尚珺,直播带货了

“小黑靴”今年冬天又火了!这4组搭配照着搭就很时髦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旅游要闻

北京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84亿人次,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