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叶枯寒始至
水冰地冻藏生机
今日我们迎来立冬节气
这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此时寒气初凝,万物始藏
自然界进入休养与积蓄的阶段
养生当以敛阳护阴为重
为抵御严寒做好准备
![]()
识节气
![]()
![]()
四时娃
爷爷,立冬是不是代表冬天正式开始了?
是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启,此时气温显著下降,北方多地开始出现霜冻,南方也渐入寒凉。天地间草木凋零,虫兽蛰眠,正是休养生息、积蓄能量的时节。
![]()
节气翁
![]()
四时娃
在立冬这天,人们会做些什么迎接冬季的到来呢?
立冬最讲究“补冬”,民间常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北方人习惯在这天吃饺子,期盼寒冬温暖顺遂;南方则偏爱炖羊肉、煮汤圆,或腌制腊味、酿黄酒,为冬日储备能量。
![]()
节气翁
![]()
江苏的节气食谱
酒酿圆子
![]()
立冬时节,江苏地区有食用酒酿的习俗。这道温润甜蜜的时令小吃,是用糯米圆子搭配清甜的酒酿同煮调和,再撒上少许金黄桂花,汤色澄澈,香气绵长。圆子软糯弹滑,酒酿的微酸甘甜与桂花的清香交织,温热入口便驱散冬日寒意,暖透脾胃。需要注意的是,酒酿含少量酒精,孕妇、肝脏功能受损及驾车者切勿食用;糯米黏腻不易消化,消化功能较弱及血糖不稳者需适量食用。
调起居
![]()
![]()
四时娃
爷爷,立冬后作息该怎么调整呢?
此时应当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早睡能顺应阳气收敛,晚起可避开清晨严寒,养护阴精,如确需早起,可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中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晨起时可遵循“躺半分钟、坐半分钟、腿垂床沿半分钟”后再起身,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暖重点在背部、颈部、腰腹和脚部,建议穿着能护到脚踝的厚袜,避免裸露上述部位。
![]()
节气翁
益身心
![]()
![]()
四时娃
爷爷,冬季万物萧条,总觉得提不起精神怎么办?
冬季人易感伤,需要我们主动调节心境。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和及时舒缓紧张的情绪,可以通过静坐、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心情郁结时合理宣泄,如写日记,或与亲友相聚倾诉,增进情感交流。在阳光充足的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户外适当活动以补充阳气,改善情绪。
![]()
节气翁
![]()
![]()
红枣苹果茶
材料:苹果半颗、红枣三颗、红茶及清水适量。
做法:将苹果洗净切薄片,与红枣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慢煮约10分钟,待苹果、红枣软熟、香气融出后关火,放入红茶焖泡2分钟,滤出茶汤饮用。
功效:大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乏力、心悸、失眠、盗汗、妇人脏躁等病症。苹果有补气健脾、生津止泻的功效。特别是煮过的苹果对胃肠虚弱的人更合适。两者维生素C含量都很高,不失为冬季的一种健康茶饮。此茶偏温补,阴虚火旺或实热内盛者、热结便秘者慎用。
![]()
![]()
萝卜炖羊肉
材料:羊肉、白萝卜、生姜、葱段、料酒、盐适量。
做法:羊肉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撇去浮沫后捞出洗净;白萝卜去皮切滚刀块,用沸水焯烫1分钟去辛辣味。将羊肉、姜片、葱段放入砂锅,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加入白萝卜块,继续炖至羊肉软烂、萝卜通透,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羊肉性温,能温中暖肾、益气补虚,是补冬的经典食材。但是,羊肉性温热,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可以有效去除羊肉的膻味。白萝卜与羊肉同食,荤素搭配,相得益彰。此汤温而不燥、补而不滞,适合立冬时节驱寒暖身,但羊肉又是含嘌呤较高的食物,对于尿酸较高的人群及痛风患者不适宜长期食用。
![]()
![]()
平衡训练
在训练之前,可以通过“闭眼单脚站立”的方法自测平衡能力。根据《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我国20-59岁人群平均站立时间超过14.8秒;60-79岁人群则平均不足12秒。要想增强平衡能力,不妨多做以下训练:
1.单脚站立
双脚打开站立在平整地面上,双臂自然向两侧平展,一只脚离地10厘米左右,保持10-15秒后换另一只脚。初期睁眼训练,后期适应可改为闭眼。每日2-3组。
2.脚跟对脚尖走
双脚并拢站立,双手放于身体两侧,一脚向前迈出,脚跟与另一脚脚尖呈一条直线,双脚交替向前直线行走。每次行走10米左右,每日2-3次。
3.单脚点地
单脚站立,另一腿轻轻抬起,并模拟画半边“米”字。两侧交替练习,每日3-4组。
4.原地高抬腿
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抬高一侧膝盖,保持1秒后换边。过程中不要屏气,可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抬腿时长。每日2-3组。
练习时要保证身旁有便于及时稳定倚靠的安全物体,有平衡障碍、踝关节或膝关节损伤、脑卒中病史等人群,运动前需咨询专业医师或康复师。老年人需有人看护或借助辅助物训练,保障自身安全,若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并休息。
![]()
问
![]()
![]()
![]()
温通罐
温通罐是中医外治法中结合温热疗法与负压吸引的理疗工具,其核心在于“温”与“通”。艾柱燃烧产生的艾火之“温”热力,透过罐壁持续渗透肌肤深层,犹如一股暖流注入经络。它能有效驱散体内积存的寒湿之气,缓解因寒凉导致的关节冷痛、腹部冷痛、手脚冰凉、肌肉僵硬紧绷。罐体吸附形成的负压之“通”,如同温柔的“吸力”,促进局部气血循环。它能疏通经络中淤堵的“交通”,加速新陈代谢,有效减轻肌肉劳损、运动后的酸痛与沉重感。
秋冬时节人体阳气内守、腠理致密,此时运用温通罐进行养护,能够有效疏通经络、驱散寒湿。温通罐比较适宜调理风寒湿邪阻滞所致的肩颈僵痛、腰背酸重,以及气血运行失调引发的疲劳倦怠等症状。但皮肤破损、过敏体质、阴虚火旺、实热证患者、急性炎症期人群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使用。
操作必须在中医师或者中医专科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盲目施罐。调理后应及时保暖避寒,避免接触冷水、食用生冷食物。若施治后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不适,需立即暂停并咨询医师调整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