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2026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不再全额免征,而是调整为减半征收,单辆车最高可享受的免税额度被限制在1.5万元以内。这意味着,若消费者选择在政策切换后购车,相比当前下订单,可能需要额外支付上万元成本。
2
眼下正值年末购车高峰期,叠加2026年春节时间提前的特殊背景,一场围绕“购置税兜底”的市场争夺战已悄然升温。各大品牌纷纷亮出底牌,试图在政策窗口关闭前锁定更多订单。
3
一方面,蔚来、极氪等新势力企业推出真金白银的补贴方案,弥补未来税费差额;另一方面,比亚迪凭借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和充足的现车资源稳坐钓鱼台。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消费者陷入两难:是等待带补贴的新车型交付,还是直接入手现车规避不确定性?
![]()
4
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清晰:调研数据显示,高达77%的购车者将是否享有购置税兜底列为进店咨询的首要考量因素。这场由政策变动引发的购车热潮,本质上是一场车企与用户之间关于时间节点的博弈。
5
根据第三方机构对全国205家汽车销售终端的实地调查,消费者最关注的并非智能座舱有多先进或自动驾驶功能多丰富,而是“能否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开票并上牌”。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1.5万元的税费差额相当于数月收入,没有人愿意无端承担这笔支出。
6
要想省下这笔钱,优先选择提供购置税保障的车型无疑是明智之举。这也正是国庆黄金周期间,部分热门车型销量爆发的核心原因。
![]()
7
最早响应政策变化的是蔚来。9月NIODay发布全新ES8后,官方立即宣布:凡在2025年底前完成锁单的用户,即便车辆实际交付时间为2026年,仍可获得最高1.5万元的税费差额补贴券。
8
李斌在发布会次日透露,该车型2025年的4万余辆产能已被预订一空。而为了应对激增需求,11月交付效率预计提升70%,12月更计划冲刺单月1.5万台产量。这一兜底承诺有效缓解了潜在买家对后续提车时间的担忧。
9
极氪紧随其后,在9月29日极氪9X上市当天同步推出“购置税全包+安心等车积分补偿”组合方案,彻底打消用户等待期间的成本顾虑。
![]()
10
此举迅速点燃市场热情。国庆期间,极氪全国门店进店量同比最高增长达200%,其中接近一半客户专程为极氪9X而来。平均每家门店新增大定订单超过65台,预售转大定比例峰值达到40%。尽管该车型最长交付周期长达26周,但因有明确补贴托底,消费者依然踊跃下单。
11
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M7则借力政策实现强势反弹。自9月30日推出购置税保障计划以来,该车型迅速成为假期订单主力。
12
仅国庆前三天,其订单总量便是第二名智界R7的两倍之多,助力鸿蒙智行整体斩获近5万辆新车订单,平均每日新增接近6000辆,创下阶段性销售新高。
![]()
13
据一线销售人员反馈,到店客户中约七成会首先了解问界M7的信息,随后才顺带查看M8或智界R7,充分说明购置税政策已成为影响消费路径的关键变量。
14
理想i6的表现更具说服力。该车型于9月26日正式亮相,上线仅5分钟便收获1万笔大额定金订单。作为理想目前售价最低的产品之一,其热销背后除了产品力升级外,购置税兜底政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5
北京某理想门店销售负责人指出,按i6定价测算,应缴购置税金额超过1.2万元。如果无法在2025年内完成开票流程,这笔费用将由用户自行承担。而官网显示其最短交付周期为16周,因此官方提供的税费保障恰好解决了用户的最大痛点。
![]()
16
相比之下,理想L系列虽配套了1.5万元的品牌置换激励,但由于未覆盖购置税风险,导致国庆期间关注度明显偏低。这也直接影响了理想汽车10月的整体交付表现——当月仅交付3.18万辆,远低于零跑(超7万辆)、小鹏、蔚来及小米(均突破4万辆)。
17
进入10月下旬至11月初,越来越多车企加入补贴行列。10月24日,小米汽车率先推出跨年购置税支持政策;25日至28日,深蓝汽车、奇瑞、东风奕派、长安汽车相继跟进;11月1日,极氪更是将补贴范围扩展至全系在售车型。
18
分析这些企业的动作,可以发现三大趋势:其一,新发布的车型普遍第一时间配套兜底措施,如蔚来全新ES8、理想i6、极氪9X均在上市同期公布补贴细则。
![]()
19
其二,部分品牌开始将政策覆盖至全系产品线。例如长安与小米并未集中于四季度推出重磅新品,却主动为现有全部车型提供税费保障,意在全面抢占窗口期红利。
20
其三,采取订单式生产的车企更为积极。这类企业通常面临较长交付周期,用户更容易遭遇政策切换带来的税费损失,因此提前出台补贴方案成为必要手段。
21
不过,车企慷慨让利的背后,实则是沉重的成本压力。以小米为例,SU7和YU7两款车型每台需承担1.1万至1.4万元的购置税差额支出。结合当前订单增速与产能规划,预计2026年仅此项额外投入就将突破20亿元。
![]()
22
蔚来的财务压力同样不容忽视。全新ES8单车补贴高达1.5万元,预计将吞噬约3个百分点的毛利率。对于多数新能源车企而言,单车利润本就处于盈亏边缘,这种大规模补贴无异于一场“牺牲利润换销量”的战略豪赌。
23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运输政策的变化可能进一步加剧成本负担。今年7月底,三部委联合印发《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自2025年7月起严查超载超限行为,已对部分车企的物流节奏造成干扰。
24
交付周期越长,需要补贴的订单数量越多,最终可能导致补贴总额超出预期。这对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
25
与此同时,另一批车企选择了完全不同路径——不靠补贴,靠现车说话,同样实现了稳健销售。
26
比亚迪便是典型代表。位于北京枫蓝国际中心的比亚迪门店销售人员表示,品牌目前并未推出购置税兜底计划,原因在于交付效率极高,店内甚至储备了大量现车,客户当天付款即可提车,或确保在2025年内完成开票手续,从而自然享受国家全额免税政策。
27
长城汽车的做法也较为克制,仅针对新款坦克500提供税费兜底,其余车型则依靠较短的交付周期消除用户疑虑。
![]()
28
虽然两条路线看似背道而驰,但目标一致:抓住年底政策红利期,全力冲刺年度销量目标,并提前锁定市场份额,平稳过渡至政策退坡后的市场环境。
29
正如一位新势力区域销售主管所言:“无论是花钱补贴还是靠现车引流,核心目的都是抢在窗口关闭前多拿一单。毕竟明年春节来得早,1月份传统淡季效应更强,现在多卖一辆,明年压力就能减轻一分。”
30
对消费者而言,当前购车决策逻辑已经十分明确:如果不急于用车,且心仪车型具备购置税兜底机制,完全可以趁现在下单,稳稳节省1.5万元开支。
![]()
31
但务必仔细核实补贴条款细节,包括锁单截止日期、交付周期承诺、补贴兑现方式等,防止因政策微调或交付延迟而导致优惠落空。
32
若急需用车,则建议优先考虑比亚迪这类拥有充足现车资源、能确保年内开票的品牌。虽然没有额外现金补贴,但规避了等待过程中的各种变数,也无需担心政策突变带来的额外成本。
33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轮购置税优惠政策的时间窗口正在快速收窄。随着12月31日临近,部分车企可能会逐步收紧补贴条件,热门车型的排产周期也可能再度延长。
34
对于希望省钱的购车者来说,当下已是做出决策的关键时刻。要么趁着补贴尚存尽快锁单,锁定最大优惠;要么果断选购现车,避免夜长梦多。
35
归根结底,新能源购置税政策调整不仅激发了车企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省钱机会。无论厂商是通过补贴补税,还是加速清库让利,最终获益的都是终端购车人群。
36
只要清楚自身需求——是追求极致性价比愿意等待,还是注重效率偏好即买即走——就能在这波年末购车热潮中,精准挑选出既符合预算又满足使用场景的理想车型,把那笔1.5万元的政策红利牢牢握在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