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29日,特朗普的专机降落在韩国釜山,第二任期首次访韩之行正式拉开帷幕。全球媒体的镜头都对准了这场访问,核心焦点却只有一个——他能不能和朝鲜领导人碰上面。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特朗普在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时松了口,说没能协调好时间,但还会继续推进。这话听着体面,却掩不住一个尴尬的事实:自他重新入主白宫以来,频频抛出的橄榄枝,全被朝鲜方面冷处理了。
特朗普对朝鲜领导人的“执念”早不是新闻。当年新加坡的历史性会晤、河内会谈的不欢而散、板门店的短暂握手,三次会面让他至今念念不忘。这次为了能再续前缘,他可谓放下了身段,访韩前就喊出“愿意为会面重返亚洲”,到了韩国更是直接表态,只要朝鲜领导人点头,自己能推迟整个亚洲行程。这般“深情”,放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着实少见,可惜朝鲜那边始终不为所动,连个正面回应都没有。
![]()
朝鲜的冷淡绝非偶然,而是算清了利弊后的必然选择。2019年瑞典无核化工作级别会议破裂后,朝鲜就把话说得明明白白:除非美国放弃敌视政策,不再逼朝鲜弃核,否则免谈会晤。六年过去,朝鲜的立场不仅没软化,反而更加强硬。今年7月,朝鲜领导人的妹妹金与正直接亮明底线,强调朝鲜拥核国地位不可逆转,这是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后的必然结果。对朝鲜来说,安全才是头等大事,没有实际利益的政治表演,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
现在的朝鲜,早已不是六年前那个需要看美国脸色的国家。10月10日平壤的阅兵式上,朝鲜高调展示了自己的核武库和远程打击能力,用实力证明了“手里有牌”。更关键的是,朝鲜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变。就在特朗普访韩的前两天,朝鲜外务相崔善姬已经出访俄罗斯,和普京、拉夫罗夫谈得热火朝天,双方在伙伴关系、多领域合作上达成全面共识。随着朝鲜对俄的支持,粮食、外汇、军事技术的援助源源不断,再加上中朝关系的持续深化,朝鲜的底气自然越来越足。
![]()
热脸贴了冷屁股的特朗普,终于按捺不住脾气,准备换一套打法。据美国国务院官员透露,美方计划在未来几天内,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委员会对7艘朝鲜船只下手。理由是这些船只违反安理会制裁规定,常年向中国出口煤炭和铁矿石,每年能给朝鲜带来2亿到4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些钱“直接资助了朝鲜的核和弹道导弹计划”。这可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首次推动联合国层面的对朝制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特朗普的耐心已经耗尽。
但这套“胡萝卜加大棒”的老套路,放在现在的朝鲜身上恐怕行不通。先不说美国制裁朝鲜这么多年,早就到了“虱子多了不痒”的地步,单说这份制裁提案能不能在安理会通过,都是个大大的问号。安理会制裁委员会实行共识制,15个成员国必须全部同意才能生效,而中俄两国一直主张放宽对朝制裁,希望通过对话说服朝鲜重返无核化谈判,和美国的强硬立场截然相反。不出意外的话,这份提案大概率会在中俄这里卡住,最终只能沦为一场政治姿态。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的真实意图。有专家分析,他如此执着于和朝鲜领导人会面,根本不是想解决半岛问题,而是为了打造一场政治秀,彰显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甚至为争取诺贝尔和平奖添筹码。这种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想法,恰恰戳中了朝鲜的痛点——当年“特金会”的无果而终,让朝鲜彻底看清了美方的虚伪。现在朝鲜有足够的实力和筹码和美国谈条件,自然不会再配合特朗普的表演。
![]()
如果美方真的铁了心要推进制裁,后果可能适得其反。朝鲜早已明确表态,外部压力只会让他们更加坚定地发展核力量。一旦制裁落地,不仅特朗普和朝鲜领导人会面的可能性彻底归零,还会刺激朝鲜加速核武和弹道导弹技术的研发,让本就紧张的半岛局势更加不可控。而特朗普政府这种“示好不成就施压”的反复无常,只会进一步削弱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公信力。
说到底,半岛问题的解决,从来都不是靠制裁或者政治表演能实现的。美国如果真的想推动局势缓和,就该放弃敌视政策,正视朝鲜的合理安全关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寻求共识。否则,不管是特朗普的“深情示好”还是“强硬制裁”,最终都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俄罗斯提前与朝鲜深化合作的举动,已经给美国的对朝政策敲响了警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