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程 | 大湾区包容性更新学术研讨系列会议(第三期)——交叉学科视角下大湾区包容性更新前沿

0
分享至

导读

大湾区包容性更新学术研讨系列会议(第三期)将于11月15日-16日在深圳召开,会议主题聚焦“交叉学科视角下大湾区包容性更新前沿”。

本文字数:2741字

阅读时间:9分钟


城市更新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新时期城市更新日益成为一项综合性、全局性、政策性和战略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聚焦城市更新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完善理论框架,探索实践经验,从而提升城市更新的科学理性与现实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特此,以大湾区包容性更新学术研讨系列会议为契机,以“交叉学科视角下大湾区包容性更新前沿”为会议主题,诚邀相关领域的专家、青年学者及研究生共同探讨大湾区多学科视角下包容性更新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

本次会议系2023年11月和2024年11月在深圳大学举办的“超大特大城市包容性更新与治理”“大湾区包容性更新”学术会议的延续,今年为第三期主题学术研讨会。现发布本次会议的详细日程,主要事宜如下。

会议主题

交叉学科视角下大湾区包容性更新前沿

会议议题

会议将聚焦于以下议题:

1

AI赋能的城市更新技术创新

2

多主体协同的城市更新治理创新

3

气候适应的城市更新设计创新

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分会

深圳大学

会议承办单位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会议地点

深圳大学校友广场

主要议程

2025年11月15日

参会人员报到

2025年11月16日上午

(地点:校友广场多功能厅)

上半场

主持人:杨晓春

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分会委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9:00-9:25

引导发言

9:25-9:55

主旨报告1:深化改革与城市更新

尹稚学会副监事长,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9:55-10:25

主旨报告2:城市更新综合评价与优化决策

阳建强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苏省设计大师

10:25-10:45

中场休息

下半场

主持人:黄正东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0:45-11:10

主旨报告3:响应行业转型的学科交叉与重构

王世福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11:10-11:35

主旨报告4:从“精致化再生”到“包容性更新”:虎之门到麻布台-东京圈经验看大湾区深度提升路径借鉴

叶晓健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国际项目部部长,日本国登录建筑家

11:35-12:00

主旨报告5:包容性城市更新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工具

张磊学会理事、规划实施分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025年11月16日下午

平行论坛:AI赋能的城市更新技术创新(学术召集人:杨晓春)

地点:校友广场303会议室

主持人:张 艳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14:00-16:20 主题报告

  • 赵耀龙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广东省智慧国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报告题目:基于时空智能的智慧城市更新规划

  • 叶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聘教授,教育部高密度人居环境与生态节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报告题目:AI赋能的城市更新智能体建构:以风貌塑造和活力研判场景为例

  • 龚咏喜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空间治理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报告题目: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村城联系空间结构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 黄健翔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长聘副教授

    报告题目:还车道于慢行是否促进城市多元包容?来自美国洛杉矶CicLAvia的证据

  • 林雨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助理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大语言模型智能体的城市更新技术探索:以参与式规划场景为例

  • 李玲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客座研究员

    报告题目: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居民迁移与社会分异研究:以深圳为例

  • 甘欣悦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报告题目:“居住-活动”关联视角下城中村居民消费活动空间分异与规划策略研究:以深圳为例

16:20-17:00 交流讨论

平行论坛:多主体协同的城市更新治理创新(学术召集人:黄卫东)

地点:校友广场305会议室

主持人:李启军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14:00-16:20 主题报告

  • 郭炎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规划实施导向下集体建设用地更新的权益调节模式

  • 陈浩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报告题目:产权强度与产权实施:城市历史地段更新困境的形成与破解

  • 叶可央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上海徐汇滨江城市更新的探索实践

  • 茅明睿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报告题目:数字技术如何促进参与式城市更新——从元宇宙设计节到人文城市光谱词典

  • 何明亚深圳市西政投资集团副总经理,西政地产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报告题目:当前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与融资模式

  • 严雅琦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报告题目:高质量发展时期存量产业空间更新实施困境与形成机制

  • 王嘉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报告题目:以“片区综合开发”新模式,推进城市更新治理创新

16:20-17:00 交流讨论

平行论坛:气候适应的城市更新设计创新(学术召集人:王世福、孟梦)

地点:校友广场307会议室

主持人:王世福

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4:00-16:20 主题报告

  • 翟国方学会理事、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报告题目:包容性更新提升城市韧性

  • 冷红学会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长聘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气候韧性提升的寒地城市更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适应

  • 李云燕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分会副秘书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CNN神经网络系统的城市空间形态韧性研究

  • 邹亮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空间、设施与治理——城市更新中面向气候适应的韧性提升策略

  • 马东辉学会理事、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门头沟灾后重建中的综合防灾能力提升

  • 郑颖生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系主任、副教授

    报告题目: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热-碳-污”复合治理:广州市为例

  • 孟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报告题目:应对复杂灾害的城市关键基础设施评估与适应性优化探索

16:20-17:00 交流讨论

注册与费用

本届会议对所有参会人员开放,免收注册费,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

会议联系人

甘欣悦,ganxy813@163.com

严雅琦,yanyaqi@szu.edu.cn

会议报名

线下参会的校外人员请扫描二维码填写登记信息,11月16日当天凭身份证入校。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会议 | 澳门聚智,湾区共融,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规划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读城 | 世界级城市群崛起南海之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观察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理论研究 | 技术转移下创新空间格局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incentive-icons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知规划动态、晓行业前沿
5521文章数 19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