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京
中俄贸易最近几年贸易额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尤其是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愈发依赖中国市场。但11月6日俄媒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俄贸易额为1832.44亿美元,同比下降9.5%,同时也是近年来最大的降幅。其中的具体数据上,中国对俄罗斯出口820.69亿美元,下降12.6%;中国自俄罗斯进口1011.75亿美元,下降6.7%。从中不难看出,中俄贸易的下跌还是非常明显。
![]()
报道原文
俄罗斯专家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能源出口作为俄罗斯的主要外汇来源,在2025年遭遇双重冲击:美西方制裁持续加码导致能源出口渠道受限,印度等传统采购国减少进口,叠加国际原材料价格整体下行,直接削弱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与支付能力。为抑制通货膨胀,俄罗斯央行长期维持高位基准利率,即便9月下调至17%,仍对消费端形成显著压制——高利率贷款使得民众对汽车等大宗消费品的购买力下滑,直接导致中国对俄汽车出口同比骤降55%,市场份额从60%缩水至40%。
![]()
中俄贸易
同时,俄方为保护本土产业实施的高关税政策,如汽车报废税大幅提升70%-85%,进一步抬高了中国商品进入俄罗斯市场的门槛,加剧了出口端的压力。长期以来,中俄贸易呈现“资源换制造”的非对称结构:俄罗斯对华出口高度依赖石油、天然气等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供给能力不足;而中国对俄出口则以制造业产品为主,缺乏不可替代的核心合作支点。2025年国际能源价格回落,直接导致俄罗斯对华出口额自然收缩;而中方采购策略也更趋灵活,通过缩短合同周期、分散采购批次增强议价权,使得能源贸易从“战略绑定”转向“机会性交易”。
![]()
海运贸易
当然这期间少不了美欧对俄制裁呈现“精准化”与“扩大化”特征:美国财政部加码制裁俄能源巨头,欧盟第19轮制裁首次点名涉事中国企业,试图封堵中俄之间的金融与物流通道。这种“次级制裁”风险迫使中国企业启动避险机制,部分油运公司暂停新合约谈判,地方银行收紧对俄结算审批,主动压缩对俄产能配置与资本投入计划。物流层面,俄罗斯778号令实施后,西线运输需进入监管仓并提交详细申报信息,简易清关成本飙升80%,跨境电商物流渠道遭遇系统性冲击,进一步推高了贸易流通成本。
![]()
中俄关系
值得一提的还有,俄罗斯今年也进行了“自救”,但战争经济之下效果并不明显。对此俄媒认为,对俄罗斯而言,经济结构单一、外部制裁压力等问题亟待解决;对中国企业来说,风险防控和避免被制裁牵连,已成为对俄贸易的前提,都是不得不避开的事情。未来,双边贸易若要重回增长轨道,既需要俄罗斯改善营商环境、优化贸易结构,也需要双方在规避制裁风险、拓展新兴合作领域等方面形成新共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