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coco
这几天,歌手郑智化因怒斥机场无障碍设施不到位、后又为言语不当道歉的新闻,讨论声很大,我们也因此关注到整个事件。
![]()
今天不站队A或B,来聊聊缺失的C,即无障碍设施本身。
中国有8000万残障人士,啥概念?
全国老师有1800万人,是老师的5倍;东三省有9000万人,几乎与它的人口规模相当!但为啥在公共场合,很难看到残疾人?
难道真的是因为无障碍设施建设落后?
带着这个疑问,我代入郑智化视角,上了一次班,第一次去认真观察了我的上班路,真的有震惊到!
声明:我的上班路,只有两公里多一点,正常人可步行,全是城市主干道。
![]()
从出家门开始,困难就已经来了。我家是高层,有电梯,但想想那些住在7层以下的人,没有电梯,他们基本就被封印在家里了。
![]()
电梯这关还是顺畅的,有自动感应,坐轮椅的话就算慢一点,它也会等着。
到了单元楼的防盗门,我模拟坐轮椅的高度试了试。
首先,够不到开门按钮;
其次,大多只开一边门,轮椅进出宽度不够;
再者,以一己之力把两道门推开也要花一些时间,最后还是得等别人帮忙。
有的人家可能是铁门那种,通常还会有一道门槛,明明外面近在咫尺,但就是没那么容易。
![]()
出了大门,紧接着就是台阶。
还好,我们小区是2012年之后建的,这里有个关键分水岭:2012年实施的《无障碍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居住建筑出入口必须设无障碍出入口(如坡道)。
但那些建于之前的老小区,情况就艰难多了,没有的话只能找人帮忙抬,也就是说,每次出门必须有人陪同,或者等好心人路过。
出门不是权利,而变成了需要运气和助力的特权。
![]()
到了小区里,也有考验。
地砖的工艺、雨水侵蚀常会导致地砖松动、高低不平,我妈就在这摔过一跤,更别说残障人士的隐患了。
![]()
就这,我们小区还算是管理不错的,一直在坚持不懈地修修补补。
磕磕绊绊过了这几关,总算挪出了小区大门,走上主干道。
![]()
主干道才是障碍物最集中的地方,代入我是视障人士的话,好不容易顺着盲道走到这里,却被一辆车挡住了。
每辆乱停的车都是突然冒出来的障碍物,正常人看着都碍眼。
要是没这辆车挡着,其实也不一定好下台阶,水泥斜坡的高低差很容易让轮椅倾斜。
![]()
等到了这段路,倒是好多了,空间也够,虽然路边一排车,但借着自行车道,勉强也能走到人行道。
![]()
接着直走,咱们经常能看到树围砖翘起,盲道说断就断,这只有一块的盲道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这要是残障人士,百分百磕绊。想往旁边绕开吧,结果一辆车还在那堵着!
![]()
到了过马路的地方,危险性自不用多说。我是至今还没有发现,我的城市有对于残障人士过马路的红绿灯设计,而且有的绿灯时间,对于正常人都有些短了。
看到有一些设计还蛮值得借鉴的。
有的会在绿灯时会发出“滴滴滴”的提示音或特定的语音;
有的针对听障人士,可以在过马路前先按下“请求按钮”,信号灯才会变绿;
还有一种挺新奇的,按钮旁会有一个可旋转的螺纹圆柱体,绿灯时它会快速旋转,视障人士通过触摸就能判断通行状态;
另外还有“安全岛”设置,是一个高出地面的中间平台,分段过马路,轮椅使用者就不用急了,对走得慢的老年人也很友好,这个还比较多见。
![]()
我刚过完马路,眼前的景象就让人泄气:盲道突然撞上电动车。
大街上有太多盲道只起装饰作用了!
![]()
还有施工的路段,我转了一圈,除了围挡没发现其他提醒。
其实可以再加一个听觉提示,还有那种临时盲道毯或盲道板,与原有盲道无缝衔接,引导至安全的区域。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得先让盲道发挥它既有的功能。
![]()
终于来到了一截为数不多的坦途,我都有点激动!平常真没觉得这段路这么珍贵,但又如此讽刺,竟然只有这么一截。
![]()
走着走着又没路了。这是个机非混行的路口,残障人士只能穿梭在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之中,难道又是只能寄托于车让和路人的随机善举吗?
从对郑智化的骂声中也能看出来,当残障设施长期缺席于日常生活,是很难换位思考的,大家并非心存恶意,而是无法想象一个自己从未体验过的世界。
只有残障设施成为我们视线中常见的存在,人们才能形成包容的基本默契。
![]()
就在我抵达公司前的最后一段路,七横八竖的共享单车又占据了它们不该占据的地方。
这对我只是一次小小的不便,但当我回想这一路,每一处障碍都是一道坎啊!代入残障人士确实很难没有情绪。
![]()
最后,终于到了公司大门口!
门口有很多电动车,物业为了方便,两边直接用防撞桶和围挡拦住了,仅能通过人,轮椅就得找地方绕行。
![]()
这就来到了可以绕行的路,但是坑坑洼洼像被轰炸过,边上还是个垃圾站。
我原来听残障人士说“屈辱感”,觉得这个词有点重。但此刻能体会到了,为什么残障人士就不能渴求尊严呢?
![]()
唯一有点安慰的是,还好,门口有个坡道。
![]()
但这口气还没松完,新的麻烦就来了。看看这个闸机口宽度,轮椅铁定得卡住。
那一刻的感觉,就像你好不容易即将通关游戏,却发现又来了一个终极boss在这等着呢!
怪不得从没见过这种写字楼有坐轮椅上班的,那些看似现代文明化的建筑,从设计之初就没想到过他们。
不过也有值得点赞的,现在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给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像一些咖啡、奶茶店,大厂的客服职位等,还是有很温暖的转变。
![]()
家人们,我要上班了!
但还有一个槽点,就是从电梯出来,通往办公室的那段走廊,要不要这么暗啊!灯还需要大声才能亮,我早上开门钥匙孔都看不见,还得拿手机打手电筒!
对于视障人士,有的不是全盲,而是有限的视力,简直雪上加霜;对于听障人士,无法判断声音大小,只能通过用力跺脚、拍手来唤醒声控灯,难免扰人。
唉,今天这一趟,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一时半会又怪不了谁,城市建设、城市管理都是一条漫长的路,现在就是无解的难题。
作为自己,只能多体谅、帮助一下所见的残疾人。
总之走了之后,就明白为什么见不到他们了,确实是不愿意出门啊。
近期热门内容
点击卡片,关注新住,每天都有更妙的「生活点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