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聚集。
![]()
作者 | beyond
编辑 | 小白
当我们谈论新能源,最终总是绕不开“锂”这个关键元素。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其制造都离不开锂盐产品作为基础原料。这一需求的确定性,为具备资源优势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融捷股份(002192.SZ,公司)的核心业务,便紧密围绕着锂资源的开发与转化展开。公司坐拥的甲基卡锂辉石矿,以及其与下游企业的协同效应,是其被市场所熟知的主要标签。
经历了价格的剧烈波动后,市场对锂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审视回归理性,更加聚焦于其真实的成本控制能力与资源储备的“家底”。如今,我们再来看融捷股份,或许能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视角。
![]()
增收不增利与单季反弹
根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6%;但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21%,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特点。这一矛盾现象背后,是锂资源行业周期性调整与公司战略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
(来源:公司2025年三季报)
收入与盈利的反差主要源于公司盈利能力的下滑。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5.9%,同比微降0.3个百分点,而净利率为28.3%,较2024年的38.3%降幅较大,显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方面面临压力。
不过分季度看,第三季度公司单季业绩显著改善,营收2.1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5858万元,同比激增249%。这一强劲反弹,让市场对公司可能正在逐步克服前期面临的经营挑战,而抱有期待。
我们在观察一家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看:
一是,营收是否在涨(代表商品卖出去了),说明公司的市场份额与业务正在扩张; 二是,盈利是否在涨(代表卖出东西赚钱了),体现了企业的效率与商业模式的有效性; 三,也是最关键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是否在涨(代表赚的钱实实在在变成现金揣兜里了),这是前两项增长的最终认证。
这三方面都在持续增长,才表明这是一家财务健康、颇具看点的企业。从前两项来看,公司的收入虽然在增长,但盈利能力下滑,构成了一幅颇为矛盾的图景。我们再来看看公司的现金流情况。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亿元,同比下降3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不佳主要源于应收账款高企和存货的增加。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59%;存货余额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120%。
整体来看,公司最新一季的财务表现复杂。2025年9月末国内碳酸锂价格7.3万元/吨左右仍处低位,碳酸锂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公司盈利能力表现,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产业链布局与产能建设加速
融捷股份的业务结构呈现高度集中特征,锂矿采选业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锂精矿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主要得益于产量增加1.5倍。
尽管三季报未披露具体业务占比,但基于历史数据及行业特征可合理推断,锂矿采选业务贡献了公司绝大部分营收。
公司核心资产为四川甘孜州甲基卡锂辉石矿,该矿具备资源禀赋优越、开采成本低的显著优势。2025年三季度,公司通过与康定市政府签署“原矿外运”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锂精矿自给率维持在70%以上,为业绩提供稳定支撑。
如今,公司正积极推进从“资源开采”向“材料加工”的战略转型,构建“锂矿采选—锂盐加工—正负极材料—锂电池设备”的完整产业链。今年,公司在业务扩张方面的动作频繁。
正极材料项目稳步推进。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融捷电源在广州市南沙区投资建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9亿元。
该项目环评报告已于2025年7月获得批复,预示着项目即将进入建设阶段,有望进一步完善公司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布局。
锂矿选矿产能扩张也在有序进行。2024年12月,融达锂业与康定市政府签署协议,约定在矿山原址新增35万吨/年选矿产能。
截至今年9月末,融达锂业正进行该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同时,公司原矿外运委托加工业务顺利开展,共计委托加工原矿石32万吨。这些产能扩张项目有望为公司未来的增长奠定基础。
![]()
市场观察
融捷股份2025年三季报呈现出“转型初期阶段”的特征。短期来看,公司锂矿采选业务凭借资源禀赋优势,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仍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中长期则需关注其向锂电材料制造的战略转型能否成功落地。
广州南沙正极材料基地是公司转型的关键抓手,该项目若能在2026-2027年顺利投产,将显著优化公司业务结构,降低对单一采矿业务的依赖。同时,融达锂业35万吨/年选矿扩产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资源端的竞争优势。
股价表现来看,2025年7月之后,该股呈现多头聚集的态势,10月23日向上攻击,随后突破去年“924”以来的横向整固。后续,需要观察多头聚集的态势能否延续。
![]()
(来源:市值风云APP)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