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战争期间,贺老总似乎“消失”了,那他到底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事呢?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贺老总位列元帅第五位,他的授衔证书编号却不是第五,那是第几位呢,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
如果您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
![]()
1927年,风云激荡的年代,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笼罩华夏大地。
在这危急时刻,贺老总与周总理会面后,满心感动且激动,挑起南昌起义总指挥的重担。
尽管南昌起义,最终因敌众我寡等诸多因素未能取得胜利,他的部队也几乎全部损失,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加入了共产党。
此后贺老总活跃在各个战场上,在1928年初,他遵照党中央指示,从上海回到湘鄂西。
![]()
当时的湘鄂西环境恶劣,敌人势力猖獗,但贺老总毫不畏惧,领导发动了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
他率领队伍,于烽火弥漫的险境中拼杀前进,和周逸群等人一起,创立红二军团以及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长征时,贺老总率部与任弼时等人带领的红六军团在黔川边境会师,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发起湘西攻势。
在十万坪、浯溪河等地,贺老总指挥若定,带领战士重创敌军,兵围常德,有力地策应了红一方面军突围长征。
![]()
此后贺老总和任弼时指挥红二、六军团,在不同战场连获大捷,粉碎了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开辟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贺老总出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率部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在雁门关等地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
1937年9月,他指挥部队,和国民党军队对日军发起忻口战役,取得了雁门伏击战等胜利。
后来他转入晋西北管涔山区,带领战士粉碎日军对晋西北的进攻,接连收复七座县城,成功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
后来他奉命率部挺进冀中,在冀中平原上,他率军转战各地,先后在大曹村、曹家庄、邢家庄、黑马张庄等地四战四捷。
后来的的河间齐会战斗,贺老总身中毒气,却依然坚守战场,坚持指挥,为战士们树立了英勇无畏的榜样。
然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贺老总却像是从战场上“消失”了一般,很少有人再听到他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消息。
其实,这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还有重要的战略安排,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
1947年,国民党军队改变策略,对解放区展开“重点进攻”,陕北地区成为敌人进攻的重点目标。
胡宗南率领20个旅的兵力,气势汹汹地向延安扑来,妄图摧毁我党指挥中枢。
当时陕北地区的局势岌岌可危,贺老总的陕北部队不足三万人,但敌军却有三十四个旅,共二十五万人,力量悬殊巨大。
但那个时候,贺老总远在晋绥前线,身为晋绥野战军司令员,他正忙着指挥当地的战斗,根本来不及赶回延安。
![]()
在这紧急关头,彭老总挺身而出,主动向毛主席请缨,暂时接手延安事务,指挥军队保卫陕北。
毛主席询问贺老总意见,贺老总毫不犹豫同意,因此中央军委将陕北部队组建成西北野战兵团,彭老总担任司令员。
贺老总还将麾下的两支纵队先后调去支援,这些部队日渐壮大,后来成为西北野战军的重要力量,也就是后来的第一野战军。
那么贺老总在交出部队指挥权后,去了哪里呢,原来他肩负起了更为艰巨,而且至关重要的后方保障任务。
![]()
当时我军几十万人的衣食住行、武器弹药供应,都需要一个强大稳定后方来支撑。
毛主席深知后勤工作重要性,将重任交给贺老总,称赞贺老总是守卫边区后方的“萧何”。
当时的陕北和晋绥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百姓生活困苦,国民党军队的频繁进攻,更是让当地经济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贺老总先着手解决财政经济问题,将当地银行和贸易公司合并,统一管理财政经济,打破经济封锁。
![]()
他还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运动,鼓励大家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努力提高农业产量。
为了让前线部队随时能得到物资供应,他在陕甘宁各地,从城市到村庄,建立了许多兵站,储存了大量的基本物资。
但困难接踵而至,1947年8月,贺老总收到中央军委急电,野战军南下,粮食告急。
陕甘宁和晋绥地区刚经历战火和灾荒,百姓家中余粮不多,根本无法满足野战军的需求,那如何是好呢?
![]()
在这紧急时刻,贺老总果断向晋冀鲁豫解放区求援,刘邓大军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调了十万石粮食支援。
但新的难题又出现了,所谓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么多粮食运到陕北,谈何容易?
贺老总紧急调来后勤部部长薛兰斌,动员当地村民和学校师生,组成庞大运粮队伍。
在运粮途中,贺老总亲自到队伍中检查,看到男女老少肩扛粮食,步伐坚定地行走在山间小道上,不禁感慨万分。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粮食终于顺利运到了陕北,终于解决了野战军的燃眉之急。
除了保障粮食供应,随着秋天的到来,贺老总还要解决前线战士的穿衣和武器弹药问题,准备过冬衣服。
但这需要巨大经费,为了筹到这笔钱,贺老总想出一个办法,在边界地带做生意。
他调派两个骑兵团的人,将边区的土特产,通过商人转运到国统区出售,再用赚到的钱购买棉花、鞋袜等过冬物资。
![]()
骑兵团在边界,小心谨慎开展贸易活动,最终成功完成任务,为战士送来冬衣。
在武器弹药供应方面,贺老总同样面临着挑战,对手胡宗南的精锐部队,装备美国的先进武器,而我军的武器却十分落后。
当地的军工厂规模小,技术人员匮乏,生产能力有限,那要怎么做才能满足需求?
贺老总将两个地区的军工力量整合到一起,号召当地民众投入生产,还开了一所学校,专门培养技术人才。
![]()
到1948年,晋绥军工已有了十四座军工厂,不仅能生产子弹手枪,还能制造迫击炮弹等杀伤力较强的武器。
贺老总还主张加强当地的联防军区和和地方兵团建设,从部队、老区和新区共同发力,为野战军补充兵力。
陕甘宁和晋绥地区虽然人烟稀少,但到了后期,部队规模还是扩大到了七个纵队和两个旅,为解放战争提供人力保障。
在解放战争期间,贺老总没有像彭老总等人那样,在前线指挥大规模战役,但他在后方默默付出,却为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
他就像一个幕后英雄,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为解放军打造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解放战争进入尾声,解放大西南的任务提上日程,此时贺老总终于再次披挂上阵。
解放大西南的主力是刘邓大军,但胡宗南的部队在秦岭一带还有大量兵力,对刘邓大军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迷惑敌人,中央决定让贺老总指挥18军团,从陕北进入四川,实施疑兵之计。
![]()
贺老总带领麾下战士,与国民党军队在秦岭一带展开激烈战斗,让胡宗南误以为这就是进军大西南的主力部队。
蒋介石也被迷惑,将大量的兵力部署在川北防线,从而忽略了刘邓大军的真实动向。
刘邓大军抓住战机,迅速进攻川黔,贺老总率军乘胜追击,兵分三路,直插四川腹地,对溃逃的敌人穷追不舍。
在贺老总和刘邓大军的紧密配合下,国民党军队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胡宗南的精锐部队第五兵团也在追击下选择投诚。
![]()
最终贺老总带兵解放了西昌,歼灭了国民党在西南的最后一股势力,为解放大西南立下赫赫战功。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贺老总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第五,授衔证书编号是第一位。
他的元帅军衔,不仅是对其军事才能的认可,更是对其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的最高褒奖。
贺老总在解放战争中“消失”的真相,揭示了一场伟大战争另一面,那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这位当代萧何在后方战线的默默奉献,诠释了真正的革命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服从组织安排的崇高境界。
从北伐名将到敌后粮草官,从西北后勤到西南决战,贺老总从未离开战场,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战斗。
十大元帅中,有人以战役闻名,有人以谋略著称,而贺老总则以忠诚与担当写就传奇。
这就是真正的将才,既能横刀立马,也能运筹帷幄;真正的功勋,既在硝烟弥漫的前线,也在默默无闻的后方。
![]()
看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