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文章下面看到一条跟帖,就一句话:“坐等海平面上升。”
发帖的是个安徽阜阳老乡,是我那篇写上海与安徽人文章引出来的。文章写的主题是外地人如何才能融入上海,文章也引用了一个皖北安徽老乡的话“上海是安徽人的,也是我的”。所以,这个阜阳老乡的跟帖,也算是他的读后感吧,所谓的读后感,自然是有感而发。我是没料到的,我们在讨论包括安徽人在内的外地人如何才能融入上海的话题,这个阜阳老乡来一句“坐等海平面上升”。
这话像根刺,扎眼,也扎心。而且,我心里挺不痛快的,居然还会有这样的,人?这还算是人么?这是怎样的人?
他到底啥意思?
海平面上升,啥意思?,就是盼着上海被海水淹了,上海人被淹死,逃都没法逃,逃都逃不了。上海再好,上海人再高傲,都统统完蛋,都统统消失。这就是这个阜阳老乡祈盼的结果吗?是他希望发生的是他希望看到的一幕吗?所以他要“坐等海平面上升”。
这想法狠不狠?真狠。已经是丧尽天良的狠了。可静下来想想,这哪是单纯的心狠啊,这背后藏着一股子怒气冲天的憋屈啊。
这个老乡未必真恨上海那座城,未必真恨在上海的每个人。他恨的,是那种“看得见却摸不着”的距离感。上海灯火辉煌,高楼大厦,机会遍地——可对很多外地人来说,那一切就像隔着一层玻璃,你看得清清楚楚,就是挤不进去。
他清楚地知道答案:这个富裕繁华的上海是你的吗?他的那个安徽老乡,那个皖北老乡说的“上海是安徽人的,也是我的”,估计他是不认可的,要是他认可那个皖北老乡的话,他也觉得“上海是安徽人的,也是我的”,他又怎么会祈盼海平面上升,怎么会舍得毁掉上海自己失去到手的上海呢?
“我得不到,你们也别好过”?这种心态,极端,但情绪是真的,人是真的会有这样的情绪的,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永远被排除在繁华之外,他就容易生出这种“推倒重来”的念头。你不是好吗?你不是牛吗?那干脆大家都别好。这不是简单的丧心病狂,这是一种绝望下的扭曲发泄。
你说他没人性?难道他这样的还有人性?我倒觉得,他是太无力了。他不是反人类,他是反“那个他永远够不着的世界”。他恨的,是自己没能让自己满意的家乡,他恨的,是他无法企及的别人的家乡。
但老乡这么想,对吗?不对,真不对。上海被淹了,阜阳就能富了吗?不会。那些在上海打工、做生意的安徽人,不也是他的老乡吗?毁了别人的家园,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变好。这种“同归于尽”的心态,最后伤的还是自己人。
阜阳老乡,你有这心思,不如回头看看脚下的土地。阜阳是你的家,上海是很多人的家。家的意义不是互相毁灭,而是各自建设。你羡慕上海的繁华,那就把阜阳也建好;你恨贫富差距,那就一代一代努力,让家乡也出人头地。相信你们努力建设,安徽阜阳也会富裕繁华,也会超越上海。
地域之间的隔阂,人心之间的不理解,才是最可怕的“海平面上升”。不是海水淹了我们,是我们之间的冷漠和怨恨,先把人心给淹了。
别坐着等海平面上升了,站起来,做点能让咱家乡水位上升的事——不是海水,是希望的水,是改变的水。
我也祝福我们国家国泰民安,我也真心祈祷安徽阜阳风调雨顺,阜阳百姓能安居乐业。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