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FOFWEEKLY)
![]()
导读:
深圳再次以创新政策撬动全球资本格局。
作者丨FOFWEEKLY
![]()
“去年,海外LP还持观望态度,今年明显感觉他们主动起来了。”一位创投机构合伙人透露,最近几个月,他接待了多批来自中东和新加坡的主权基金代表。
数据显示,近年来,海外主权基金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配置力度。2024年,主权基金对华投资中,62%资金来自中东地区,投资规模接近100亿美元。
今年以来,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关注中国市场。
2025年11月6日,在“深圳创投日”三周年活动上,《深圳市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深投资工作方案(2025-2027)》正式发布,为海外资本投资中国开辟了一条更顺畅的通道。
深圳重磅出击
在11月6日举办的深圳创投日三周年活动上,深圳市正式发布《深圳市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深投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推出十大核心举措,从协调机制、落地支持、投融资便利化、项目对接等多维度发力,旨在吸引全球海外主权基金落地深圳,深化跨境资本合作,为深圳“20+8”现代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具体来看,有多个重磅举措,包括提出健全“全市一盘棋”协调保障机制。建立海外主权基金招引工作市级统筹调度工作机制,由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牵头,会同相关市直部门及各区(含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高效协同开展信息共享、线索互通、要素匹配与精准服务保障。
推动重点机构在深布局。加快推进海外主权基金在深设立办事机构;充分利用我市500万平方米优质创投产业空间,推动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合作基金项目加速落地;加强与已落地机构的高频次深层次交流对接,积极引导其扩大在深投资规模与布局深度。
精准推介高价值投资标的。组织各产业主管部门、产业办公室、大型国有企业等,推介引领性强、示范效应好的重点应用场景及优质产业项目,促进与海外主权基金在联合研发、技术转化、企业国际化拓展及项目投资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重点围绕“20+8”现代产业体系,务实推动一批投资前景明朗、产业带动作用突出的项目签约落地。
创新“主权基金+海外经贸”联动模式。积极引导海外主权基金与我市民营领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多元化经贸合作支持通过战略投资、股权投资、产能合作、服务贸易等模式,助力深圳的优势技术、产品、标准品牌及整体解决方案“走出去”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圳市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深投资工作方案(2025-2027)》的发布,标志着深圳在吸引全球长期资本方面迈出战略性一步。
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对此评价:“随着中国科技产业发展、政策确定性增强,全球资金回流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该方案有利于进一步疏通一级市场资金投资渠道,推动一、二级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事实上,近年来,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关注中国市场。
据证券时报报道,截至2025年10月末,全球前百强主权基金资产总规模已接近15万亿美元。在全球管理规模排名前20的主权基金中,中东地区占7家,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超4.6万亿美元,占前20家总规模的35%;新加坡占2家,合计规模超1.3万亿美元,占比10%。值得关注的是,海外主权基金正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配置力度,2024年对华投资中62%来自中东,投资规模近100亿美元。
今年以来,中东在国内一级市场的动态也十分频繁。
9月份,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中联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华先生与阿吉兰全球(Al-Ajlan Global)董事长阿卜杜拉先生共同签署了一支规模3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基金合作协议。中联投管理的该基金将重点投资于全球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泛半导体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优质项目。当月,招商资本与卡塔尔投资促进局(Invest Qatar)在深圳举行会议,双方探讨共同发起产业基金,支持中企在卡塔尔及周边区域长期发展。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东资本从单纯的财务投资者转变为深度合作者,带来的不只是资金,还有战略资源和全球视野。中东资本的中国布局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能源领域,而是更多投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领域。
中东资本加速布局中国的同时,更大的美元基金回潮正在悄然发生,这一切都指向了积极的变化。
2025年的一级市场,正在微妙平衡中孕育新机。
市场暗流涌动
近期的创投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久违的躁动,募资、投资、退出节奏开始同步加速流转。
“我们去年投的项目不多,但2025年上半年,我们投的项目数量几乎是去年全年的80%。”北京一家VC机构合伙人坦言。
多位投资人向我们表达了相似的感受:市场信心正在回升,交易活跃度明显增强。经过几年的资本寒冬与估值回调,市场正在显现出结构性“回暖”迹象。
在历经多年蛰伏后,一级市场在今年迎来了关键的转折点。多项指标悄然回温,而港股闸门大开,给“退出”这个老大难题,注入了新的希望。
“去年还在为项目退出发愁,今年好几个项目都被券商建议尽快启动港股上市流程。”一家双币基金合伙人表示,退出预期的改善,直接盘活了整个投资链条。一方面,基金更有底气去和LP沟通后续募资;另一方面,对于面临“融投管退”中最后一环的后期项目,明确的上市路径也使其估值体系得以重构,避免了“流血融资”的尴尬。
除了直观感知以外,数据端也同样火爆。
10月22日,在2025HKEX中国机遇论坛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介绍:港交所新股发行规模大幅增长,截至9月底的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同时,新股市场的强劲势头仍在持续,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
募资端也有积极变化,据FOFWEEKLY数据显示:9月有1175家机构LP对股权投资基金进行了出资,出资笔数共计1282笔; 据不完全统计,9月份机构LP 一共参与了572支基金的出资。根据机构LP出资的趋势来看,9月份出资机构数量有所增长,出资笔数也持续增加,市场活跃度较上月有所上涨。
从融资市场上来看,“短短半年完成两轮融资,拿下数亿元”的故事又开始上演。市场对优质项目的追逐重新升温,不过不同于过往互联网时代的疯狂,如今几乎只发生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半导体等赛道。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各地路演与行业大会明显增加,投资人们也再度进入了马不停蹄的出差状态。
市场的回暖信号已日益明确,一级市场忙碌的节奏正在悄然回归。
结语
当前,我们正身处一轮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浪潮之中。虽然挑战犹存,部分从业者虽仍感阵痛,但市场的积极转向已不容忽视。
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以及更多如深圳这样的地方创新政策出台,全球资本与中国创新的融合正迎来新篇章。
主权基金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全球视野、先进管理经验和国际网络,这些将与中国企业的发展需求形成强大互补。
对接需求请扫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