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佳雯 北京报道
2025年11月7日,是立冬节气。此前一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立冬)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为发布会现场。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发布会上,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有糖尿病患者觉得,血糖降得越低越好。还有不少人觉得,糖尿病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平时熬夜、喝奶茶、吃油炸食品毫无顾忌,请问对于这些,专家有什么建议?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肖新华回应,首先“血糖降得越低越好”是个错误观念,有些人为了把血糖降得越低越好,刻意少吃饭,或者随意加量药物,这种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身体的血糖有正常范围,空腹血糖是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是<7.8mmol/L。在这个范围里对身体是最佳状态,超过这个范围,高血糖固然不好,但是低于正常范围,低血糖一样也不好。因为血糖是身体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很多重要的器官,大脑、心脏等等都靠糖补充能量。在低血糖状态下,会造成很多的危害,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造成头昏、心慌、出冷汗,甚至严重的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这对于大脑、心脏这些重要器官,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有时候甚至这种危险程度比高血糖危险程度更急、更重。所以,在糖尿病控制中,一定是平稳达标,不要一味求低。
肖新华解释,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讲,血糖控制的目标因人而异,对于年轻人,病程比较短,也没有什么并发症,相对他的血糖控制目标更严一点,但一定不是越低越好。对老年人,可以适当放宽一点,老年人病程比较长,有很多并发症,就不一定要控制在跟年轻人一样的水平。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目标的制定。
肖新华指出,糖尿病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这也是个误区。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这也是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一个很重要的关注主题,要关注职场糖尿病。因为中青年人这部分人,既是社会的主力,在各个单位都是主要的生产力。在家庭里,他们是顶梁柱,是父母,也是儿子或女儿,他们都肩负着非常大的压力,工作强度也很大,生活也不是很规律,经常熬夜,喝奶茶、吃油炸食品等。
正因为这样一些生活方式的变化,作息不规律、久坐不动、吃高热卡的食物,会对胰岛功能造成很大的负担。长期高热卡的食物,造成能量过剩,久坐不动,又长期生活不规律、熬夜,会扰乱内分泌的生物节律,就会造成肥胖、糖尿病。肥胖也是糖尿病非常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甚至青少年被糖尿病盯上了。糖尿病人中,中老年人可能相对多一些,但是青壮年这部分人,要留心职场糖尿病,要对他们加以提醒和重视。
最后,肖新华建议,现在糖尿病包括肥胖,很多都是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所以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是预防治疗糖尿病的基础。
糖尿病强调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就是对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比如糖尿病前期人群,年龄比较大、比较胖的高风险人群,对他进行及时的生活方式干预,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很简单但是非常有效。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让他不至于得糖尿病。这是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就是对这些高风险人群及时进行筛查、诊断,如果诊断了糖尿病,及时进行正规的规范化的管理,控制好他的血糖,不让他得并发症,这是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主要是对糖尿病病程已经比较长了,甚至已经出现并发症的病人,也不要放弃,也要想办法对他进行管理,减少他并发症发展的速度,提高他的生活质量。所以三级预防非常重要。
肖新华强调,可以看到,三级预防里最重要的是第一级预防,生活方式的干预非常重要,定期的筛查、早期生活方式干预,管住嘴、放开腿,这种一级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这种病前的预防,永远胜于病后的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