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渭南市举行“十四五”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临渭专场活动。记者 郝豆 摄
陕西网讯(记者 郝豆)11月6日,渭南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临渭区专场举行。临渭区委副书记、区长菊峰以“提质、增效、激活力”为核心,介绍了临渭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临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赵峰刚,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周莉,渭南市生态环境局临渭分局局长陈茜红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
临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赵峰刚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郝豆 摄
记者:“十四五”期间,临渭高新区被区委、区政府寄予厚望,定位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请问,围绕全区的发展布局,高新区在实践中形成了怎样独特的发展脉络和工作逻辑?过去五年又取得了哪些关键性、支撑性的发展实绩,使其在拉动全区经济增长、提升综合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赵峰刚:“十四五”是临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五年。临渭区坚持将高新区作为区域发展的主阵地、增长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推动发展能级实现显著提升。
搭建高能级平台,开辟区域发展新格局。始终将创建省级高新区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战略。面对创建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先后召开63场专题协调会,攻克多项技术指标瓶颈,于2024年11月成功获得省政府批复设立省级高新区。填补了临渭区没有省级战略平台的空白,为临渭区融入全省创新体系、参与更高层次产业分工打开了新局面。
聚焦产业集群培育,夯实实体经济根基。紧扣“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五年来,累计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8个,总投资突破60亿元。从年产5万吨铝板幕墙材料基地的建成投产,到中医药加工生产基地项目、年产2Gwh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成功落地,高新区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发展成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数据上,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9.8亿元到2024年的32.6亿元的跨越式增长,实现了翻番,年均增速超过35%,2025年将突破33亿元。直接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优化创新发展生态,增强持续发展动能。着力构建多维度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功能食品公共研发平台等创新载体,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技术服务;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创新主体持续壮大——五年间,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5家增长至32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4家。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稳就业、惠民生融入园区发展。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用工难”问题,人社部门和高新区设立了“就业服务驿站”,开设“订单班”,为企业精准培养和输送产业工人与技术人才,五年来累计新增高质量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此外,通过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帮助企业获得各类融资支持超过1.3亿元。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更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构建了企业成长与居民就业增收的双赢格局。
五年的奋斗历程表明,临渭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清晰的,举措是务实的,成效是显著的。站在新的起点上,临渭区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强高新区这一重要平台,为谱写临渭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
渭南市“十四五”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临渭专场活动现场。记者 郝豆 摄
![]()
临渭城区俯瞰图。记者 杨大君 摄
![]()
渭南市美好生活示范区。记者 杨大君 摄
![]()
渭南市美好生活示范区。记者 杨大君 摄
![]()
渭南桃花源民俗文化园。记者 杨大君 摄
![]()
渭南葡萄产业园。记者 杨大君 摄
![]()
临渭葡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