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痛点催生技术革新:塔机安全与效率的双重挑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工地对高空作业机械的需求激增。然而,传统塔式起重机在施工作业中面临多重安全隐患:群塔交叉作业易发生碰撞、操作人员视野受限导致误判、复杂环境下精准定位困难等问题频发。据统计,仅2024年全国建筑施工领域因塔机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占比达37%,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元。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塔机作业的“零风险”与“高效率”,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
二、技术破局:广联达智能塔机系统的核心优势
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深耕建筑行业近三十年的经验积累,推出“广联达智能塔机系统”,深度融合5G通信、激光雷达、北斗定位、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塔机作业提供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
1. 多维感知:构建立体安全防护网
系统通过激光雷达+高精度传感器+视觉重构技术,实时采集塔机运行数据,构建三维空间模型。配合北斗厘米级定位系统,可精准识别周边障碍物、作业区域限制及相邻塔机的运动轨迹。当检测到碰撞风险时,系统自动触发声光预警并同步干预操作指令,有效规避群塔碰撞、限位超载等高风险场景。
2. 智慧协同:开启无人驾驶新时代
依托5G低时延特性,广联达智能塔机支持远程驾驶与自动驾驶双模式。操作人员可通过操控台实现百米外精准操控,解决高危环境下的人员安全问题;而AI算法则可根据预设路径自动生成最优作业方案,实现吊装、回转、变幅等动作的自动化执行。在中建八局二公司榆林小西沙项目中,29台塔机通过该系统实现全天候协同作业,施工效率提升40%。
3. 数据赋能:从经验驱动到智能决策
系统内置的工效分析模块可记录塔机运行参数,生成作业报告与趋势图表。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端实时查看设备状态、能耗曲线及故障预警信息,提前制定维护计划。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数据显示,采用该系统后,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65%,运维成本降低30%。
三、落地实践:从实验室到工地的跨越
广联达智能塔机系统已在多个标杆项目中验证其可靠性:
- 中建八局二公司榆林小西沙项目
- 该项目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复杂且多风沙天气。系统上线后,29台塔机连续安全运行251天,成功规避32次潜在碰撞风险,获评“陕西省智慧工地示范项目”。
-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
- 面对超大面积、多标段同步施工的挑战,广联达智能塔机通过5G网络实现跨区域集群调度,日均完成吊装量达800吨,较传统模式提升5倍。
四、行业价值:安全与效益的双重跃升
广联达智能塔机系统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建筑行业生态:
- 安全层面:事故率下降73%,操作人员培训周期缩短至15天(行业平均为3个月)
- 经济层面:单台设备年均节省运维费用约12万元,项目工期缩短10%-15%
- 社会效益:助力“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智能建造”目标的落地实施
五、未来展望:从智能塔机到智慧工地生态
随着5G商用网络的深度覆盖和AI技术的迭代升级,广联达正推进智能塔机与BIM、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融合。未来,塔机将不仅是独立作业机械,更是工地神经网络的重要节点,实现从单机智能到群体智能的跨越。正如广联达总裁袁正刚所言:“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一台塔机都拥有‘数字大脑’,让建筑工地真正迈向少人化、无人化、智慧化。”
结语
从被动应对风险到主动预防隐患,从依赖人工经验到依靠数据决策,广联达智能塔机系统正引领建筑行业进入“无人驾驶”时代。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丰富的落地经验,广联达将继续深耕数字建筑领域,为全球工程建设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智能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