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网友在本公众号后台留言问:“补充 SOD 到底对癌症防治有没有用?”。收到留言后,我们去网上检索了一下,发现网上不少类似的产品宣称可以抗癌。大家普遍谈癌色变,一听 SOD 能抗癌,很多人就跃跃欲试了。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 它会像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一样,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氨基酸和小分子肽,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因此,吃下去的 SOD 根本谈不上“直接补充”,其分解后的产物能否以及有多少会重新合成为人体自身的 SOD,是一个完全不确定的过程。
并且目前也没有强有力的临床研究证据支持补充 SOD 能提高人体细胞内 SOD 的活性,而其对癌症防治基本没啥作用。最关键的是,如果使用不当,甚至可能会引起负面效应。
SOD 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内的重要抗氧化酶,其核心作用是清除体内产生的“有害自由基”,减少这些自由基对细胞、DNA 的氧化损伤,从而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是机体对抗氧化应激的关键“防线”之一。
正因为如此,不少商家宣称补充 SOD 可以起到抗衰老、抗肿瘤等诸多作用,一些商家还邀请所谓的“专家讲座”来为产品背书,给人的感觉是有理有据很权威,很多人因此趋之若鹜。
那么,补充 SOD 到底对癌症防治有没有用呢?今天,咱们就来分析一下。
![]()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SOD 对癌症防治有用吗?
先说答案:补充 SOD 对癌症防治基本没啥用,如果使用不当,甚至可能有害,所以不建议盲目服用。
1、SOD 在人体的旅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口服 SOD 在体内的旅程和逻辑链条:
吃进去的 SOD 并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它进入我们的胃部后首先会遭遇强酸性胃液(胃酸),这种环境会使 SOD 的蛋白质结构变性,失去其原有的三维立体结构和生物活性。随后,SOD 碎片进入小肠,此时蛋白酶(如胰蛋白酶)会将已经变性的 SOD 蛋白质长链切割成非常小的片段——短肽和单个的氨基酸。
而这些来自 SOD 的氨基酸原料,是否能重新被身体用来合成内源性 SOD,完全不受主观控制。因为身体会根据自身实时的生理需求,将这些原料随机分配去合成各种必需的蛋白质(如肌肉、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而并非定向“补回”SOD。
2、“癌症预防”说法 分析
接着,我们再从“癌症预防”层面来分析,SOD 本身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绝非靠所谓的外源性补充剂。
癌症的发生与氧化应激和 DNA 损伤相关,自由基过量会攻击 DNA,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可能诱发癌变,SOD 作为清除自由基的核心酶,其活性高低与机体抵御氧化损伤的能力相关。
内源性的 SOD 作为抗氧化防御系统的重要防线,理论上有助于减少 DNA 损伤,对于降低癌症风险是有益的。而通过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比如多吃新鲜蔬果、坚持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少熬夜等)来维持和提升自身内源性 SOD 的活性/水平,是科学证实的预防癌症的有效策略之一,但绝不是靠外源性 SOD 补充剂。
3、“癌症治疗”说法分析 最后,在“癌症治疗”层面,情况就更复杂了。
某些情况下,癌细胞为了适应自身快速增殖和抵抗治疗(如放疗、化疗)所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其内部的 SOD 活性甚至会异常升高,这意味着,盲目地“增强抗氧化”反而可能会无意中保护了癌细胞,促进其存活和增殖,帮助它们抵抗治疗,导致耐药,降低治疗效果。
一篇权威综述深入探讨了在放化疗期间使用抗氧化剂的潜在风险,其结论是:由于缺乏确凿证据证明其安全性及可能存在的治疗干扰风险,不建议患者在放化疗期间自行使用抗氧化补充剂。
另有学者在权威学术期刊《临床肿瘤杂志》(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立场鲜明地指出:“在化疗和放疗期间应避免使用抗氧化剂”,强调了其潜在的危险性。
因此,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正在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建议不要盲目自行服用任何高剂量的抗氧化补充剂(包括 SOD),以免可能干扰正规治疗,影响疗效,甚至带来反效果。切记:任何辅助干预手段都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结
1.口服 SOD 补充剂并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以对抗癌症,它需要经历消化系统的分解,其产物能否重新合成为内源性 SOD 则是一个不确定且不受控的过程。将抗癌的希望寄托于简单的“吃 SOD 补 SOD”,是一种对复杂生物过程的过度简化。
2. 癌症预防方面,目前没有可靠证据支持服用 SOD 补充剂可以预防癌症。癌症预防,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石。
3. 癌症治疗方面,癌症患者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 SOD 或其他所谓的抗氧化补充剂,盲目补充可能适得其反,干扰放化疗效果,切记遵照医嘱。
照“谣”镜
这类说法/传言往往是夸大宣传,把某种“补充剂”“保健品”的“理论功能”进行主观随意的无限扩展延伸,是典型的“伪科学”谣言。
其核心套路在于:刻意混淆概念,将细胞或动物实验中的“理论功能”,肆意夸大并直接等同于人体口服后的“实际疗效”,纯粹是偷换概念的营销话术。
面对这类听起来无比神奇的产品宣传,大家要务必保持清醒。与其迷信昂贵且无效的补充剂,不如将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均衡营养、规律运动、充足睡眠这些被无数科学证据验证过的健康基石上,这才是真正明智的自我投资。
参考文献
[1]Carillon J,Rouanet JM,Cristol JP,et al.Superoxide dismutase administration, a potential therapy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related diseases: Several routes of supplementation and proposal of an original mechanism of action.Pharm Res,2013 Nov;30(11):2718-28.doi: 10.1007/s11095-013-1113-5.
[2]Ambrosone CB, Freudenheim JL, Thompson PA,et al.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MnSOD) genetic polymorphisms, dietary antioxidants,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Cancer Res. 1999 Feb 1;59(3):602-6.
[3]Lawenda BD, Kelly KM, Ladas EJ, et al.Should supplemental antioxidant administration be avoided dur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J Natl Cancer Inst. 2008 Jun 4;100(11):773-83. doi: 10.1093/jnci/djn148. Epub 2008 May 27. [4]D'Andrea GM.Use of antioxidants dur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should be avoided.CA Cancer J Clin. 2005 Sep-Oct;55(5):319-21.doi: 10.3322/canjclin.55.5.319.
[5]Zhang NY,Ren ZF,Wei DS,et al.Discovery,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ly Tolerant Superoxide Dismutases from Extremophiles for Potenti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Int J Biol Macromol,2025 Aug;319(Pt 1):145272.doi: 10.1016/j.ijbiomac.2025.145272.
[6]Kaur K,Zaheer J,Lang FC,et al.mtKO: A dedicated guide RNA library for mitochondria research.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25 Jul 22;122(29):e2502285122.doi: 10.1073/pnas.2502285122.
[7]Ibrahim NK, Schreek S, Cinar B,et al.SOD2 is a regulator of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promoting an adaptive cellular starvation response.Cell Rep 2025 Apr 22;44(4):115434. doi: 10.1016/j.celrep.2025.115434.
来源:科学辟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